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活泼开放的信息技术课堂
2009-05-25冯金旭
冯金旭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阵地。要引领学生进入学科的美好殿堂中遨游,首先就要让他们喜欢信息技术课堂这个学科学习的主战场。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向往信息技术课堂呢?
一、营造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
要想让学生期盼走进信息技术课堂,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才会敞开心扉,透露心声, “听其言,信其道”。信息技术课每个星期只有一节课,如果仅仅局限在这一节课中,又要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就太少了。因此,笔者便想方设法和学生多接触,如主动利用课间时间、学生活动锻炼时间和学生在一起,久而久之,大家成了无话不说,无拘无束的好朋友。在这种环境下,教师的思想更具感染力,教师的话语也更具有影响力。如在每堂课上课前,笔者都会提前来到计算机房,站在机房门前迎候学生,和先来的学生打招呼、交谈,了解学生的情况,就许多学生在课余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这就增加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在课堂上,笔者不是以“权威”身份出现,而是倡导师生平等,尽可能多地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问。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总是充满激情地赞扬;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总是关切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引导、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量变会引起质变,现在师生关系更融洽,课堂气氛也更轻松、和谐。
二、构建充满乐趣的课堂
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持久。因此,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堂。
1.创设条件,让学生在“玩”中学。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努力创设“玩”中学的课堂,如在学习“认识Windows”、“鼠标操作”、“键盘录入操作”等内容时,笔者从网上和电脑城中搜集了一些集学习和玩乐于一身的小软件,学生可以在看动画、玩游戏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技能。教师平时多注意收集相关的软件和资源,用时才会得心应手。
2.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像同时刺激人的感官,如果运用恰当,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网上查找信息》一课的情境创设环节中,笔者从网上下载了一些鲜花和可爱的小动物图片,利用多媒体手段,配上和谐的背景音乐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当学生看到鲜翠欲滴的花朵、憨态可掬的小动物,都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这时,笔者不失时机地询问同学们想不想学习网上查找信息的方法,大家齐声回答“想!”学习的愿望非常强烈。
3.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初中学生对先进的信息技术尤为好奇,展示其神奇和强大威力,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如在讲《用电子表格自动计算》一节,笔者创设了“师生比赛”的情境,让一位同学用计算器计算“90+87+85+78+89”的和,而笔者用电子表格的自动计算功能计算。比赛开始后,笔者用鼠标迅速拖拉选取数据所在区域,再点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立刻求得“90+87+85+78+89”的和等429,此时比赛的学生才算到“90+87”。学生们都为老师的表演喝彩,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大家真切的感受到了电子表格自动计算功能的神奇和强大威力,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学习。
三、创设富有成就感的课堂
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并且能够帮助同学,就会有成就感,进而在学习中越来越积极主动,学习兴致越来越高,发挥出学习的潜能。因此,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去指导教学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1.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热情。在教学中,笔者进行了这样一个转变:一堂课中教师的讲解时间一般情况下不超过15分钟,而学生的学习、操作时间通常有30多分钟,这就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每节课都制作了专题学习文件夹,专题学习文件夹下有学习目标、基础学习、学习资源、学习任务、拓展学习等子文件夹,学生通过访问以上文件夹,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 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在问卷调查中,许多学生表达了喜悦之情,他们说:过去上课会不会都得听教师讲,感觉很郁闷,学习提不起劲来,现在不同了,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确定学习内容,会的内容不必重复,完成基本任务后还可以在拓展资源中学习,那里有许多有趣的资料,还有一些挑战性的任务,很有吸引力,我们喜欢这种学习方式。
2.开展互助学习,带动学生整体发展,促进学生友好交流。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并且在个别内容的学习中,这种差别会很大。在教学中,如果硬是采取“齐步走”的方式,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同学“吃不饱”,基础差的同学“吃不消”。这种被动的局面任其发展下去,基础好的同学会对课堂失去兴趣,基础差的同学会越来越差,逐渐被拖垮,丧失学习的信心。而由老师单独逐个辅导又很难照顾过来。开展互助学习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好方法,笔者把班级同学按成绩分成数量合适的学习小组,还细分成一对一的 “学习互助组”,采取“以好带差”、“兵帮兵”、“兵教兵”的学习形式,鼓励基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后进”的同学,使后进的同学不孤单、不自卑,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信心,逐渐融入学习集体。互助学习不仅有效地带动了后进的学生,也锻炼了 “小老师”的能力。他们说,原以为自己会了,在给同学讲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思路并不清楚,并且即使是自己会的内容,给同学讲清楚也并非易事。通过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更深了,现在喜欢和同学交流合作,大家在一起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觉得很开心。
3.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因此,在课堂上要经常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学生创设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如让学生上讲台示范,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学习《网上查找信息》一课,笔者安排了分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学生们响应积极,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协作,积极准备发言材料。汇报开始了,各小组都做了精彩的亮相,其中有两位同学踊跃地进行了补充发言,他们小组对“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技巧做了很好的阐述,得到老师、同学的掌声祝贺,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不断发生变化,并且它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提高专业素质,还要重视提高综合素质,才能受到学生的敬佩,更好地驾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总结、反思每一堂课,养成写教学后记和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只要我们心系学科发展,钻研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营造出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