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财务评价指标的缺陷

2009-05-25张建儒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缺陷完善

张建儒 王 森

【摘 要】 本文主要分析传统财务指标的缺陷,指出目前大部分企业以财务性指标来评价考核企业管理绩效,势必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只重眼前利润、忽视长远利益。建议建立完善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能正确反映企业资金现状:1、净资产收益率;2、总资产报酬率;3、成本费用利润率。

【关键词】 财务评价指标;缺陷;完善

一、偿债能力分析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1、由于信息不对称计算流(速)动比率的数据常常被扭曲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由于各契约关系人之间存在着利害冲突,经济人的逐利本质和契约的不完备性,部分契约关系人便有动机和机会通过改变会计数据进行利润操纵,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计算流(速)动比率的数据被扭曲。信息经济学理论也告诉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由于代理人总是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当这种信息是会计信息时,代理人便有动机进行利润操纵,将信息优势转化为利益优势,因此,存在通过某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来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可能,即所谓粉饰效应。用于美化企业财务指标的这些会计处理和交易活动,也将导致计算流(速)动比率的数据被扭曲。

2、流(速)动比率不能量化地反映潜在的变现能力因素和短期债务

流(速)动比率是通过流(速)动资产规模与流动负债规模之间的关系,来衡量企业资金流动性的大小,判断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转化为现金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而实际上,由于计算流(速)动比率指标的数据都是来自会计报表,有一些增加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没有在报表的数据反映出来,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的甚至影响比较大。

(1)增加企业变现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银行已同意、企业未办理贷款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金,提高支付能力。这一数据不反映在报表中,必要时应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予以说明。据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辩证关系,正确决定出售长期资产的问题。

(2)偿债能力的信誉:如果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一贯很好,有一定的声誉,在短期偿债方面出现困难时,可以很快地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办法解决资金的短缺,提高短期偿债能力。这个增加变现能力的因素,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当时的筹资环境。

(3)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企业有可能以自己的一些流动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如为他人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担保,为他人购物担保或为他人履行有关经济责任提供担保等。这种担保有可能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偿债负担。

二、资产负债率评价偿债能力的认识误区

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其值越低,表明企业债务越少,自有资金越雄厚,财务状况越稳定,其偿债能力越强。其实,适当举债经营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一些发展迅猛、势头强劲、前景广阔的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举债,取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报酬率高的项目,从长远看对其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是十分有利的。相反,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企业,其资产负债率可能很低,但并不能说明其偿债能力强。因此,对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不光要看资产负债率,还要考察资产报酬率的大小。若其单位资产获利能力强,则具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是允许的。但并非所有的项目一经投资就会立即有回报,尤其是报酬率高同时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其获得的利润不能在当期得到反映,这便使资产报酬率也无法修正资产负债率所反映的情况。

三、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不完善性

1、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如中国证监会规定的A股公司的年报和中报披露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如财政部等四部委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的净资产收益率。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

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就更趋合理,改进后的公式为: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年初净利润+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利润)÷2

2、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公司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的总的获利能力,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2

公司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即债务人)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公司(即债务人)的利息支出:公司总资产中的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加利息支出,就更趋合理,改进后的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支出/(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2

考虑到其计算指标的会计数据是以应计制原则确认的,总资产报酬率并非一种收现的报酬,而作为债权人和股东,往往更注意现金回报的情况,也可以把计算公式的分子再作改进,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折旧+待摊费用+回收额/(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2

3、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意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上市公司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其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按此思路改进的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成本费用。

【参考文献】

[1] 孟建民.企业经营业绩评估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 汪家常,魏立江.业绩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缺陷完善
且虔诚,且宽容
完善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资本项目开放与完善国内金融市场的探讨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印度电商为两大“缺陷”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