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江苏高考加试文言文简答题设题角度略述
2009-05-22杨国平
杨国平
2009年江苏考试说明明确文言文阅读加考内容共2题10分。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其实文言文断句和文言文阅读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正确理解文言文是断句的基础,反过来断句不正确,文言文理解必定会受影响。下面结合示例就文言文加试简答题设题角度略作归类。
设题角度一:考查文化常识
例一(2008年高考江苏卷)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22.“黄老”和“六经”分别指先秦时期的哪两个学派?(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其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黄老”指皇帝与老子,道家以黄、老为祖,因亦称道家为黄老;“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文中代指儒家学派。
23.写出这段文字提到的《史记》中的两个篇名。(2分)
【试题分析】此题仍然考查对文本的理解,但涉及文学常识的识记。一般考生都要选修《〈史记〉选读》,而文科考生还要选读《史记》中其他的篇目,应该知道:《游侠列传》、《货殖列传》。
设题角度二:考查文学常识
例二(扬州市2008-2009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仆不能远征古旧/如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白居易《与元九书》)
2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试题分析】此题看似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要求概括文段主要内容,实际考查对文本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是C级。通观全文,可见本文作者主要感叹韦苏州在世时,其诗未受重视,身后才被爱重。
设题角度三:概括文段内容年
例三(2009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年级第五次考试)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祧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节选自王国维《人间词话》)
23、王国维为什么说北宋词不可学?(2分)
【试题分析】此题表现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实际涉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能力层级是C级。整体把握文段,可见王国维说北宋词不可学主要是因为北宋词的情韵、格调、境界,并非普通人轻易模仿可得。
设题角度四:筛选文段信息
例四(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孟子曰:以力假人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21、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孟子在这段文字中阐发的政治主张。(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段中心意思的理解,实际考查了对文本中心的概括。整体把握可知:反对武力征伐,因为武力征伐只能让百姓面服;力倡施行仁义,只有施行仁义才能使百姓心服。
设题角度五:概括中心思想
例五(2009年江苏省姜堰市高三语文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
[注] ①庄、岳:齐国街里名。
22.孟子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后来被人概括为一个什么成语?(4分)
【试题分析】此题第一问整体把握可知这段话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第二问考查成语概括,也考查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积累,许多成语本来就出自古文,这里的成语是一傅众咻。
设题角度六:考查成语积累
例六(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苏南八校期初联考试题)
毛遂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愿君以遂备员而行矣/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矣/左右未有所称诵/是先生无所有也/曰/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3、从全文看,毛遂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2分)
【试题分析】 此题已经明显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应该属于鉴赏评价,能力层级是D级。分析人物的语言,可见毛遂得性格特点主要是:善于表现自我;充满自信;能言善辨。
设题角度七:人物形象分析
例七(江苏省阜宁中学2009届第六次调研考试试题)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云:“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南丰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日/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辄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代洪迈《容斋随笔》)
21.文中哪个细节表现了范文正公对李泰伯改字的赞佩之情?(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本的内容深刻理解,要从写作手法方面去体会其中的玄妙。应该不难看出细节是: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