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类型视角下人口迁移网络的迁入差异分析

2015-09-24万方周茜

人口与经济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社会网络分析城镇化

万方 周茜

摘要:摘要我国人口迁移网络具有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并显示出经济与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等传统引力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基于人口迁入地与职业类型分组的2-模网分析,结果显示拥有较高人口迁入度的地区往往是某一类职业占据主导,而不是趋向于职业类型平均分布。其中,基建、运输与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员的迁移表现出较高的集聚性,农业相关从业人员的迁移日趋离散化,而领导干部人员、科研人员与企事业单位人员则始终保持着较低的迁移集聚性。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进一步建立平衡的财政体系,以赋予中小地区足够的发展自身特色的能力与权力,而发达地区可考虑将稳定职业设立为落户条件之一,并建立针对中产阶层的流动支持体系。

关键词:关键词人口迁移;社会网络分析;职业类型;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5-0031-09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5004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4-11-23;修订日期:2015-05-11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2013年重大资助项目“广东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重点难点和有效路径——制度红利视角的研究”(LLYJ13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网络自媒体环境下政府权威与公共舆论交互结构研究”(13YJC6301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地方政务微博受众影响力评估研究”(15CGL076)。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万方,管理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茜,管理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讲师。

一、引言

1.问题的提出

人口迁移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热点问题,也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参照变量,对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具有关键的借鉴意义。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已有大量文献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而对人口迁移的模式与内在动因的研究更可谓汗牛充栋,目前这方面主流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研究通常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微观层次考察行动个体的属性变量对于迁移决策的影响,

包括个体的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也涉及家庭层次的收入水平、劳动力数量等;另一类研究借鉴了地理学中的空间引力模型对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属性变量加以考察,以分析空间地区影响人口迁入(迁出)的主要因素。人口迁移的引力模型假定,区域间的人口迁移会受到区域本身某些因素的规模影响作用。最初,这些因素被限定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上,随之细化后的地理特征、公共服务水平等因素被加入引力模型以增强其解释力,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学者也相应进行了类似的本土化研究,汤韵与梁若冰借鉴引力模型着重考察了公共支出对于我国人口迁移的影响,马伟等则验证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能较为显著地促进省际人口迁移。

从当前的研究趋势来看,人口迁移研究中,对微观层面的个人属性、宏观层面的区域属性与人口迁移的因果关联已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这些研究在个人进行迁移决策,或是迁入地与迁出地间人口流动的驱动力相互影响等方面提供了较为可信的解释。然而,这些研究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人口迁移的引力模型通常只是解释了相对于一些区域,某些引力强(即经济总量高、人均收入高、公共支出大、人均受教育年限长等)的区域更能吸引人口的迁入,这却无法进一步解释为什么还会有人从引力强的区域迁往引力弱的区域,为何这部分人不受强引力的作用转而逆向迁往弱引力地区?这需要进一步细化讨论宏观结构对个人动机的微观影响,可遗憾的是,当前关于人口迁移的个人动机影响因素研究只是从微观层面上解释了个体的何种特征更能产生省际人口迁移的决策,却未能继续研究个体特征与迁移网络结构的相互关联,这仍无法帮助我们理解区域间人口迁移的绝对差异。

以上缺憾一方面是受制于数据的缺失,人口迁移数据过于一般化,难以提供更多的信息用于支持研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研究方法的固化,限制了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因此,本文尝试在既有的数据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将个人职业类型与人口迁移中宏观结构联系起来,为人口迁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分析,并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与思路

Logistic模型与引力模型的研究通常采取面板数据或是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尽管多数研究尽可能地考虑模型的变量设置,但由变量非独立而产生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依然难以避免。另外,如果不对人口迁移过程中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加以考虑,将会导致社会经济等变量作用和距离衰减作用的过高估计,这也削弱了有关解释的力度。

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及其关系的集合,社会网络分析是针对社会行动者间关系的分析,并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分析,从而可以在微观、宏观之间建立连接。社会网络分析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可以对各种关系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从而为某种中层理论的构建和实证命题的检验提供量化的工具,甚至可以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在人口迁移网络中,不同省份可被视作相互关联的主体,省际人口迁移规模衡量了主体间的关系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社会网络分析,从关系数据的角度出发,综合考察不同地区之间人口流向和流量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出人口迁移中群体集聚和联络关系的动态变迁过程,同时缓解空间自相关产生的过高估计问题。

当前我国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人口迁移研究并不丰富,其中主要的工作是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构人口迁移网络,并利用相关指标描述并分析人口迁移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采取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传统引力模型中的变量,应用于人口迁移网络中并验证其间的因果关联。此类研究本质上是以社会网络分析框架重新解释了以往提出的问题,只是具体问题从“何种宏观变量影响了我国人口迁移规模”变化为“何种宏观变量形塑了我国人口迁移网络的关系结构”,其解释的基础依然在于区域间的相对差别,也仍旧无法回答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社会网络分析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境外公益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新浪微博娱乐明星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中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