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跃起来
2009-05-25方柳秀
方柳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怎样让课堂活跃起来,变学生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语文教师—直在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动起来
在每堂课前让学生明确这堂课学习的目标, 如教学《可爱的草塘》,教师可让学生明确本课将分二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草塘的可爱体现在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上,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学习课 文二至十八自然段,理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具体表现,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活动产生期待,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的作用,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具体的每节课上,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宜多,每堂课的主要目标最好明确为“一课一得”。这样师生都有清晰的努力方向,目标也容易实现。教师心中应有—个总的蓝图,一课能够有“一得”,再将每“—得”都系统地联系起来,那么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有实的收获,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学习的劲头自然就更足了。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习乐起来
—个好教学情境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学生好奇心强,得到课本后立即翻个遍,专拣精彩的篇章看,加上教学前要求预习,所以到教师授课时,课文对学生来说已无多大的新鲜感了。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平淡无味的导入不仅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每位教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翻到第几页,尤其是学生在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昏昏欲睡之时,这样开头无疑是催眠曲。特别是语文,学生自认为课本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情境,创设富有艺术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我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朗读诗歌《桂林山水歌》;学习《长征》,我教学生唱《长征》,这样的情境营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气氛。
三、借助信息技术,让教材活起来
一块黑板、—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传统的教学手段汇聚成一堂堂单调的语文课,而包含着文字、图像、图表、视频、动画、音乐等极具交互功能的信息技术一旦进入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为形象生动,知识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应把我们的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起来。如在教学看图学文《桂林山水》时,学生在一边看桂林山水风光图片,一边听轻柔的音乐声中,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图文声并茂,不仅吸引了学生的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还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入情入境,也更能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与作者在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产生共鸣。教科书是学习知识的信息源,可教科书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尤其对于年龄偏小的小学生就显得枯燥了。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符号,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让它动起来,发出声音来,显出形象来,让“活”的教科书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真正活跃起来。
四、提高阅读能力,让思维飞起来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但是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累积素材还不够,想要学好语文需要长期的积累,并且大量地汲取课外知识,课内和课外好比飞机起飞的两翼,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学生通过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报刊等,会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在阅读中享受文学的乐趣,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水平。同时将课外的信息带到课内,在课内更好地“动”起来。如让学生每天阅读一篇儿童读物中的文章,然后圈划出准确、生动的词语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学生优秀作文时,要学会看名师点评,使鉴赏水平得到逐步提高。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词汇、积累素材,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语文课上学生才会文思泉涌,想象丰富,让思维飞起来,气氛活跃起来。◆(作者单位:江西省铜鼓县温泉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罗贤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