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研究
2009-05-31黄健
黄 健
关键词:用户教育;用户教育模式;学习型社会
摘 要: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用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用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广泛性、多元性,充分体现学习型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文明发展、协调发展的本质属性,本文从开展研究的现实意义、面向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对象分析、面向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构建等方面阐明观点。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09)06-0015-04
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是在总结过去五年的成就基础上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这是科技、经济、文化、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需求,它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对现行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理念提出了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将促使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的革命性变革。
1 基于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研究意义
1.1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凭借其丰富的学习资源、遍布城乡的学习网络、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良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等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和作用。图书馆参与创建学习型社会等课题正日益受到图书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重视。
学习型社会的构成元素与图书馆用户是同一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是图书馆界常论常新的课题,图书馆用户教育在国外被称为:“Library instruction或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或User education”等。国内则称为“用户教育”、“读者教育”等等。英国图书馆学家谬斯(Mews)曾在《读者教育》一书中将“用户教育”定义为:“一种帮助读者最佳地使用图书馆的教育[1]”。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创立和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家整体投入不足、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图书馆的自身发展限制、网络的冲击、新的“读书无用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学习的终身化和学习的社会化并没有达到我们所希望的程度,图书馆面临着经费紧张、读者借阅量下降的困挠。另一方面,社会公民因为紧张的工作、上涨的书价、网络的便捷等减少了对阅读的需要,也逐渐在远离图书馆,这其中的重重矛盾,有一些是外在因素,作为图书馆自身是无法改变的,但有一部分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努力和变革来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建设好学习型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变革就可以化解一定的矛盾,更好地发挥出图书馆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和功效。
1.2 充分彰显面向大众的图书馆关怀
图书馆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用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图书馆的用户教育能更加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广泛性、多元性,充分体现学习型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文明发展、协调发展的本质属性,通过用户教育体系的系统构建、多种教育模式的开发等来激发公民的学习兴趣、提高公民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公民的潜能、促进公民的创新力,最终实现公民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社会价值,从而加速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应该是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图书馆发挥作用的用武之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公民中的特殊群体,比如进城务工人员、外国移民和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如何对他们开展用户教育应纳入新型教育模式范畴。此外,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各种压力扑面而来,社会公民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灵的迷茫和精神的困惑,人们更需要从阅读和书籍中需求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家园,因此对现有用户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变革,要把阅读疗法、生命教育等纳入其中,以充分彰显面向大众的图书馆关怀,面向所有的社会公民,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健全,还是残疾,这种图书馆的关怀饱含对人知识的增长、智慧的提升和精神的安慰。
2 面向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对象分析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大环境下,所有的社会公众是图书馆的到馆用户和潜在用户之和,如果图书馆的服务和工作能覆盖所有的社会公众和每一个角落,图书馆的价值才完全得到体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增添一份保障。因此,在这里我们从这个大范畴来看,将面向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对象按照不同的划分原则可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类型:按年龄可分为中小学生、大学生、成年人;按身份可分为国家干部、公司职员、教师、工人、农民和科技工作者、进城务工人员、外国移民等;按居住地可分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等;按照身体状况可分为健全人和残疾人等。在这我们按照年龄的划分标准进行图书馆用户教育对象分析。
2.1 中小学生
中小学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接收着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基础科学知识,在素质教育的倡导下,教育者着力培养学生包括信息技能在内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小学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主要由少儿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以及相关课程和老师来承担。
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阶段按照不同年龄一般分为四个阶段:k-2(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3-5(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6-8(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9-12(初中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是不同的,从总体来看,中小学生接受能力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但认知能力差,在诸多方面没有定型,对待事物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因此对于中小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要针对这些特点,孩子的好奇心正是其创造力的起源,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利用参考工具书、图书馆、网络进行自我答疑解惑,适时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大英百科全书在英国的高家庭拥有量,正是西方国家利用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激发儿童好奇心和实现信息素质教育的佐证。
2.2 大学生
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大学生承担着更多的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重任,对其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研究能力的要求较其他人群更高。针对大学生的用户教育主要由高校图书馆以及相关的课程和教师承担,许多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重视,通过各种完备计划加以实施,因此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高等学校中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服务性机构,是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高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大学图书馆也可能向公众开放),是高校保障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在高等学校中处于重要地位,高校图书馆馆藏总量和服务质量一直被视为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三大标志之一。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教育相比其他类型图书馆,开展得更加规范和丰富。
2.3 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无论是否受过正规学校教育,最终都要步入社会大熔炉。信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在这种信息环境中,一个人的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将极大地影响着他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对一个国家而言,国民是否具有相当的信息素质和掌握足够的信息技能,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对社会公众的信息素质教育显得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为此,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纷纷提出了本国的信息素质计划,倡导终身学习,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但数据表明,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48%的加拿大成年人缺乏完全参与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基本读写技能,而我国人口众多、分布较广、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面临的困难更大,各方人士应该开动脑筋,群策群力,加大对社会公众的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并能尽快付之于行动,切实提高我国公民的信息素质,以增强国家竞争力。
3 基于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构建
3.1 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
刘久昌在《读者工作》一书中认为“用户教育”的含义是: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为提高用户利用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资源的能力而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世界各国各类型图书馆都把用户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培养用户从图书馆中获取信息的能力[2]。因此,用户教育作为指引读者、教育读者如何去发现知识和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大环境和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变化,但其核心都是比较注重对用户传授图书馆的基本知识、查找文献资料技巧的最基本方法和手段,一般都是通过一些传统的用户教育方式,比如参观、讲座、参考咨询、开设课程等主动形式、自助形式和自主形式,通过到馆接受教育、上门推送教育、网络教育等模式开展用户教育。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图书馆硬件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如何最大效率地利用这些学习资源,使静态的知识能成为人脑中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教育迫在眉睫。
3.2 基于学习型社会的图书馆用户教育模式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为图书馆在社会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机会,当然图书馆的任务和使命更加艰巨和神圣,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图书馆实施的用户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在受众的社会性、时间的全程性、方式的灵活性、内容的全面性等有别于学校教育的特点,其教育活动兼备正规教育模式和非正规教育模式,对各种教育制度能博采所长,可以为一切社会成员提供诸如扫盲、学历教育、在职继续教育、闲暇娱乐教育等各种形式、各个层次的教育。因此,图书馆的教育模式在现阶段的定位,应当坚持一种多模式、多层次;全方位、全龄期;讲实用、讲效益的原则,不应满足于借助文献流通让读者求知解惑、培育人才,还应举办各种正规的学校和培训班,构建多种教育模式的结合。
3.2.1 教育内容的拓展模式
在秉承传统的方式如通过图书馆标识系统、入馆指南、咨询参考、用户培训等方式向图书馆用户传授图书馆的基本知识、查找文献资料技巧的最基本方法和手段之外,在学习型社会中,用户教育的内容应该随之拓展,根据学习型社会的特点和要求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内容设置以激发用户学习兴趣、提升用户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包括学习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学习型社会与个人发展、国家命运的关系、现代图书馆利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网络资源特征及利用知识、各种专业数据库特征及检索利用、知识产权有关内容、电子出版物阅读使用、计算机知识、外语培训等。通过用户教育使公民能认识到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学习能力和信息素质是一种自由的艺术(与读、写、计算机、思维等技能一样),是就业准备、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参与民主的基础。
在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今天,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读书除了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外,还能针对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慌、烦恼等起到治疗作用。关于阅读疗法的治疗机制,学者们较多的是从弗洛伊德学派认同、净化、领悟的角度加以阐述,认为患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上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
上世纪60年代以后,应用图书辅助治病不再仅针对精神疾病患者,也不再局限在医院范围,而是进入社会,为一切需要帮助的人包括儿童、老人、残疾人甚至犯人服务,如组织盲人读书会、为老人和闲居家中的人送书上门等。1989年,有学者通过分析试验报告,得出阅读疗法是有效的,特别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结论。1984年,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在《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中强调了阅读治疗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关于阅读疗法应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图书馆用户教育的重要内容[3]。
3.2.2 主动方式的教育模式
学习型社会是指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每一位公民的经常性重要活动的一种时代标志,它包含学习的终身化和学习的社会化两重意义,其内涵就是全民学习与终身学习的全面结合。全民学习是指学习行为的普遍性,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社会是包括其所有成员的社会,儿童、青年、成年人、老年人,有工作的、没有工作的等都应包括在内;终身学习则是指学习行为的延续性,是把学习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和习惯,并贯穿一生的学习行为。
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作为图书馆就必须改变用户教育模式,变被动为主动,不能再拘泥于对到馆用户进行教育,而是要走出去,利用遍布城乡的图书馆网络和在线图书馆教育网络为用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多媒体的主动推送方式的教育模式,这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
3.2.3 借助网络的多样性模式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使利用网络进行用户教育成为可能,而且与传统教育模式相互补充,共筑立体的多样性教育模式。所谓在线用户教育(Online User Instruction),是相对于传统图书馆用户教育而言的,它是指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展基于Web的用户教育,其教育活动不受时空限制,同时强调教育的交互性和个性化。在线教育内容包含传授文献信息知识,提供虚拟检索,设立帮助系统和疑难解答。同时具有网上交流及查询功能,用户通过自学,就可实现信息的方便查询。那么具体如何开展在线用户教育呢?考察美国及其他主要国家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有两种形式:开发普通网站和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前者是指图书馆以单独或合作的形式利用网站开发技术自行构建用户教育网站,国外一般称之为“指南(tutoria1)”;而后者是指在已有网络教育平台的基础上,用户教育馆员根据系统提供的功能模块方便快捷地实施用户管理、相互交流等教育活动。
借助网络的用户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知识导航型。作为用户教育的最基本服务模式,知识导航型服务主要是一种提供有关知识和知识线索的服务模式。它以知识元为对象,按照一定的知识体系建立知识元之间的关系,形成可供人们利用的知识线索的服务。知识问答型。以提供事实性问题简单回答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线索的一种用户教育模式。其服务形式有咨询台问询服务、电话咨询服务和网上虚拟参考服务等。知识传播型。包括各种普及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辅导和传授学习方法。目前来讲,具有规模化知识传播作用的用户教育形式有讲座、培训、展览等。知识推送型。是一种根据用户的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把用户选定的数据自动推送给用户的计算机发布技术,是基于网上主动信息服务系统的主动信息服务技术[4]。
3.2.4 更加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模式
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公民中的特殊群体,比如进城务工人员、外国移民和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如何对他们开展用户教育应纳入新型教育模式范畴,以充分彰显面向大众的图书馆关怀,面向所有的社会公民,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健全,还是残疾,这种图书馆的关怀饱含对人知识的增长、智慧的提升和精神的安慰。世界各国都把对特殊社会群体的用户教育和服务作为图书馆关怀的彰显。自1992年起,瑞典盲文图书馆为学龄前儿童生产可触觉图书;英国的Clearvision Postal Library开展“Clearvision Project”,为有视觉障碍的青少年创建具有触摸说明的图书借阅馆藏,并通过网络,开展工作。国外的一些图书馆开辟了盲人读者专室、提供盲人专用计算机和移动式轮椅升降设备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进城务工人员、外国移民等社会群体不但出现,并不断增加,他们也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因此图书馆要及时探索、开展针对这些特殊群体的用户教育模式和方式。
4 结语
作为学习型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都应该能够也必须接受终身教育,实施终身学习行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不为时代所淘汰。学习型社会的建立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激发个人、组织、社会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国民素质。2008年1月31日,在文化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图书馆馆长詹福瑞宣布:自2月7日起,国图将免费开放,读者凭身份证就可直接入馆。此次调整服务项目收费包括免除费用和降低费用两方面,同时丰富和提供电子数字资源。随着图书馆公益性服务力度的加大,将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倪虹.数字图书馆用户教育新目标[J].图书馆学研究,2007,(5).
[2] 王曼.公共图书馆用户教育简议[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3]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825966.htm.
[4] 谌新华.图书馆教育模式构建[J].图书馆学刊,2005,(6).
[5] 王惠霞,王希坤.略论学习型社会的创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1).
[6] 王光龙.学习素质与学习型社会[J].教育研究,2003,(5).
[7] 张韦嘉.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J].国外社会科学,2004,(1).
[8] Thompson, Gary B.Information Literacy Accreditation Mandates: What They Mean for Faculty and Libraries, Library Trends; Fall2002, Vol.51 Issue2, p218, 24p.
[9] Rader, Hannelore B. Information Literacy 1973-2002:A Selected Literature Review. Library Trends; Fall2002, Vol.51 Issue2, p242, 18p.
[10] [EB/OL].http://www.nclis.gov/libinter/infobitconf&
meet/ma-fullpaper.pdf>.
[11] 马颂德.何以填平数字鸿沟[N].科技日报,2002-07-06.
[12] 潘小枫.信息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
[13] 杨昌俊.信息资源数量的急剧增长与图书馆员角色的转变[J].图书情报知识,2003,(5).
[15] http://www4.gu.edu.au/shr/lrt/.
[16] 杜道群.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
[17] 张晓青等.山东省高校文检课教师队伍基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情报杂志,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