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功能区构建的人口政策研究

2009-05-25

改革与战略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

牛 雄

[摘要]文章揭示了我国人,分布的基本特征和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人口迁移的特征、原因、动力和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我国主体功能区人口变化的方向和趋势,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构建的差别化人口政策体系,分别针对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提出了政策目标和建议。

[关键词]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主体功能区;差别化人口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4-0042-06

一、研究背景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开发和区域开发秩序和空间开发结构,国家《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形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四类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相联系的概念,是为了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现存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空间单元的开发潜力,按照国土空间整体功能最大化和各空间单元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国土空间按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空间划分而形成的借以实行分类管理的特定空间单元(包括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为促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需要实行差别化的人口政策。所谓差别化的人口政策是指根据四种不同主体功能区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按照实现不同区域和城乡人民都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和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的目标,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引导人口超载区域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并定居,集聚经济的区域要同时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使人口与经济在一定的国土空间实现均衡分布;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引导人口有序流动,逐步形成人口与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同向流动的机制。鼓励在优化开发区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鼓励重点开发区域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定居落户;引导、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人口自愿平稳有序迁移,缓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状况。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区域人口、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这一目标,合理、有序的人口迁移则是关键环节。

二、我国人口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平稳下降,但总人口规模继续扩大。预计到2010年人口总量将接近14亿,即使在2040年左右实现人口零增长,峰值人口仍有可能高达16亿。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5年中国城镇人口达到5621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43.0%。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可能达到6.5亿至7亿,将占全国总人口的46%至50%,到2020年至少还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全国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2001年为7.10%,而2010年将达到1.15亿,占总人口的8.21%;达到峰值时,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5。

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人口文化科技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偏低。2000年中国人口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下降了5.16个百分比,但性别差异明显,城乡发展极不平衡。

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我国人口分布历来就呈现出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分布极不平衡的特点。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个省、市)人口密度为392.0人/平方公里,中部地区(8个省)为241.4人/平方公里,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为52.5人/平方公里,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的7.5倍;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分别为452.3人俘方公里、262.2人/平方公里和51.3人/平方公里,东部人口密度是西部人口密度的8.8倍。由此可见,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东密西疏的格局多少年来非但没有缩小差距,差别反而日渐显著。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东部经济的发展引致西部地区出现人口净迁出现象,而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又在一定程度上使迁移流量加大,从而更加剧了地区间分布的不平衡,造成人口分布于经济环境的失衡,也更扩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同时也使东、中、西部人口享用基本公共设施的机会不均等,造成区域间和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失衡。

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迁移状况

(一)人口迁移规模呈增长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规模逐渐增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见图-1)。

(二)人口迁移空间分布存在极大差异

我国人口迁移存在较大差异,呈东部迁入、中部迁出、西部迁入迁出大体相当的空间格局。1995-2000年,东部除广西、河北是净迁出外,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等省市都为人口净迁入区,中部地带除山西外全部是净迁出,位于西部地带的云南、西藏、宁夏、新疆是人口净迁入区,而青海、陕西、甘肃、贵州、重庆、四川均是人口净迁出区。人口迁出率与人口迁入率,基本成“互补”关系,迁入率高的沿海省市和部分西部省区的迁出率均比较低(见图-2)。

从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看,2000年东部总迁移人口规模达到8416万,中部为3649万,西部为2373万(见表-1),分别占全国总迁移人口的58.3%、25.3%和16.4%。在迁移构成上,东部地带不论是省际迁移还是省内迁移,在三大地带中都处于极度活跃的地位,特别是省际迁移,占到全国79.2%,省内迁移也占到49.5%。西部地带省际迁移人口规模为500万,中部地带仅为383万。

跨地带迁移是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2000-2005年省际迁移人口中跨越东、中、西三大地带迁移人口占省际迁移人口的74.0%。与1990年的63.4%相比,跨地带迁移比重呈上升趋势。

(三)我国人口迁移流向特征

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主要的省际人口迁移流,大多指向了东部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北京等目前我国城市聚集、经济发达的省市,这些省市也是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区。不过,地处西北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形成了一个人口迁入的亚中心。这样就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和西部边缘区四个人口净迁入辐合区。同时,中南部诸省连成我国地域广阔的人口辐散源区。省际人口迁移流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格局,即人口迁移流的迁出相对分散,中部的绝大多数省份以及西南地区的各省是人口迁移流的主要迁出地。

(四)我国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

推动我国人口迁移的两大主要动力分别是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和迁移者个体决策行为。(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我国人口迁移的原动力。(2)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是我国人口迁移

的助动力。(3)寻求就业机会和较高期望收入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4)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通达性的提高和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容纳外来人口的潜力进一步增强。(5)政府为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提供了政策保证。(6)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等其他原因。

五、主体功能区人口迁移特征分析

(一)主体功能区人口迁移的总体特征

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和标准,鉴于人口迁移统计单元的不可分性,对于主体功能区人口迁移的分析基于省级单元进行统计分析,即采取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推荐方案。图-3显示了主体功能区区际间的人口迁移格局。

主体功能区区际间人口流动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优化开发区域是人口迁移的首要选择地;第二,重点开发区域目前是我国区际人口主要流出地;第三,优化开发区域的迁移人口主要流向重点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的迁移人口主要来源于优化开发区域;第四,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迁移人口主要来源于重点开发区域;第五,优化开发区域是人口的净迁入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是净迁出区。

(二)优化开发区域的人口迁移

从2000年人口普查对人口迁移统计看,优化开发区域是我国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其迁入人口占到总迁移人口的64.9%,迁入人口在三个优化开发区域的分布格局,而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人口吸引能力较其他两个地区更强一些。

(三)重点开发区域的人口迁移

重点开发区域目前是我国区际人口主要流出地;重点开发区域流出的人口仅有27.9%是在本区域内部进行的迁移。

(四)限制开发区域与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迁移

我国有广阔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带和喀斯特地区等多种特殊类型的地区,大都是生态脆弱的区域,有些是水土资源严重缺乏的区域。这些区域不可能实施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因此被划为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从人口迁移状况看,这些区域人口迁移差别较大。西藏、新疆、云南属于净迁入区,而甘肃、内蒙古、广西、青海、贵州等省份属于净迁出区。

六、未来人口地域分布展望

中国将来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动作如下展望:第一,中国将来人口的地域分布,将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异与受其深刻影响的人口迁移的作用,继续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向东倾斜的集中化变动趋势;第二,由于受稳定的自然环境地域结构的决定性制约,人口地域分布的上述变动不会很大,中国人口地域分布东密西疏或偏集东南半壁的基本模式仍将长期存在;第三,我国人口呈东密西疏分布的格局,不仅与自然地理状况相关,而且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发展对人口分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第五次人口普查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东部和中部人口密度增加,相反,西部人口密度减少。而优化开发区大多处于东部地带的城市带,人口迁入将仍趋活跃,大多处于中部的重点开发区人口迁移必将更趋活跃,流动人口将不断增加。

此外,从世界城市化进程看,城镇化水平超过30%以后,城镇化进入快速增长期。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由1990年的26.41%增长到2006年的44%,年均增长1.02%。未来几十年预计将有几亿人口进入城市,势必对原由城市与区域空间形成巨大冲击。由于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大多处于主要城市群,是产业集聚的主要区域,其吸纳人口的态势将增强,位于限制开发区的一些节点城市,也会承担吸纳农村剩余人口的任务。

七、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中人口政策指导思想

人口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体功能区的人口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实现人口均匀分布以均衡社会资本的过程,还必须是一个区域人口全面发展的过程,人口政策的总体目标通常是提高社会福利、提高生活质量、达到生态平衡,使基本公共服务在四种功能区实现均等化。

我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高速城市化的特点,因势利导,通过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体系,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和有序迁移,实现资源在城乡、区域间的有效配置,把人口分布与经济發展、社会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人口全面发展,提升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保护生态资源,促进入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历史和现状基础上,通过政府的政策法规和其他政策配套措施,促进人口在不同区域理性分布与迁移,实现人口流动在不同自然条件、经济区域的差异化选择,引导人口向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平稳、合理、有序迁移的同时,平衡人口在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城乡间的分布。

八、差别化人口政策体系的构成

为促进四种不同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构建,引导人口在四种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合理分布,逐步改变人口分布与经济、生态环境失衡的状态,需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差别化人口政策主要在广义人口政策的范畴之内,包括:人口分布与迁移(流动)政策;流动人口管理政策;人口教育政策;民族人口政策等;劳动力分布政策;人口社会变动方面的政策,如职业、行业、城乡人口转化、人口城镇化等;配套社会政策。如普及教育、劳动就业、户籍管理、医疗卫生、退休政策等,以及配套产业政策、交通政策、土地政策、财政政策等。

(一)优化开发区

(1)从地域结构的角度分析,优化开发区多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比重最高的5个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和浙江,比重最高的北京为34.12%,上海为32.18%,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城市和乡村结合较密切,生态资源承载力趋饱和。(2)从人口自然结构角度分析,优化开发区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密度较高,是接受流动人口总量最多的地区,外来劳动力中大部分文化程度较低;人口发展将从快速增长时期转入稳定增长和内部结构调整时期。优化开发地区都具有较低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是其本地人口结构日益老化,人口总量不断减少,上海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这种状况导致了维持经济高速发展的困难,同时其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也相当沉重。很自然,发达地区维持其社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外来人口。而另一方面,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地区又存在着大量过剩的人口。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人多地少的矛盾相当突出。而且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一般效益较差,无法满足当地过剩劳动力的需求,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推一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如潮水一般涌入优化开发地区。(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以高端三产和制造业为主,人口职业结构以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白领职员、干部为主;外来人口除受过高等教育之外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与服务业。(4)

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优化开发区本地居民文化教育程度较高,流动人口中高素质的人才比例较高,优化开发区是其主要流向目的地,以汉民族为主。

人口政策目标:把人口分布与技术进步有机结合起来,调整人口结构,全面提升人口质量,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

迁移政策: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教育结构,全面提升人口质量,适当提高准入门槛,以便分流流动人口,吸引高素质人口迁入,提高人口红利。建立区域协调机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共同参与,建立一体化的行政协调系统,使区域中各个发展单元达成共识,使得国家、区域和地方在政策上趋于统一。通过区域规划对地方规划提供导则,来协调超越地方层面的问题。对外来人口在城乡的空间分布和人口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在区域范围协调,大城市将更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暂住人口,吸引高素质教育程度高的年轻人口迁入,而广大中小工业城市将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吸纳空间,鼓励在本区域有稳定就业和住所的外来人口定居落户。乡村地区采用适度集中模式,向中心城镇“新社区”聚集,吸纳外来人口定居,建设开放型、具有广泛文化包容度的新乡村社区。

社会配套政策。地方政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提供就业信息网络,在医疗卫生、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措施上给与外来人口财政补贴,同时给与最低的生活保障水平或最低工资水平,使他们在子女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取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

产业政策。要加快淘汰、转移高消耗高排放的低附价值产业,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效益、精加工和价值链高端方向转变。大城市采用分散集中模式,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促使低端劳动力的移出,有计划、有重点地疏解人口向郊区及周边中小城市集中,从而降低人口密度,缓解核心城市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人口迁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通过产业转移促进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资源丰富的地区转移。

教育政策。在中小城市建立职业培训学校,提高外来人口的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三)重点开发区

(1)从地域结构的角度分析,重点开发区多位于我国中西部各省会城市、大城市周边,城市和乡村差距相对较大,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全,水、土地等自然资源相对优化开发区丰富。(2)从人口自然结构角度分析,重点开发区人口密度较高,人口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流出的人口仅有27.9%是在本区域内部进行的迁移,是接受中短程流动、省内流动人口的主要地区,中西部重点开发区所在的省区,又往往是人口迁出量较大的地区;中部地区的近邻流动高于西部地区10个百分点,而远程流动又低于西部地区10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一方面,中部地区有一批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吸引了当地居民的近邻迁移;另一方面,中部地区既缺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发展水平,又缺乏西部地区区域开发的优惠政策,因此,对远程流动的人口(包括打工者和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实际上,这正是我国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中部地区受到社会的关注比较少,与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相称,发展潜力也远远没有发挥。(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重点开发区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加工业、低端服务业为主,尚未成为产业集聚和就业的主要场所,大体处于工业化中期,人口职业结构以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为主。(4)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重点开发区居民具备一定的文化教育程度,以汉民族为主,西部地区有少数民族。

人口政策目标:根据资源优势、历史基础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市场导向,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扩大就业容量,广泛吸纳本区内和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流动迁徙人口,减轻优化开发区的人口压力;打破条块分割,协调区域利益格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良性发展局面,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

迁移政策。加强对城市集聚区的建设,促进大、中、小城镇体系的形成,通过产业的集聚提升中西部(包括东北)城市集聚区吸纳本区内和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流动人口的能力,促进流动人口在中西部的集聚,减轻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和生态环境压力,保障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生态安全区的形成。培育经济增长极,提升重点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创造就业机会,从而逐步形成吸纳人口的“蓄水池”,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截流人口向东部沿海的迁移。

产业政策。要注重发挥已有的产业优势,增强区域产业配套能力,积极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大力承接优化开发区域和国际上的产业转移,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要场所,也是流动人口异地投资的主要领域,降低中小企业投资门槛,优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流动人口的稳定发展。

社会配套政策。政府通过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加强职业培训与再培训和在迁移目的地改善住房、学校、社交、娱乐和文化设施条件等措施,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效率。保障流动人口及其子女享有基本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权利,提供网络化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使外来人口享有与本地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其它福利安置房建设,提高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标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重点开发区可享有特殊政策。

教育政策。发展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同时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外来人口的教育程度和专业技能。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据,统筹城乡基础教育是城乡统筹的重中之重,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提高了,很多社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使农村人口尽可能快、尽可能多地进入城市,有利于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了新市民的基本素质,减少入口迁移过程中由于人口素质低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高素质的人口进入城市,加人工业化过程,可以直接提供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高质量的劳动大军。

(三)限制开发区

(1)从地域结构的角度分析,限制开发区多位于我国中西部乡村和中小城镇,包括森林生态区、草原(湿地)区、荒漠生态区、荒漠化防治区、水土流失区等。(2)从人口自然结构角度分析,限制开发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除西藏、新疆、云南属于净迁入区外,其它地区属于净迁出区,人口发展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人口大省通常又是基础教育最为欠缺的省份,对于经济发展欠发达的人口大省来说,就业机会相对缺乏,跋山涉水远距离寻求就业机会是必然的选择,为了提高这些远程流动人口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特别需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在外地闯荡生活和融入发达地区城市社会的能力。(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限制开发区产业结构以资源采掘、初级加工业和一户为主,大体处于工业化初期,人口职业结构以农牧民为主。(4)从社会结构

的角度分析,限制开发区人口教育文化程度较低,少数民族比例不低。

人口政策目标: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善限制开发区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完善限制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土地政策。鼓励生态移民,对土地进行调整、合并,建设农业、林业基础设施,改变分散经营的小型农林场,发展与农业、林业现代化相适应的、具有良好基础设施的大型农场、林场,随着农场、林场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土地合并、调整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便于统筹安排农业、基础设施、自然景观管理、居住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乡村地区的发展奠定基础。

迁移政策。通过宣传教育,鼓励不同年龄结构的生态移民,政府给与财政支持;生态移民的目的是使其逐步富裕,根据当地资源禀赋,依托当地中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和产业,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立法、行政组织措施给与迁人中小城镇的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保障。鼓励迁移能力较高的年轻人到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寻找就业机会;通过制度创新,适当降低限制开发区设市标准,从行政上促进部分当地中小城镇转变为城市,给与适当的财政转移支持,使迁移能力较弱的老、妇、幼人口便于就近迁入城市,逐步享有与优化、重点开发区居民一致的公共设施,从而降低森林生态区、草原(湿地)区、荒漠生态区、荒漠化防治区、水土流失区等的人口密度,保障生态安全区的形成与修复。

教育政策。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中、小学校的师资水平和覆盖密度,提高人口素质;使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迁移能力,是根本之计。

交通通讯政策。改善区域交通网络,用地和交通网络通盘规划,交通用地、交通和通讯走廊优先考虑,提高当地居民的交通可达性,增加和外部的交往,降低迁移成本。

国家给与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计算机、通讯和互联网在限制开发区域的普及需要,体现知识获取和信息传播的公平。

(四)禁止开发区

(1)从地域结构的角度分析,禁止开发区位于我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主要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2)从人口自然结构角度分析,禁止开发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仍居住大量人口,以老妇幼为主,年轻人外出打工。(3)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禁止开发区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紧张。人口职业结构以农牧民为主。(4)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禁止开发区人口教育文化程度较低,少数民族比例不低。

人口政策目标:通过生态移民,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为子孙后代的永续利用打下基础,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就业政策:禁止发展工业,保留一定的人口数量,从事旅游服务业、资源管理、科学研究等不损害主体功能的生产、生活活动。

迁移政策:采取宣传教育,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鼓励生态移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计划、分步迁出部分居民到中小城镇就业,从事二三产业,促成生活方式的逐步变化;一定时期保留两处居住地,照顾其乡土性。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方式,使年轻人外出打工改变生活方式。老年人逐步减少对乡土的依赖;注重新迁移的居民和原住民保持和谐关系;政策保持连续性,依靠政策拉力减少矛盾。

财政与配套社会政策: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给于补贴,在土地、住房、社会保障上加以落实;在中小学校、医疗机构、市政设施、邮政通讯等公共设施方面给与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

教育政策:提高中、小学校的师资水平和覆盖密度,提高人口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尊重其文化、宗教,扫除文盲,普及义务教育,并逐步提高其水平,设立教育专项资金,降低高考门槛,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上大学。

[责任编辑:李国燕]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基于人教版地理 2“人口迁移”的案例教学探析
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的历史轨迹、特征及动因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中部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状况分析
城镇化中政府公共投资与人口迁移的相关性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中部少数民族人口迁移流动状况分析
从“刘易斯拐点”谈“人口迁移与产业发展”专题复习策略
集聚效应、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
职业类型视角下人口迁移网络的迁入差异分析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