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09-05-29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期
关键词:披露会计信息上市公司

罗 虹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上市公司日渐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目的在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然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及作用出发,探讨了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弊端与缺陷,并针对缺陷提出对策,旨在为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提供现实指导。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和作用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在证券的发行、上市、交易等一系列环节中按照相关法律以及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场所的规定,以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与证券有关的会计信息而形成的一整套行为惯例和活动准则。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核心,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所在。会计信息披露是连接企业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纽带,其目的在于帮助信息使用者确认公司过去财务状况的信息,以估计风险和预测未来收益。

(一)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会计信息反映一定时期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交易与事项,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同时有关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便于管理当局对未来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有效满足企业管理当局实施管理活动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

(二)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履行企业受托责任。

企业管理当局接受了所有者的资金资源,具有代他保管和运用这些资金和资源的权力,就应合理的运用这些资金和资源,完成所有者的托付。这种受托责任关系是决定现代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会计信息的披露向投资者提供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维护了受托责任关系,捍卫了所有者的合法权益。

(三)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有助于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主要依据企业所提供的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来评价投资风险和收益从而决定投资方向。上市公司通过披露会计信息,以便投资者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以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公告(第五号)显示,共抽查了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在被抽查的159户企业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所有者权益不实的有155户,利润总额不实的有157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严重破坏了我国证券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弱化了企业内部管理。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披露不充分。

不少上市公司对应予以披露的信息不作完整的披露,对于有利于上市公司发展的会计信息大量甚至夸大披露,而对于其他不利于公司发展的负面信息则故意隐瞒,有的公司甚至对企业会计准则要求披露的重大事件不予披露。上市公司对于会计信息的不充分披露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股票投资者的投资利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

(二)信息披露不及时。

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要求,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发生对股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而投资者尚未知情的事件时,应立即编制重大事件公告提交证券交易所和证监会,并及时向社会披露。同时,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月度、季度、半年度等中期财务报告应当分别于会计期间中了后的6天、15天、60天内对外披露,年度财务报告应当于年度中了后4个月内对外披露。而上市公司往往根据自身利益需要决定何时披露重大事件,造成信息的滞后,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同时也降低了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以及决策相关性,使得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发挥其作为决策依据的基本作用。

(三)信息披露不真实。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因此,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应当真实的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而不偏离甚至歪曲企业的经济活动。 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出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上市等方面的目的,披露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会导致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失误,损害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

三、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素质的特质,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管理、相关行业的会计理论以及行业财务制度、管理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会计人员必须灵活运用会计专业相关基础知识和具备丰富的会计工作经验,以及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制度,才能够胜任这一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否则,会计人员就不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顺利完成会计工作,甚至使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完整性。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在当前会计职业领域里,存在着一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二)进一步提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能力。

中国证监会是市场的监督主体,其监管核心是信息披露,目标是要提高资本市场中信息的质量和数量,使之更有利于投资者决策,并且严厉的惩罚违规者,继而达到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目标。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是否有力直接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如何更好地提高证监会和证交所的水平、效率,直接关系到上市公司是否沿着正确的轨道行进。因此,必须尽快加强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能力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证券监管部门应及时修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中的处罚条例,加大处罚力度,对信息披露中存在虚假或重大遗漏行为的上市公司,给予严格的处罚,采用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摘牌、停业等方式,严重的还应追究有关人员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三)进一步加大其他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会计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会计法》为主体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较为完善的会计法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确保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与完整,同时,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如此,我国现行会计法规体系在监督和规范企业会计活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尽快健全和完善以确保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应做到:继续加强《会计法》与其他经济法律的协调,发挥经济法律对规范会计行为的整体功效;推动会计改革的国际化步伐,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国际潮流的会计准则体系;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制建设,完善审计准则体系。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仇俊林,范晓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66-70.

[2]朱康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1999;5:64~65.

[3]韩传模,郝景昭.会计职业道德的失范与重塑.会计研究,2002;5:29~33.

[4]蒋黎华.略析会计计量不确定性及其防范.财会月刊,1999;5:32.

[5]程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06;1:63~-65.

[6]张焱.浅析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2006;37:.43~44.

[7]周虹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与举措.冶金财会,2006;2:45~47.

[8]Deppe.Larry A.Disaggregated Information: Time to Reconsider. The Journal of Accountancy,1994:68-71.

猜你喜欢

披露会计信息上市公司
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信息市场的构建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国际比较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