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女教师职业自评与职业他评的研究与思考

2009-06-02任培江

中国教师 2009年21期
关键词:工龄胜任教师职业

任培江

传统的对女性能力的低评价,影响了部分高校女教师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不少高校女教师对自己能力估价过低,特别是在科研上把自己置于附属地位,最终极大地抑制了她们才能的发挥。。虽然有人以事业型、家庭型和综合型对现代女性做以分类,但是多数女性还是希望家庭事业兼顾。就事业而言,由于传统文化观念和现实生活分工的制约,女教师的职业心理状态还是比较复杂的,对于各自职业的评价,自我和他人的看法并不完全一样,甚至同一职业的人出于各自情况也会有不一样的自我评价。

本文依托“重庆市女性特质与素质”调查,从中选取重庆市女性高校教师人员的职业特质资料,从职业自评和职业他评两个维度进行职业评价调查统计,结果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l6,O进行统计分析。

一、重庆市高校女教师职业自评总体特点

在回答“你认为你的职业和角色是否适合自己”的问题时,71.4%的人选择了“比较适合”,只有3.6%的人认为“很不适合”,有10.7%的人觉得“很适合”,分别有7.1%的人认为“无所谓”或“不太适合”。数据表明重庆市高校女教师普遍对自我职业角色有一种认同感,少数人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持消极态度,只有极少数人对自己的职业现状极不满意(见表1)。当然,在群体内部,不同工龄、职位和婚姻状况的个体的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通过表1我们看到:(1)基本情况相同的人对职业的自我评价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尤其是有6~10年工龄、副处级领导和局级以上领导三组人各组的选择完全相同;(2)总体来说工龄较长的被试职业自评程度相对较高,但是30年工龄以上的被试中有四分之一没有明确的表达,11—29年工龄的被试对自身职业的评价持消极态度;(3)不是领导的被试普遍认为自己比较适合本职业,有一定职位的被试的职业自评集中在个别选项,比如副处级领导全都认为自己的职业和角色很适合自己,局级以上领导全部认为职业和角色是否适合自己无所谓;(4)已婚被试比未婚被试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二、重庆市高校女教师职业他评总体状况

题目“他人经常评价你对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同样预设了5个答案,有60.7%的人认为“比较胜任”,四分之一的人认为“一般”,分别有3.6%的人选择了“很胜任”或“不太胜任”,没有人选择“很不胜任”的选项。以上数据说明重庆市大多数高校女教师在他人眼中是符合职业要求的,只有极少数人没有达到他人认为的职业标准,没有人认为在重庆市高校女教师中存在“很不胜任”这份职业的人。

三、重庆市高校女教师职业自评与职业他评的关系

重庆市高校女教师职业自评与职业他评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各项间有些存在中等正相关,有些存在强正相关。具体来看:(1)职业自我评价“比较适合”与他人评价“比较胜任”存在中等正相关;(2)职业自我评价“无所谓”与他人评价“一般”存在中等正相关;(3)职业自我评价“不太适合”与他人评价“不太胜任”存在强正相关。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重庆高校女教师中,认为自己比较适合此职业角色的人,一般来说在他人眼中也是比较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认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无所谓的人,往往在别人那里也只得到一般的评价;那些认为自己不太适合目前所从事的职业的人,别人基本上也认为这些人不太能胜任高校教师这份职业。

四、结论及问题初探

首先,重庆市高校女教师普遍对自身的职业角色有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少数人态度消极,对自己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评价,只有极少数人对自己的职业现状极不满意,认为个人角色与职业身份很不适合。群体内部个体之间因具体情况不同而在选择上存在差异。这一结果基本符合我们的研究假设:随着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女性也在逐年增多,成为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在高校内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勇于竞争、敢于挑战的女教师脱颖而出,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从另一调查题目“你认为哪三种职业或角色更能够发挥女性优势”的统计结果看,高校女教师选择最多的分别是白领(82.7%)、教师(75%)和艺术(46.40%),这也充分说明了她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高校教师相较于中小学老师在工作上更具有自主性,所以按照个体具体情况分类对其选择进行分析并未得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结论,换句话说,工龄、职位和婚姻状况分开看,被试的选择并未呈现趋同性,她们对自身职业的评价存在复杂的个人因素。

其次,重庆市大多数高校女教师在他人眼中是符合职业要求的,比较能胜任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只有极少数人没有达到他人认为的职业标准,被认为不太胜任本职工作,但是在他人评价里没有人到“很不胜任”的程度。有意思的是,这些被试在“你通常会感到……”的调查中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紧张繁忙(71.4%)、充实饱满(14.3%)、欢乐愉悦(10.7%)、痛苦无助(3.6%)、空虚无聊(0%),可见绝大多数人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和健康的生活状态,尤其在重庆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实干才是做出成绩赢得荣誉的不二法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在教学与科研中紧张繁忙着的女性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有欢乐愉悦的体验,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认为他人对高校女教师较高的职业评价为后者带来了满足感,更要强调的是,面对自己的工作,这些勤奋努力着的女性也并不一定都能乐在其中。

再次,重庆市高校女教师职业自评与职业他评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其中职业自我评价“比较适合”与他人评价“比较胜任”存在中等正相关,职业自我评价“无所谓”与他人评价“一般”存在中等正相关,职业自我评价“不太适合”与他人评价“不太胜任”存在强正相关。很明显,他人和高校女教师自己对职业的评价并非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是相对应的,因为社会成员对特定职业评定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在稳定的文化背景下已然达成共识。当高校女教师以其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要求为准绳比照自己的时候,潜意识里其实是从大众群体的视野而非一个自然人的角度来衡量的,有隐性的社会化观念投射在里面。

五、延伸讨论

重庆市高校女教师并不能完全代表我国整个高校女教师这一群体,但是她们对职业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为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提供一些依据。

目前,对高校女教师这一社会群体作用的认识和评价并不高,人们认为除了少数优秀者外,大部分女教师不如男教师,这些

猜你喜欢

工龄胜任教师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那些和工龄有关的事儿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这七种情况,不在岗也能算工龄
我回乡务农的时间可以计算为工龄吗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
胜任力模型的“过度现代化”误区
国内外关于“胜任力”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