媒体评论的草根化
2009-06-04王枫
王 枫
摘要:在各大媒体纷纷打出“草根”旗号的今天,媒体评论也顺应潮流地走上了平民化道路。公众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媒体逐渐明白,只有与大众的步伐保持一致,提供公众需要的评论内容并给予公众自由表达的机会,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争取到更多的受众。本文对媒体评论近年来在内容、评论对象与主体、诉求方式和实践上等方面出现的变化对其进行解读,试图为媒体评论的未来发展提供一种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媒体评论 公共话题 草根精神 讨论式 采访
新闻,不仅是真实的信息,也是观点的表达。评论是媒体的重要部分,它作为媒体的灵魂,代表着媒体的立场和舆论导向。随着媒体的同质化竞争日趋竞争,评论所体现的态度、主张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信息渠道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公众具有了更加独立的选择媒体内容的自主权。它们需要的不再是曲高和寡、标新立异的独特观点,而是贴近生活、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意见。因此,媒体评论走向平民化,迎合普通百姓,满足百姓的口味,已成为媒体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一、内容:政治话题向公共话题的转变
曾几何时,评论,就是对时事政策的解读。媒体作为党的喉舌,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释政府的法律法令,积极反映群众的政治要求,政治性是评论的显著特征。但是随着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评论逐渐意识到,只有放下身段,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做新闻,才能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受众。如果说以往的评论最常出现的面孔是高官,那么现在则换成了普通百姓的身影。无论何时,满足受众需求都是新闻的第一宗旨。新闻的接近性作为重要的新闻特性,不仅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同时适用于新闻评论。普通百姓不仅仅想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也想知道其他人对于同一事情的不同看法。
南方周末的宗旨是“在这里,读懂中国”,“只有真实的言论,才能读懂真实的中国。”南方周末作为一份有着极好口碑的报纸,几乎成为了观点的风向标。人们想了解某一事件的真相,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南方周末。而它取得今天的成就,依靠的并不仅仅是高度和深度,还有它始终如一的公共立场。它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主流人群的认可,而是老百姓的感同身受。它一直致力于关注社会民生,力图从平常的社会新闻、公共时间中挖掘新闻点,将社会大众中的各种舆论进行筛选整理,以达到打动人说服人的传播效果。2008年1月10日《南方周末》,在评论版块用了“大参考”一整版刊载《2007民生启示录》。可见,南方周末始终将公共领域作为其冲锋陷阵的第一阵地,坚定不移地作百姓的代言人,赋予公众了解新闻背后真相的权利,并给予边缘群体力所能及的关注和关怀。正是其数年如一日在公共领域的坚持,赢得了人们对一份报纸的认可和尊重。
二、 对象和主体:精英向草根的转变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民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以往在传播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草根阶级也希望看到贴近自己生活阶层并容易被自己所理解和接受的报道和评论。事实上,评论并不应该是阳春白雪,它也应该为下里巴人所接受和理解。过去的评论往往以社会精英为对象,以天下为己任,向社会精英们提供高尚的精神产品。公众对评论的内容不熟悉,久而久之,则对评论敬而远之。
同时,这里的草根不仅包括对象,还包括评论者。随着平民立场的越来越受重视,有人呼吁评论要群众化,引入草根作者,由普通老百姓点评时事,畅所欲言。精英有精英的观点,草根也有草根的见解。一些主流媒体在评论改版中增加了“来信/来论”专栏,让草根作者影响舆论成为可能。草根评论者多站在大众的立场,从大众的角度去衡量是非曲直。网络的互动性使公众参与评论成为了可能。许多新闻网站设立了与网民互动的新闻评论专栏,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新华网的“焦点网谈”,搜狐网在每一条新闻后都设置有“我来说两句”、“辩论区”的链接。
三、诉求方式:居高临下向互动式讨论转变
谈及评论,让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专家学者们以一种严肃的面孔、高高在上的姿态、教诲的口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然而公众所需要的评论并不是华丽的辞藻、尖锐的言论、标新立异的观点,公众所需要的是对社会万象的公正客观的解说,从而使我们更清晰地看清楚所生活的环境。因而近年来,评论逐渐摈弃了以往居高临下的专家灌输式评论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相对自由的公众讨论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网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借助网络这个海量平台,网民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对某一事件的真实看法。虽然其中会经常出现偏激的观点,但网络上不乏真知灼见。另一方面,网络的及时更新大大增强了评论的时效性。往往发生一起新闻事件,几分钟之内就有人开始在网上发表言论,各大网络论坛和近年来兴起的博客都为这些言论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报纸不妨有选择地转载网络言论,不仅可以在传播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公信力,而且能增强公众阅读评论的兴趣。
四、 实践:亲自采访保质量
作为评论记者,往往坐在家里“闭门造车”,根本不外出采访,而是根据新闻报道或网络上的材料,仅凭道听途说就洋洋洒洒一篇忧国忧民的评论。然而,在没有对真相的把握、对事实的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的评论必然会失去评论的初衷。现代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对评论记者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记者必须深入第一线采访,在了解新闻的事实基础上对新闻发表评论。
人们说:“新闻评论是传媒的灵魂。”媒体的立场和舆论导向往往通过评论体现出来,因而一篇空洞的评论甚至比一篇假新闻的影响更坏。因此,新闻评论者必须要通过亲自采访,获得充分有力的论据来摆事实、讲道理。只有这样,评论才能够立场坚定,使受众心悦诚服。在此基础上的针砭时弊,才能令人信服。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媒体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结语:媒体评论作为新闻体裁的一种,归根结底是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媒体竞争正日趋激烈,无论媒体采用何种技巧制胜,采取受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报道总是不变的真理。媒体评论需要专家的解疑释惑,更需要公众的心声表达。在高度自由、民主的时代里,公众更加希望通过大众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他人交流观点意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是媒体评论近年来的有益尝试,也是迎接媒体竞争的正确选择。◆
作者简介:王枫(1985- ),女,安徽芜湖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