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把握好德育的“四种关系”
2009-05-25胡金媛
胡金媛
当今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娇生惯养,这给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只要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很多棘手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笔者认为,在具体工作中要把握好“四种关系”。
一、把握好“严”与“宽”的关系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是“严”要有度。管得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加重学生自卑心理,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明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做到严中有宽。如何把握好“严”的尺度呢?首先,应该做到严而不厉。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独断专行,偏执强硬,学生虽表面惧怕,但内心却会产生对老师的敌意。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其次,应该严而有度。度就是尺度、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要有分寸,不能超出严的范围。如果班主任严无度、批评过火、不留有余地,势必会产生不良后果。
严还必须与宽有机地结合,要灵活掌握。班主任要私下做好被处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同时,对学生违纪处罚的方式要得当,要寓教育于处罚当中。在教育工作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准确地把握“严”和“宽”的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把握好“虚”与“实”的关系
德育工作离不开讲道理。大到马列理论、政策法规,小到生活细节、凡人琐事。但是,若不把握好“虚”和“实”的关系,讲道理便成了空洞的说教,只能是扬汤止沸。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有的放矢,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凡事不能照搬空泛的理论,不能动不动列举中外名人,滥树榜样,否则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学生不易接受。要结合实际,用务实的精神解决问题。
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实际工作也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虚”与“实”相结合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做到虚实结合。首先,应选择既能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又能体现广泛性,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理论,在日常工作中应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做好实际工作;其次,将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变为提高思想觉悟、调动积极性的过程,这样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把握好“热”与“冷”的关系
在德育工作中,所有人都懂得爱学生的重要性,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因为,爱学生要有一定的艺术技巧。例如,有位学生把课本忘在家里,两位教师的处理方法就不一样。一位教师可能会说:“你以后复习完功课得及时把课本整理好,课前十分钟还要做好准备工作,万一忘了可以向别的同学借一下。旁边的同学,请你跟他合用一下好吗?”而另一位教师可能会说:“你连课本都忘在家里,怎么人不忘在家里?丢三落四的,还怎么读好书?”前一位教师拥有博大宽容的胸怀,心是热的,他起了提醒、关爱、帮忙的作用;而后一位教师对学生反感厌恶,从而进一步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从情感上打开突破口,多一点热情,少一点冷漠,就能与学生形成一种真诚相待、水乳交融的师生关系。
四、把握好“疏”与“堵”的关系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个冽冽呼啸,寒风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渐渐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己身,进而开始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两风比拼中,南风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班主任往往采取“北风”的方式,用一种非常严厉的手段迫使学生接受自己,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但现实中仅靠“堵压”是行不通的,过多的堵压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就像“北风”不但不能使行人脱掉大衣,反而使行人将大衣裹得更紧。
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多采取“南风”的方式,通过疏导讲理,让学生心悦诚服。首先,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宽容、理解、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有如沐春风的成长环境,关爱学生,具体地说,就是尊重、理解、欣赏、激励、信任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其次,教师应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不但要告诉学生哪里是对,哪里是错,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
总之,教师不能因学生调皮而改变初衷和失去耐心,不能因学生捣蛋而拒绝奉献和牺牲,不能因学生资质差而少交心,不能因学生自卑胆小而少促膝。教师应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注重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懂得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方法,时时以一颗赤诚的心去打动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权利,理解学生的追求,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做到情理相融,以理服人,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廖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