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新闻更需要人文关怀

2009-05-22

魅力中国 2009年10期
关键词:关怀民生人文

杨 巍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4-045-02

如今,民生新闻几乎遍地开花,各类媒体不但在传统新闻栏目中大大加重了民生新闻的分量,各大广播电视媒体还纷纷办起了民生新闻专栏。民生新闻的出现,契合了新闻的社会需要、民众生存生活的需要,弥补了时政新闻的不足。然而,随着民生新闻的兴起与兴盛,其背后的危机也逐渐显现出来,庸俗化、同质化等问题日益明显,这些都困扰着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

在民生新闻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忽略了人文关怀这一民生新闻的核心价值,结果离“民生”主旨越来越遥远。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而民生之本,也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市民阶层开始争取自身的话语权,“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就变得势在必行,于是,便出现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

如何使民生新闻沿着健康轨道向前发展?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摆脱追求新闻事件的表面冲突性、新奇性、爆炸性,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浓厚的人情味儿感化受众,使民生新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音符。

著名学者于丹说过:“记者要在草根的立场上,以骨子里的民生情怀,冷静质疑,以悲怜的情怀打造属于自己的调查。”。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民生新闻报道要贴近百姓情感、要“万家忧乐上心头”,报道一定要起到传播积极健康的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的作用,让电视民生新闻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在5·12汶川大地震铺天盖地的报道中,很多媒体把关注的目光聚焦于普通百姓,以更多笔墨展现灾难中的人性光辉,让受众记住了一个个感人瞬间:送遇难妻子到天堂入口的青年农民、在生命终结的刹那写下“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永远爱你”的伟大母亲、被解放军从废墟中救出后郑重地行了一个礼的小朋友……这些充满人情味儿的报道,不仅唤起了受众的心理共鸣,而且比板着面孔动员更容易激发全社会迅速投入到援助灾区群众的行动中。

其次,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和当事人的人文关怀,也是十分重要的。广东电视台曾经在一个节目中报道了1名民工因为187元的票价过高而犹豫不决,最后别无他选之下买下车票的事件。主持人在节目中发表了“187元你都觉得贵?”的言论,引起热议,被一些观众认为是“嘲讽”,面对弱势群体,缺少关爱之心。的确,他这样的点评实在伤人家的心,从某种程度上也有违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而面对类似的事件,一些成熟的民生新闻节目则有着更多的人文关怀。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曾做过一期关于北京市民超市抢油风波的节目。市民打电话给栏目组说:某超市举行促销活动,食用油每桶比一般价格便宜几元钱,市民出现哄抢现象。《第七日》了解有市民从凌晨四点开始就在超市门口排队,便要求记者:老百姓有多早,你们也要有多早。记者连续在超市蹲点三天,第一天摄影师是被拥挤的人群卷着进入超市的,人群发生混战。第二天人群发生血战,哄抢食用油。第三天升级为争夺战,人们开始争夺彼此手里的食用油。面对这样一条新闻,主持人的评述不是非此即彼的指责老百姓为了贪图小便宜而大打出手,而是从那些抢油的老百姓角度出发。为什么大冬天的还凌晨四点就在超市门口排队买油?那是仅仅的几元钱对这些老百姓来说是有分量的,他们的生活不如意,必须在意这种节省。正是看到了老百姓生活的困窘,以及超市的不纯动机。这样的节目由于多了人文关怀才凸显了对平

民百姓的温情,这种感情的力量远远大于谴责的力量。

第三,体现人文关怀,需要新闻工作者“沉”下去,关注普通人,尤其是那些处于困境的贫困群体。透过复杂纷纭的实际生活,去捕捉那些看起来虽小却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素材。去年年底,唐山晚报记者获悉这样一个信息:近年来,唐山市不少单位为有效杜绝个别退休职工去世后仍冒领退休金,在每年年底前向老人发放表格,要求其亲手填写姓名、年龄等基本内容,来确定该老人是否“健在”。这种做法引起了老人及其亲属们的极大不满。于是,该记者经深入采访,写出了一篇题为《年终问生死,老人挺堵心》的消息。这篇不足千字的消息见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之后,该报又接连刊发追踪报道,真实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此事所持的各种态度。面对多数市民对“年终问生死”这种非人性化管理的指责,一些单位最终改变了这种让人不舒服的做法。这一组民生新闻,不仅体现出了媒体给予老年人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四,要在民生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应更多地去关注新闻事件中人的命运和人的价值。纵观时下的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有许多报道虽然将镜头对准了芸芸众生,但却缺乏对作为新闻当事人这个人本身应有的尊重和关心,镜头语言中让人体会和读到的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漠视。比如,在一些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凶杀案件等报道中,记者赶到现场往往先问死了几个人,把画面的刺激性、报道的轰动性放到了第一位,而对事件中受到伤害的人或者他们的亲人,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和不幸,以及事件对于世人的警示,却放在了很次要的位置甚至不作报道。有些镜头观众看了会非常生气,如医生正在全力抢救伤员,而记者却硬要把主治医生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有时受到伤害的人就在那里还未及抢救,电视新闻的出镜记者却抢着做现场报道。这些都是缺乏最起码“人文关怀”的表现。

第五,民生新闻在制作报道中要强调“人文关怀”,很重要的就是技术处理环节,也就是充满人性的电视画面的剪辑和处理。不久前,在笔者城市的一座高楼上,记者拍到惊险一幕:一位女青年因感情问题、站在十几层的窗沿上要轻生,经过警方谈判专家的沟通帮助,在她稍稍被说服、神情犹豫之下被众人合力救下。记者拍的画面非常具有冲击力,但是,审片组在看了样片后,意见一致:马上将这一段删除,片子另做修改。原因非常简单,电视新闻调用的资料画面没有错,但这个当时想要轻生的女青年现在可能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这件事对她来讲是希望忘记的一件事,每一个当时冲击力巨大的画面都在撕裂的伤口,所以删除是坚决的。这就是电视新闻的人文关怀。除了这样的删节,有时电视特技处理、马赛克等的遮挡,或者拍摄时角度的注意,都暗含了记者、摄像对新闻当事人的尊重和爱护。此外,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更体现在新闻作品选取的视角上。近年来,农民工为讨工钱而跳楼的事件时有所闻,不少媒体都对这些新闻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在新闻报道中为农民工呐喊。此类报道,看似是对贫困群体给予人文关怀,实际上,报道本身及其背后起到的“积极作用”,令有些相同遭遇的农民工意识到“跳楼是维权的有效手段”,从而使跳楼事件树立了一个不良的典范,这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尽最大努力淡化跳楼事件本身,把关注的视角转向事件背后的社会诚信与民工维权、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等问题,这才是媒体所能体现的真正的人文关怀。

总之,隽永的思想总是来源并蕴藏于深层的人文关怀之中,以人为本,尊重百姓的个性、百姓的权利,真正做到“三贴近”,方能深入民心。要做好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意味着深切关怀老百姓的实际生存状态,去陶冶大众的情操,提倡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塑造大众的整体精神品格。所以,只有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老百姓的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自己的新闻责任,突破传统习惯思维,才能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做好民生新闻的人文关怀,真正打造出栏目品牌,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猜你喜欢

关怀民生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上海民生轮船有限公司船期表
人文社科
2016年我国民生发展重点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民生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