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有效”教学热
2009-06-02郑楚彬
郑楚彬
近段时间,在中小学教育理论界和操作层面上,都出现了研究和实践“有效”教学的热潮。但在这股热潮背后,人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有效”教学的标准并不那么科学合理,因为“有效”教学论衡量不了学校教育在育人工作中的诸多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以提醒人们在热潮之下保持一份清醒。
一、“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什么叫“有效”?“有效率”是什么标准?它能否从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比率来衡量?如果可以,又如何去计算投入与产出?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必须相当谨慎。参照新课标的教育理论,“有效”应当是指达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且不可分割和偏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以现在流行的“有效”标准测量法所测量出来的,恐怕多数只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学生知识的掌握又取决于分数的高低,因此,“有效”教学最后也不可避免地沦为以“分数论英雄”,而这又与新课标相悖。
新课标所强调的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积极程度与情感态度、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所获得的价值观的提升,则完全不在现行的“有效”之列——至少在目前看不到这种测量。所以,所谓的“有效”,恐怕并非真正的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所追求的三维目标教育的“有效”。
再具体到效率的计算,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之外的备课和与学生的交流以及学生在课前的准备算不算投入?如果算,那教师的心智、情感投入又该如何去衡量?另—方面,学生的智力、道德得到提升的产出又如何衡量?应该不是简单的分数就可以界定的吧。所有的一切,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精确的计算方法吧!
所以,即使从“有效”教学的概念来看,它本身就是模糊不清的,既无法全方位地反映投入,也难以清楚而全面地衡量产出,这样的“有效”肯定是不够科学的。
二、“有效”教学能不能衡量出教师的人格、魅力、人生态度对学生终身发展产生的影响
当代教育承认育人工程有其特殊性,尤其是人对人的影响,具有不可估量的强大力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互动关系。一名教师的人格和思想对青少年学生有着巨大而又潜移默化的影响。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其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那种把师生关系理解为生产线条件下工人与产品的关系的观点绝对是行不通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帮助学生进行人格完善、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很难讲“效率”或者说根本讲不出“效率”的。优秀教师总是以其一言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学生所受的这种教育,不像工厂制成品那样可以用规格、质量、大小来衡量,在出厂时已确定可测。大量的名人回忆录中不乏这样的段落:“直到多年后,我才深切地感受到老师那句话的力量,它对我的一生产生了……的影响。”教育有效与否,可能要到二三十年后才看得出来。
所以,教师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对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影响,是不可能被即刻衡量的,应当通过学生的终身成长来衡量。
三、“有效”教学能否衡量出教师课外付出的巨大劳动
局外人普遍认为,教师是轻松的职业之一,每天就那么几节课,只要动动嘴皮子,就算是完成了任务。而实质上,教师的教学看似轻松,实则艰辛。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成于课内,劳于课外。就像著名作家冰心所说的: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俗语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台上”的45分钟,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台下”工作;在浩瀚无边的书海中查阅资料;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案;课后既要反思总结,又要批改作业,而这,本身就是一项十分繁重而又艰辛的过程;教学之余,还要解答学生的质疑,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思想上的,而这些,涵盖面广,绝不是凭课本上的几句话就能解决的。
有时候,为了让学生理解某个概念,为了让学生明晓事理,教师殚精竭虑,甚至呕心沥血、寝食难安。学生可能会在多年后的回忆录中写道:“当年老师那一席话使我猛醒。”可又有谁明了当初的那一席话教师作了多少准备?既要说明错误,又要保护学生自尊;既要切中要害,又要注意分寸;既要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情投入,又要注意使感情的投入控制在伦理与法律的限度内;既可能是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是“恨铁不成钢”的懊恼。
除此之外,在强调教学与时俱进的今天,在社会对教育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教师更是需要不断地充实自我,提升能力。不管是否处于记忆力强、精力旺盛的年龄阶段,为把学生教得更好,教师都得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进行知识的更新与观念的革新,而他们所能利用的时间也大多是“业余”时间。
“有效”教学能衡量的只是热闹的课堂与考试分数的关系,而以上这一切,它显然是衡量不了的。
四、“有效”教学能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改,这是现时代中国教育最重要的实践。它既关系着全国教育的成败,也关系着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人才培养大计。那么,“有效”教学论的出现能不能服务于新课改、促进新课改的历史发展进程呢?
首先,现实中所谓的“有效”教学论,究其实质仍是“分数英雄论”。单薄的分数被学生奉为全宝,可它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其一,一个人的道德情操、人格素养、人生观等,是无法用分数体现的;其二,学生智力领域的思维方式、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学以致用等,难以在试卷中得到反映;其三,在体育领域,重智育而轻体育使得学生发展畸形,这一点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
其次,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有个性的、多样化的人才,在此背景下,新课标不仅强调教学目标要全面涵盖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更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赋予他们一定程度的自由。而一旦过分强调“有效”教学,必然涉及到一个统一标准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标准根本不可能进行比较。而一旦标准统一,则与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背离,也从根本上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
最后,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指引,也就是说,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会学习”的着眼点不在于考试,也不在于今天的评价,而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从而树立起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除此之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追求生活的真谛,做一个有进取心的人,享有幸福的人生。而所有这些,不是任何一个评价尺度所能衡量的。
因此,从时代要求、社会需要、个人发展等方面看,“有效”教学是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标要求的。
五、人的成长特点足以说明“有效”教学论是一个误导
长期性、渐进性和内在性是个人成长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应当充分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许多时候,学生的进步往往缘于多年前触动他内心的那一幕。有些时候,教育在“此时”达不到效果,可随着学生人生阅历的逐渐丰富、知识系统的不断完善,在“彼时”表现出来,即使那已在多年之后。而这,就是多数人有过的那种“顿悟”感。
另外,人的成长是渐进的,也是起伏波动的,因此,不要总奢望只要改变了一种教学方法,就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要总以为在教学领域有“蒸汽磨”可以取代“手推磨”。实践证明,所谓天才式的教育在最后往往成了扼杀人天性的工具。
尤其要注意的是,人的成长关键还在人本身,“内因是关键”,没有个体的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教学存在。那种不通过学生本身的内在转化而奢望的教育成功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教师所能做的,至多只能考察用什么方法可以对多数学生产生正面的教育效果,而无法用机械的公式计算出可以实现百分之几的效果。
因此,企图用效率来衡量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误区。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热的背后,实质上存在一些致命硬伤,在追逐这股热潮时,人们更应保持一份应有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