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几点思考
2009-05-29俞锡彬
俞锡彬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冷静下来对目前课堂教学实施新的学习方式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如: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成效不大;实验操作任其摆弄。无的放矢;自主探究中差生被冷落,得不到发展;合作学习追求时尚,弃本逐末……对这些有待教学中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现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四点思考。
一、小组讨论要围绕问题中心
新理念提倡教学要以人为本,注重教学过程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关注学生的参与行为,而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动不动就小组讨论,学生小组间哗哗一阵,教师一喊“停”,马上就是小组交流汇报。这种图热闹、讲形式的讨论,成效甚微。有效的小组讨论必须围绕问题中心来进行,正如有效的学习皆因“问题”而起,倘若没有了问题,讨论也就没有中心,偏离了教学目标,互动也就不存在了。所以,“问题”是形成小组讨论过程中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桥梁,是有效小组讨论的关键。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在具有“问题”价值的情况下,学生的小组讨论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只有高质量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广度,引起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深度,实现学生在参与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有效度。为此,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要依据教学的重、难点及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知识点,设计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围绕问题开展讨论。讨论时,要注意让差生先说,然后全组成员轮流发言,有争议的问题可请教教师,以至问题解决,达成共识。然后在各组汇报交流中,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适时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互相激励,共同发展。这样学生不但在行为上积极参与,而且在思维上真正参与,并且学会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来学习,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联系本校实际,自编应用题:“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电力公司张经理到商店看好一些商品(如书包25元、衣服45元、玩具汽车50元、鞋子30元、钢笔10元)。请你帮他从这些礼品中,每份挑选2件不同的礼品,送给希望小学结对子的学生。
(1)4位贫困生共要多少钱?(1、2组列式)
(2)8位优秀生共要多少钱?(3、4组列式)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教师先选其中6道算式,再让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把6道算式分成两组(得数一样的左右对应)。如下:
(25+30)×825×8+30×8
(30+25)×430×4+25×4
(45+30)×445×4+30×4
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两组算式,并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开展小组讨论:(1)看一看、读一读,左右两边三道算式各有什么特点?(2)议一议、说一说,把左右两边的算式各用一句话说出来。(3)想一想、议一议,左右两边三道算式间有什么发现?试一试把这个规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一定时间的讨论后,然后备小组按问题进行汇报交流,师生其同总结归纳出乘法分配律。这样,学生既学得扎实,各种能力又得到了培养。
二、实验操作要明确目的要求
动手操作,有利于提高感性认识,对知识的形成和理解产生重要作用;动手实验,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对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证明:学生的思维随着实验操作而展开,操作促使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和谐发展。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随意性大,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往往凭着自己的爱好和被实验操作器材的外表显著特征所吸引,往往自己乱做一通,造成课堂数学目的难以达成。由此,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论证时,教师首先要明确提出实验要求、步骤、注意事项;其次,要指导实验过程,明确程序,并有明确分工(小组长、操作人员、记录人……),小组成员各负其责;最后把操作实验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根据实验操作内容尽量设计表格,让学生把实验操作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认真观察结果,进而发现数学知识。在实验操作中,要充分安排小组成员全部参与到活动中来,既明确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中的职责,又要真正落实小组间的合作实验,使学生真正在合作中学会实验、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课前布置每个学生用厚纸皮自制圆柱和圆锥容器各2个,其中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必须等底等高。实验前,把圆锥、圆柱编上序号,准备好沙、尺子。师问:两种容器互相倒沙有几种方法?生:圆锥往圆柱或圆柱往圆锥里倒沙。同时讲清实验目的、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1先把圆锥(或圆柱)容器装满沙,再用直尺将上面剩余的沙刮平,然后把沙倒入圆柱(或圆锥)容器内。
2填好实验记录(见附表)。
3刚好倒了3、1/3次的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4想一想: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这样,不但打破了教材上只有一组等底等高圆锥、圆柱的单一实验操作方法,而且教师讲清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学生就能有条不紊地做实验、记录、观察,最后发现并总结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三、自主探究要关注差生参与
数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特别关注差生,要懂得“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善于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他们扬长避短,因人而异地为差生创造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差异、利用差异,采用差生优先发言、分类训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又一途径。分类训练分为层次推进教学法、互帮合作学习法、共同活动教学法等,都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的,目的是增强师生、生生间在探究学习中的交往互动,真正让课堂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四、合作学习要结合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延伸、展示、交流、修正、互补、吸收、接纳的过程。但有些教师只追求时尚不注重实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甚明白,在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时,常常出现看似非常热闹其实十分混乱的场面。学生那种本能的放纵、漫无目的“合作探究”充斥课堂,使教学目的偏离,知识得不到落实,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有效功能。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当遇到一个困难时,首先是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以解决这个问题时,才考虑寻求帮助,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因此,为了使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必须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能太短,否则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对独立探究有一定困难的问题,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
例如,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一是“神七”发射升空,返回舱安全着陆;二是探索如何搜救返回舱,扮演搜救队从厦门出发到内蒙古(四子王旗)待命,在四子王旗分成几个队进行具体搜救。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你认为从厦门出发前要做好哪些准备?需要知道什么7(2)你知道内蒙古(四子王旗)在厦门的什么方向?(3)知道具体方向后能准确地到达目的地吗?为什么?(4)从厦门到四子王旗到底有多远呢?你有办法知道吗?(5)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到四子王旗的具体位置呢?要求先独立思考完成,不太明白的小组讨论,如果对小组探究仍有一定困难的问题,可班级集体探究,组织全班集体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要加强指导,正确处理什么情况下让学生独立思考、什么情况下让学生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要给予指导和参与探究等,其中关键在于时间的把握,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耐心等待,着重思考怎样有效地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有机结合。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被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平时教学中,如何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真正落实课改新理念,实施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需要我们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经常加强反思、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生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