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国看华文报纸

2009-05-29冯世勇

华人时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慈济华文芝加哥

冯世勇

吴雨/责任编辑

editor by wuyu

在国内,我们离不开看电视和报纸。去美国探亲,首要的缺憾是自己不懂英语,打开电视只能是外行看热闹,看长了,也仅仅能分辨出天气预报、节日庆祝、少儿卡通节目的大概意思。幸亏后来儿子家在屋顶侧面安装了“小耳朵”(一种电视信号接收装置),我们得以看到芝加哥中文台的节目和内地及台湾省的电视转播,真有天涯咫尺的快慰呢。至于英文报纸,我只对带图的天气预报一知半解,对一些照片多看两眼。

儿子和女婿为了给两个对家事、国事、天下事均有所关心的老人寂寞的慰藉,经常在下班时从中文网站下载一些与我国相关的新闻、评论和有关国际人物的逸事,因而阅读占了老伴大部分时间,也使我过得更加充实。

美国华人中,除早年来美淘金的和祖国改革开放以来陆续留美的留学生,也有不少从中国台湾、香港及南洋等地来美的华人,这些人中不乏文化人。基于文化的根源,华人圈的信息和商业文化交流的需要,华人电视和中文报纸日趋活跃,当然,也有出于政治目的而为的。所以在儿子工作的芝加哥和女儿上学的OK城都可以看到多种华文免费报纸。

开始觉得很新奇,因为华文报纸不用订阅也不用去买,而是到那几家大型的华人超市购物时,在门厅摆放广告和中文报纸之处自取,如去的时间恰当,可以拿到《世界日报》、《美中新国》、《芝加哥时报》、《芝加哥汉语论坛报》、《辰报》、《华报》、《宏观日报》、《慈济周刊》等报刊。从报纸的观点可分析出各报的背景,其中有综合性的新闻报纸,有中国方面观点的报纸,有台湾三大党派各自争论的政治性报纸,有宗教和宣传慈善事业的报纸,也会有造谣骂人的报纸。有些报纸实用广告占了一定的版面,在华人圈内解决了很多需要周知、召集、协作、促销、招聘等问题,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传媒。这些报纸发行的成本大部分是靠广告解决的,当然也有政党出钱宣传政治的报纸。

厚厚一沓报纸拿回来,只能是挑挑捡捡看,有些报纸主要看祖国的新闻和欣欣向荣的经济建设介绍;有些报纸是了解美国社会的窗口,主要看美国一些地理常识、竞选新闻、大事件评论,浏览台湾岛上三党的争论,看陈水扁政府之不得人心;《慈济周刊》读后很为慈济人面向全世界施行慈善事业的博大胸怀而感动;而对个别令人反感的报纸,只能是转移到垃圾桶里了。

当时,祖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令爱国华人振奋欢呼,连续几天,很多华人组织、团体、名人纷纷占用《辰报》等报纸的版面用特大字写对联、写诗句,欢呼庆贺,激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的爱国之心令人感动。如“庆祝神五升空,最属神舟载人行,千年飞天梦辉煌。———协胜公会主席及同人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之际,是中国人飞天梦圆之时。———希林协会”等等。

近几年,美国房市价格先是上涨然后又暴跌,报纸上经常登载一些资深房屋中介商对购置房屋的分析,伴随着对地域风情简史和相关经济的介绍,也很耐看。我还爱看卖二手房的广告,因为美国那些浪漫、简朴而不失稳重、典雅的童话般样式住宅的照片,看了也是一种享受。

芝加哥的冬季较寒冷,入冬后华文报上会集中登一些华人组织(如互助会)帮助申请冬暖补助、美国州处方药物赞助、其他社会团体协助等通知,并标明照顾低收人家庭和孤寡老人的政策条款,另外还有华人组织的免费老人日托中心的消息。这些使我感到虽背井离乡,但人间仍有真情在,扶弱济贫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这里也得到发扬光大。

侨民中有些健康的老年人,尤其是早年在台湾久居,而又十分眷恋大陆大好河山的老人,经常回祖国大陆旅游,其所见所闻所感,乐于让华人同胞共享,因此华文报纸上常登载他们的旅游文章。阅报可以通过作者的视角神游壮丽山水,不断享受祖国生机勃勃的人文和经济奇迹。

我喜欢诗词,有时从芝加哥报上可看到“中华诗词”协会的美国成员整版发表他们的佳作,欣赏之余,我想:诗、词、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财富,有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在异邦他国的文化氛围中,中华诗人用更广阔的视野谱写新的篇章,用诗歌的形式传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值得夸赞。

有的华文报纸,经常用一整版重复登一个公益性广告,画着华人青少年头像,旁边有醒目大字:“让我们的孩子远离大麻!”反复强调的,必定是已经发生应引起广泛注意的。身处异邦之华人父母,在艰苦拼搏创业的同时,教育后代的责任不可忽视。华人孩子在家庭要接受传统教育,力求薪火相传;在社会要接受美国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熏陶,促其融入社会。家长的确要认真掌握,费心劳神,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在这里祝愿他们学业有成,一代胜过一代。

猜你喜欢

慈济华文芝加哥
在慈济的世界获得新生
5月历史大事记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爱与信任”凝聚成的慈济基金会
杭州特产
慈济经验
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