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2009-06-03陈雪莲曾小虹吕振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12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切口

陈雪莲 曾小虹 吕振华

[摘要]目的探讨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加强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防治。方法选择2003年4月~2008年5月间2014例行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52例病例,分析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方法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手术切口方式、肥胖、高频电刀、孕期合并症均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关(P<0.05),术后使用抗生素意义不大(P﹥0.05),加用理疗可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结论加强孕期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慎用电刀,使用横切口,术后理疗是防治脂肪液化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剖宫产术;切口;脂肪液化

[中图分类号] R719.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69-02

切口脂肪液化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切口脂肪液化使手术切口不能按期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本文回顾并总结了我院2014例剖宫产术后52例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以加强对剖宫产术后脂肪液化的防治。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临床上出现以下情况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1)多发生在术后3~10d,患者诉切口有渗液和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脂肪液化切口长度为0.15~3.0cm,体温正常;(2)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3)渗出物为淡黄半透明状,油性,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无明显异常,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标本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选择2003年4月~2008年5月在我院剖宫产2014例中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52例患者资料,年龄21~33岁,平均25.7 岁;初产妇41例,经产妇11例。孕期合并症:贫血17例,妊高征14例,妊娠期糖尿病6例。根据早孕和分娩时的体重和身高,计算体重指数(BMI),如分娩时BMI≥27则为肥胖[2]。

1.2方法

应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由专人负责对抽样病历进行归纳总结。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切口脂肪液化的伤口愈合时间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脂肪液化发生原因

剖宫产术后发生脂肪液化为2.58%,手术切口方式、肥胖、高频电刀、孕期合并症均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关,横切口与直切口比为22/1244(1.76%)vs 30/770(3.89%),P<0.05;肥胖BMI≥27 与BMI<27比为3.55% vs 0.33%,P<0.05;使用电刀与否为3.31% vs 1.07%,P<0.05。重度贫血、孕高征与妊娠期糖尿病切口脂肪液化率分别达到5.35%、9.15%和11.1%。产次与脂肪液化的发生无关(初产/经产为2.48% vs 3.02%,P﹥0.05)。见表1。

2.2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时间分析

脂肪液化后主要采取单纯伤口换药、加注射抗生素、加红外线理疗,三者的愈合时间分别为(19±5.23)d、(20±4.16)d、(11±5.35)d。单纯伤口换药与加注射抗生素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与红外线理疗比有统计学意义[(19±5.23)d vs(11±5.35)d,P﹥0.05;(20±4.16)d vs(11±5.35)d,P﹥0.05)]。见表2。

3讨论

3.1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

3.1.1手术切口的选择剖宫产术腹部可行纵切口也可行横切口[3]。纵切口的优点是快速、简易、空间大、出血少、胎儿易娩出,尤其对早产儿有利;缺点是影响美容,伤口愈合相对差。横切口的优点是能弥补纵切口的缺点,但纵切口的优点亦即横切口的缺点。因此,横切口宜较大,包括皮下、筋膜及肌肉的分离。根据本文统计分析,横切口比直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机会少些(1.76% vs3.89%,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应尽可能采用横切口。

3.1.2高频电刀的使用高频电刀可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延迟率明显增加,减少电刀对脂肪层的切割是防止脂肪液化的较好办法[4]。本文的统计显示,使用高频电刀比未使用电刀发生脂肪液化的机会明显要高(3.31% vs1.07%,P﹤0.05)。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在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时,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的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供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的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3.1.3肥胖在妇女妊娠期间,肥胖[5]是导致众多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常肥胖妇女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发生异常的机会增多。Cedergren[6]的研究示病态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是正常体重孕妇的3倍。孕期体重增加越多,巨大儿的发生率越高,手术产率和各种并发症率随之升高,肥胖者更为明显。肥胖产妇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机会显著超过非肥胖产妇(3.55% vs 0.33%,P﹤0.05)。肥胖使皮下脂肪厚度增加,术中对于脂肪的反复切割、钳夹、挤压等,使脂肪组织发生缺血,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产生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刘宝存[7]的研究表明,皮下脂肪超过3 cm以上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增加,而且随着脂肪厚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3.1.4妊娠期合并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贫血特别是中重度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不仅对母亲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更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及存活。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高危妊娠的常用有效手段,对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有显著成效,但剖宫产毕竟是手术,存在麻醉意外、出血、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等方面均有较大的风险。贫血特别是重度贫血发生脂肪液化率高达5.35%,孕高征与妊娠期糖尿病切口脂肪液化率分别达到9.15%和11.1%,严重影响产妇的恢复。

3.2脂肪液化的治疗

及时的局部处理,提供良好的修复环境是加速愈合的关键。若渗液较多,切口不愈合,液化的范围较深、较大,且经挤压排除渗液加强切口换药,治疗2~3d后,切口渗液无减少迹象,应及时拆除部分缝线,内置碘伏纱条,充分引流。部分切口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应及时Ⅱ期缝合,以缩短愈合时间。若渗液较少,液化的范围较浅、较小,无需拆除缝线,挤压切口排除渗液。辅以红外线照射切口,可使切口顺利愈合,较单纯换药及注射抗生素缩短伤口愈合时间(11±5.35d,P<0.05)。由表2可知,抗生素的应用意义不大,无需静滴或肌注抗生素,可给予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激光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8],认为弱激光刺激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功能、调整身体功能、促进细胞生长和组织修复等,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微波(功率20~25W)和红外线照射具有抗感染、促进组织愈合等功能,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或术后预防切口感染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9]。

3.3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

(1)充分做好孕前准备,科学加强营养,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定期检查,及早治疗。(2)重视切口液化,早期诊断和处理。对于术后患者,特别是肥胖和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的患者,一旦发现有黄色渗出液后应及时处理。(3)手术操作的技巧与切口脂肪液化有关。脂肪液化[10]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切割、钳夹损伤及血运较差等引起。因此,手术操作要精细,尽量采用横切口,缝合时应将皮下组织全层缝合,不留死腔。(4)高频电刀的使用。正确使用电刀,特别对于肥胖产妇,勿以高强度电流切割组织,应将电刀强度调到恰好能切割组织为佳,并避免反复切割组织。另外电凝止血灼点尽可能的准确而小,不应在钳夹组织较多的血管钳上长时间电凝,造成大块组织灼伤坏死。(5)脂肪液化不是切口感染,一味加强抗生素的使用意义不大,辅以理疗如红外线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可加强疗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参考文献]

[1] 苏明宝,王一平,王旭飞. 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疗体会[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2] 彭凌湘,乐江华,劳一平,等. 孕妇孕期肥胖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099-4100.

[3] 江森. 关于剖宫产术几个问题的探讨[J]. 现代妇产科进展,1998,7(2):101-104.

[4] 岳树强,窦科峰. 电刀在普通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临床外科杂志,2002,10(1):51-52.

[5] 乔福元,龚洵. 肥胖妇女的妊娠期疾病[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2):713-715.

[6] Cedergren MI. Maternal morbid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J]. Obstet Gynecol,2004,103(2):219-224.

[7] 刘宝存. 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J]. 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6, 15(5):390.

[8] 骆东辉. 半导体激光治疗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57例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08,48(12):67-68.

[9] 杨全兴. 微波及直线偏光红外线对脂肪液化的愈合作用探讨[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2,25(5):436.

[10] 朱马拜,叶尔江,郭永忠,等.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腹部外科,2004,17(6):347-348.

(收稿日期:2008-12-23)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切口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