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文化
2009-05-22李立峰
李立峰
摘要:建构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体系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价值取向的影响。事实上,儒家价值观中关于诚信的要求、强调社会责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崇尚气节与尊严、主张和平发展、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追求等内容完全可以实现理性的现代转换,成为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有机内容。
关键词:儒家;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09)02-0072-03
中国传统文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任何一种文明和文化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决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正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作为传统小农自然经济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核心儒家文化和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它存在无法适应复杂的现代经济结构的要求、不适应甚至阻碍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现在已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作为民族智慧的表现,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认为,儒家思想的一些内容具有超越时代的长久价值,在当代中国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儒家价值观仍然有能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价值资源的方面,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的许多思想观念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已经成为塑造中华民族集体人格,影响中华民族价值观念、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当代中国的价值文化建设是无法避开儒家思想的影响的,我们应该而且也可以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智慧作为我们构建全球化背景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依据之一。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儒家价值观对当代中国价值文化的现代意义。
一、儒家价值观可以为当代中国的市场道德建设提供借鉴资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成熟的市场道德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当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价值失范现象。而市场道德的建设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儒家文化传统的社会里是离不开儒家价值观的影响的。
(一)关于诚信的要求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讲信修睦”,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要以诚实守信为基础去发展和睦友好的关系。他所说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强调的都是关于诚信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诚相见,言而有信,彼此负责,应该成为市场道德和社会公共伦理的一项重要准则。在市场社会中,市场主体要实现自己的利润,最终达到预期的利己目的,必须以提供一定的商品或服务,满足他人与社会的需要为前提。也就是说,市场主体的利己追求只有在首先满足交换关系中他人的利益,生产出“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一定的市场秩序完成市场交易后才能实现。这就必然促使市场主体去生产更好的商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这层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为他性、服务性的生产形式,如果不以诚实可信为道德前提,市场经济的正常交易秩序就会遭到破坏,商品的“社会的使用价值”就无法顺利实现,市场主体也就无法达到求利目的。
(二)强调社会责任
这是儒家价值观主张的整体主义的核心。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义然后取”,在他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反对后义而先利,主张重义贱利,认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荀子也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所谓“义”,即道义,它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或原则;所谓“利”,即功利,它是指人们的各种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义然后取”就是指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必须首先看是否符合普遍的道德标准和特定社会的伦理规范。义利关系也可以引申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关系。无论孔子的“以义为重”、孟子的“贱利尚义”,强调的都是社会公共利益高于个体的私利,为了公共利益可以牺牲个人的私利。引申来说这也就是义务和权利的关系问题。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儒家价值观主张社会高于个人、整体高于个体、责任重于权利。这是儒家思想在价值取向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和强调个人至上,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对利的追求得到了合法而且合乎伦理的极度释放,适度强调社会责任和集体意识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过度泛滥无疑会使社会的和谐受到威胁,也会使一个国家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力量来解决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儒家价值观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点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基本国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为树立这种科学发展观提供某些有价值的资源。
照儒家哲学看,“人”之始生,得之于“天”,即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自然世界和谐整体的一部分。既生此“人”,则“天”全由人来彰显。“天”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天”。因此,在儒家价值观里,不能把“天”、“人”分成两截,更不能把“天”、“人”看成是一种外在的对立关系。主张“人道”离不开“天道”,主张“人道”的“日用事物当然之理”与“天道”的“阴阳变化自然之秩序”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积极内涵比较充分地体现在以下两段论述中,一是《中庸》中的“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二是张载《正蒙·乾称》中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一世,应有所为、当有所成。人只要尽心知性,竭力而为,孜孜以求,就一定会有所成,这种“所为”、“所成”理应植根于追求天人合一、赞助化育的理想之中。可见,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主要指的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理想、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儒家给自然之天赋予道德的内涵,向人们灌输一种尊天、敬天的意识和天地一体、博爱万物的大情感,使人类带着真切深厚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去关爱天地万物,这对于今天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从“民胞物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一”的思想里我们也都可以引申
出崇尚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了儒家学者仁厚的心胸和博大的情怀,虽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过于强调自然的伦理道德意义而忽视对自然规律和奥秘的探索,虽然它只是给人们提供了精神修养的方法和境界,并未提供认知、改造自然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法则,但是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增强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关爱之情,这对保护自然环境、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主张“天人合一”的儒家价值观出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在新世纪初,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了当代中国新的科学发展观。应该说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完全可以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提供有价值的传统理论资源,为当代中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传统文化依据。
三、儒家价值观合乎当代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
(一)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不畏强权的民族品格。
儒家文化历来主张培养独立的人格意识,崇尚不畏强权的浩然正气,讲究气节和尊严。孔子说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同夺志也”;曾子提倡“临大节而不可夺”;孟子则“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他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也说:“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先秦儒家的这种价值取向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绵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进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刻上了深深的烙印,这类具有精神价值追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经过数千年之积淀,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与气度,使他们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总是充满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精神。事实上,在当代世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干涉我国内政、侵犯我国主权的事也时有发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仍然企图以全球化为契机,以西方式的政治价值来改变中国人的社会主义信仰。中华民族传统中讲究气节和尊严的思想无疑将成为今天中国人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独立的强大精神力量之一。
(二)儒家文化的价值取向主张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和平发展的思想。
和平共处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我们主张世界各国应该求同存异,反对在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时诉诸武力,强调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当代中国所选择的是一条以平等和包容为基础、以对话和合作为途径的和平崛起之路。毫无疑问,这种和平崛起的选择包含了对千百年来中国传统儒家价值伦理的借鉴、创新和吸纳。首先,儒家价值观强调“和而不同”。《国语·郑语》中记载了西周后期的史伯提出的“和则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性质不同的金、木、水、火、土配合在一起才能生出百物,如果只有一种东西就不能继续下去。它朴素地提出了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辨证关系。而在《论语·子路》里,我们看到孔子进一步把这种思想表述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体现的多元共存与多元统一理念,完全可以在当代社会中寻找到存在空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提供外交智慧。其次,儒家价值观主张以“仁”为基础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孟子说“仁者爱人”,说明“仁”是讲人与人即两个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应彼此把对方当人看待,怀有爱心。从普遍意义上讲,儒家关于“仁”的思想是和《世界人类义务宣言》提出人道的基本原则即“人无分其性别、人种、社会地位、政治信仰、语言、年龄、国籍和宗教,都有义务把所有的人当做人对待”的要求是一致的。正是从“仁”的思想出发,《论语·记载》了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为准则和处世原则。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孕育造就了中华民族反对别国对自己的侵略,因此也历来尊重其他民族、国家的自由,反对通过侵略、掠夺谋取自己的利益的一贯立场。第三,儒家价值观充满宽容的和妥协的精神。无论是《易经》讲的君子“宽以居之”,还是孟子说的“仲尼不为已甚者”,曾子说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体现的无非就是儒家做事总是留有余地的宽容和妥协的精神,而彼此宽容的态度和相互妥协的能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美德和品性,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作为现代国家关系中对话和合作的前提,宽容与妥协的要求已被写入了《世界人类义务宣言》。
四、儒家价值观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伦理追求。
虽然儒家的传统价值文化存在着因“私德”而废“公德”的理论缺陷,而且其传统伦理追求中的一些内容也已经与现代社会的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不相一致,但是儒家传统道德中仍然有一些注重人格和道德修养的价值取向是可以实现现代转换、寻找到当代价值并值得今天的中国人借鉴和吸收的。“君子慎其独”的追求,指的是在个人独处、不为人所知的地方也要恪守道德准则,要能时刻做到防微杜渐。它所体现的是主体的道德理性和道德自觉,培养的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和自我防范能力。它要求在充分肯定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省身律己的修养方法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慎独”的境界是传统中国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它在当今社会仍然可以警示一些人必须注重自己的人格操守,做到不欺暗室;“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求利原则也可以从道德追求上部分消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出现的物欲横流的金钱至上思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体现的律己精神完全是一个人高尚品性的反映;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要求仍然不失为当代人际关系的准则并且可以为当代市场伦理建设提供价值资源。此外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那些追求廉洁、敬业、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美德和品性,完全可转化为当代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有机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尤其是儒家价值文化中这些积极因素的影响。事实上,正是通过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精神文化诸多方面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中华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精神文化方面渐趋认同,形成一个独特而又严密的群体,形成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要以理性的精神去正视、分析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从现实和时代的需要出发进行发掘、融会、吸纳和创新,寻求其中的民族智慧、经验教训,使之实现当代转换,转化成为适合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因素,为解决当代的重要社会问题提供思想方法和历史借鉴。
编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