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探索
2009-06-01金继刚谢南斌
金继刚 谢南斌
摘要: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以知识、智力和高新技术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主要推动力量。高职院校定位关系到学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关系到学校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学校制定发展规划、方针政策、拟定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学校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高职院校;角色定位;科技推广“二传手”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知识创新体系的主体,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和桥梁,是支撑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之一。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定位准确,往往使办学目标明确,抓住发展的机遇。定位不准确则反之,导致招生不足,学生就业困难,社会声誉差,办学举步艰难,难以发展。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提出,有助于高职院校厘清办学思路。
一、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提出的背景
(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3-5年增加1倍。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2000多年的总和还要多。与此同时,技术知识每年以10-15%的速度贬值。以高等职业教育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以实训基地作为科技推广平台,以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量,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理所当然地成为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高职院校在当今时代必须扮演科技推广“二传手”的角色。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引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多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经济关系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经济实力的消长,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它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而经济的竞争其核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是高级专门人才的竞争。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马约尔先生在1999年“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所指出的:“未来,促使一个国家社会与经济腾飞的骨干力量是专业技术人员。”“在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仍享有优势,尽管它未必适应就业需要;另一方面,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合格的技术员、技术工人奇缺。这种教育机构的失衡是经济发展的明显障碍之一。”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社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是国家科技进步、高科技推广应用、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原动力之一。因此,各国都极为重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并与现代科技融合互动发展使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进入经济社会中心,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职院校成为科技推广的“二传手”,是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坚实基础。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马丁·特罗特别指出:“量的增长必然要引起质的变化。”所谓质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功能的扩大、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学术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的变化。从教育系统外部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素质提高等等;从教育系统内部来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都有一个明显的快速增长过程,涉及到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改革体制、创新模式、拓展功能等诸多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把高职院校推到了科技推广“二传手”的位置上。
(四)就业形势的严峻
连续几年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无疑给许多高校敲响了警钟。加之当前国际金融海啸对我国的冲击,更是雪上加霜。高职院校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学生能否就业是检验其教育质量的关键。学生就业不仅要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质量。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科技推广的“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才能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掌握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才能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形成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色,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的角色定位的意义
(一)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形成高职院校特色重要手段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学生就业服务的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学校应该有特色,这样才能被社会认可,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特色不突出的学校或专业,其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就差,待遇就低,这种情况在高职院校聚集的地方更为突出。学校或专业特色的形成,既靠对职业市场敏锐的观察能力,更要靠高职院校自身的科技能力。高职院校只有具备较强的科技能力,在科技推广中很好地扮演了“二传手”这个角色。使学生掌握了创新技术,才能使所办专业区别于他人,形成独有的专业特色。只有站在高端,具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才能引领职业技术的发展,造就学院或专业的品牌,形成学院的特色。
(二)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切实促进校企之间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现在高职院校已普遍认识到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其发展。但是校企合作的另一方企业的往往热情不高,因为他们不能从校企合作中获得利益,学校一方又不愿放弃既得利益,造成很多校企合作只是轰轰烈烈地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再由企业接受学校的几个毕业生,然后就变得悄无声息了。这只能看作是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简单介入,不能称其为校企合作。在这样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一方没有能够利用企业的设备和资源支持教学,企业一方也没有得到先进的技术帮助其生产,校企合作只是高职院校的一厢情愿。真正的校企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共赢合作,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科学技术的支持,提供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的毕业生,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设备和技能培训。高职院校只有积极开展科技活动,掌握了先进技术,把自己定位于科技推广的“二传手”角色,才能为校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
(三)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可以更好成为“产学结合”的纽带
高职院校对于“产学结合”是认同的,创造了许多的“产学结合”模式,但多数“产学结合”模式导致的不是产业失败就是产业与教学两张皮,互不相干,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科技创新,没有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不明确。放弃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产学结合”,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产生真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职院校所办的产业或引进的产业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它应该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实验场,是学生所学新技术的综合实训场,要使所办产业发挥这样的作用,高职院校就必须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活动来支持,在科技推广中扮演“二传手”的角色,否则它最终会被新的技术浪潮所淘汰。
(四)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该是某一范围内其所从事专业的领军人物,应该站在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不断吸收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试验新技术、创新新技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企业,传授给学生,不能只是从书本到黑板,不探索,不实践,只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积极从事科技活动,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能力,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对新时期高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应该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在有些老师所掌握的技术滞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该成为技术的高地,掌握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建立和保持这种高地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提高从事科技活动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
(五)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是促进学生就业的关键
高职院校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学生能否就业是检验其教育质量的关键。学生就业不仅要看就业率,还要看就业质量。对于就业质量,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衡量指标,笔者认为可以用毕业生的就业薪金作为参考指标。毕业生就业当年平均月薪至少应该高于其同龄的没有接受高职阶段教育的相同岗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要达到这个目标,高职毕业生就需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够给就业的企业创造超额的利润。否则即使毕业生能够就业也不能说是教育的成功,只能说是市场在某个领域有比较大的人力资源需求空间而己。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的定位,可以使毕业生真正掌握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毕业生以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同时证明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否则就是毕业生用自己的利益损失换取了低质量的就业机会,国家和家庭在高职阶段投入的教育成本无法得到补偿。
三、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对策
(一)重视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核心。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重大突破,都与某一专业的创新或专业间的融合密切相关,学校的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活动都应围绕着专业的发展而展开。学院只有从特色入手,利用优势专业的层面上去打造富有科技创新含量的品牌专业,将重点专业建设与科技创新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才能为高职院校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技术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注重技术应用是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高职院校技术应用平台建设,要以先进理念做指导,构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下大力气整合人才和专业资源,借鉴本科院校和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经验,以面向科技创新管理为目标,构建科技推广的网络,逐步实现技术应用平台建设的程序化、管理业务的标准化、报表文件的统一化、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切实解决技术应用平台建设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不具备本科院校的科技开发能力,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只能消化吸收科技成果,把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技术的应用是科技开发活动的核心,注重技术应用的开发,才能为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以人才建设为根本
人才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后盾和支撑,这是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建设一流的专业,也不会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由于受历史和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科技人才与本科院校相比,科技帅才和将才严重不足,难以凝聚起强有力的创新队伍,这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在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实际操作中,还可以通过科研项目带动人才建设,以专业方向汇聚人才梯队,发挥现有学科人才的传帮、带作用。这样既提高了自己人才的水平,又可以全面提高科技推广“二传手”角色定位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邹天幸,刘春生,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3、陈家颐.构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7(2).
4、邢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凸显职业教育的六大支柱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5、王军伟.面向21世纪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6、高建宁,黄利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3(8).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07JT034“科技推广与高职院校‘二传手角色定位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