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2009-05-31孙红叶
孙红叶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应该渗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让学生能独立思考,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笔者为此专门做了一些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一、养成教育的策略
1.增强课堂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认真倾听”这个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间、多渠道地培养和训练的。例如数学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和童话故事等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这样就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了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互动起来,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2.注重引导发现,着力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乐于提问。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其次,要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第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学生勤于提问,比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如果让学生分别去说“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将会提出问题:“零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不能是分母?不能作比的后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第四,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其善于提问。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3.促进相互交流,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课程标准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充分肯定了合作学习能从许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学生的特长、个性差异,在教师指导下或由小组成员民主协商自行分工。教师应热切关注整个学习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使他们都有参与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积极搭建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编写上重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比如在数数的教学中,不是告诉学生怎么数,而是出现四位小朋友在数数,每人都说了三个数,还有三个数让学生接着数。他们不仅有正着数的,还有倒着数的。这就要求学生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发现规律,才能正确填数。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思考的习惯上着力,那么就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
二、养成教育的机制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细致的反复训练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过程有目的地加以逐步培养。
1.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从而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发挥教师引导功能。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活动的启发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定教,根据课堂上随时生成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引领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积极主动地去体验、去探索、去学习、去创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
3.发挥环境育人功能。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人若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环境就对人表现出较强的客观影响作用;人若主动地利用与优化环境,并注重开发环境功能,就可以驾驭环境,让环境为人类服务。因此我们要从环境入手,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