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阅读解题指导
2009-05-21邱茂华
【摘 要】在近几年的语文高考阅读试题中,出现了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查,本文结合具体高考考题实例,深入分析了该类题目的特点、命题角度、命题方式,并对解答这类题型的一般方法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科技文 阅读 解题方法 语文高考
一、文化特点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情况看,所选自然科学类文章一般有如下特点:
(1)强烈的时代性。选文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医药、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研究的最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至就是当年的文章。
(2)表达的客观性。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基本价值在于向人们传授新知识、传递新信息,介绍科学上的各种重大发现和发明,偏重于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陈述,较少情感成分。
(3)内容的专业性。首先表现为选文基本上一篇文章只介绍一种新知识,或一项新发现、新理论,内容不复杂;其次表现为词义、句意的“唯一”性,一个术语,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意思,不存在见仁见智的多解现象。
(4)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自然科学类文章用语明了、简洁、严谨,尤其是逻辑思维非常严密,名词前的限制性成分较多,需要考生作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二、考查内容
高考中经常考到的有以下四点(以《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情况为准):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考试大纲》把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前两条。在阅读时可以发现,有些词语和句子虽然从字面上都懂了,但往往不能理解其确切的含义。因此,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往往在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上设置考题。
如2005年江西卷第7题: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限于篇幅,本文举例时均列出其中的一两个选项)
A.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C.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这道题的答案依据,应该从该词语后面的材料中查找,可以查找到这样一些信息:太阳的高温使日冕层向外膨胀,使日冕层中等离子中的带电粒子高速向行星空间运动。再比较这几个选项,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为C项。
2.分析、筛选和归纳信息。辨析、筛选和归纳文章信息的能力在科技文阅读中至关重要,考生要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对文中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纳,这决定于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在这一方面设置的考点最多,每年都有。
如2005年全国I卷第5题: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画线句(“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讲的是中条山与中国文明起源的关系,而A项只写了中条山的山势。山势之和缓与否和中条山成为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没有直接关系。其它几项都出自第二自然段,而且都在画线句的后面,与之形成了论点与论证的关系,所以是正确的。
3.整合文章要点。有些科技文的内容比较复杂,阅读时往往需要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对某些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答案要在原文找”,但找到的“答案”有时往往不能直接作为现成的答案。具体来说,有时需把其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重组,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优化。有时则要把若干具体的点加以合并。科技类文章阅读考查中,这一类题难度一般较大。
如2005年全国I卷第6题: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把本题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对照、鉴别,会发现原文末段讲的是“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并没有说它是“必经之地”,因此,D项是错误的。C项的“群山环绕”、“比较封闭”、“肥田沃土”等信息,都能从原文中找到。
4.依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或辨析正误。理解词句、把握句子、辨析信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并能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迁移,即进行推断或辨析正误。这类题的范围往往涉及全篇,所以比较复杂,难度系数也较大。
如2005年江苏卷第8题: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小春虫”可能是通过位于消化道前端的口部和紧接其后的咽道来获取土壤中养料的。
D.“小春虫”的发现,表明真体腔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特征,这将为研究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原文第三段说“科学家还是辨别出了它内部的几个器官”,但没有说这些器官的功用。C项“获取土壤中养料”推断缺乏依据。
上述四点,归纳起来说,阅读科技文就是要把握文中所阐释的科学道理,又因为科技文的语言是相当严密的,所以阅读时要十分重视准确理解文章的语言。
三、命题角度
1.偏
(1)偏离题意,答非所问。这是选项中的回答与提问不相符。如2006年四川卷第6小题: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而B项所说“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是溴甲烷的一种特性,并非它的危害,所以不是“‘不光彩的一面”,这一选项属于犯了答非所问的错误。
(2)罗列现象,偏离本质。指选项偏离主要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只罗列了说明对象的表象、内容、事例或直观认识等。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的第7题:
对“过敏反应”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B、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差异和遗传带来的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超敏反应,如哮喘病。
C、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D、过敏反应是由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青霉素等过敏原诱发的超敏反应。
这道题就是运用“偏”的手法设计题目的。文章对“过敏反应”解释的内容是“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再从文章的第2段中对“超敏反应”的解释“超敏反应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可以推断出“过敏反应”的本质属性是“免疫反应”、“超敏反应”的一种,整合后得出C项的内容。而A项对“过敏反应”的属性定位错误,说是“输血反应”,偏离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只是罗列了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B项定位错误,说“过敏反应”是因为“个体差异”、“遗传”两个方面,这只是其中的两种形式,而不是全部,偏离了主要内容。D项仅是罗列了造成“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偏离了“过敏反应”。
(3)偏离原文、曲解题意。即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表达的意思。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要求选出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项。文中只强调灾难的严重,但并没强调人类对灾难已是“束手无策”,这就是曲解原意。
2.删
(1)删掉词语,改变原意。
如2006年四川卷第7题B项“《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而原文是“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该项遗漏了“平均”这一个不可缺少的词语,从而改变了原意,造成了该项的错误。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7题B项:“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而原文在这句前面还有“在物理学上”一词的范围限制。
(2)删掉某点,信息缺失(不全)。
选项似乎与原文一致,但对照题干和文章看,选项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有意漏掉了另一个方面。
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7题B项:“(气冰)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选项是照抄了原文第2段的一个句子,但阅读该段发现,“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其次是压力”,“第三是气源”,选项只是写了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漏掉了另外两个条件。
3.加
(1)添加信息,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例如2005年全国卷Ⅱ第5题对“植物睡眠”的理解中的A项:“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这个选项的错误在于“为适应外界环境”,原文中并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再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7题的A项:“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对此原文没有涉及,也属于无中生有。
如2006年辽宁卷第9小题B项“在共同进化中,动物使花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将导致无性繁殖逐渐消失”中的“导致无性繁殖逐渐消失”在原文中没有提及,缺乏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2)强加因果,信息出错。
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例如2005年湖北卷第8题的A项:“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其错误就在于强加因果,因为在材料第3段中谈到“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而“笛、陶钟和陶埙”并不是弦乐,所以它们不能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再如该卷第10题的C项:“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其错误也在于强加因果,因为从第4段最后一句看,中国发明十九年闰制比古巴比伦早了一个世纪,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而不能作为“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的原因。
4.换
偷换词语、悖离原意。
如2006年四川卷第5小题A项“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而原文是“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原文中是“许多有害生物”,A项却成了“各种有害生物”,显然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如2006年江苏卷第6小题的D项所说“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而原文是说“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可见,选项中把“精神情感”偷换成了“生活情感”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5.调
(1)调动语序,不符原意。把原文的语序调换,造成句意的变化。
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0题A项:“与网络计算相类似的电网是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的异构工作系统,它工作起来像单一系统那样协调。”原文上“网络计算类似于电网,而且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作者用类比的方法,深入浅出地解释“网络计算”,注意作比较的介词,作用是引出作比较的对象“电网”;但选项把表示比较的介词调换到句首,引出的比较对象是“网络计算机”,而不是“电网”,“电网”成了主要陈述对象。
(2)调动内容,张冠李戴。
这种设误点的选项常常把与甲有关的说成是与乙有关的,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如2006年四川卷第7小题A项“重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而原文是“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见“改善土壤结构”的不是“溴甲烷”,而是被溴甲烷杀灭的“有益的生物”,那么A项就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6.混
(1)混淆范围(局部与整体、单称与全称、特殊与一般)。
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0题A项:“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将造成先进工业化国家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文章第3段说“在电信领域,吉布提、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卡塔尔等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新技术,它们跨越了金属导线和信号模拟阶段,实现了电信网络数字化。而先进工业化国家仍的半数电话网络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原文只是从电信领域和某些国家举例,选项却以偏概全,混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有时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词语,或者缩小范围,设置陷阱;或者扩大范围,以偏概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关信息中“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等表范围的词语,防止曲解文意。
(2)混淆指代(陈述对象、主客体)
主要是指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如1999年高考全国卷第18题C项:“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只要弄清楚原文第2段“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的“此”所指代的内容,就能判断C项是错误的。因为“与此相反”的意思,即冬眠动物在低温条件下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反而提高,这也是必将导致心脏的舒张加强。因此说“保持”“原状不变”是不对的。
(3)混淆时间(现实与设想,已然与未然)
有时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已然”、“未然”混淆,或者“或然”、“必然”不分,造成以假当真。
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C项:“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这实际上就是‘朊毒体活动在发挥作用。”原文最后一段说“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科学家计划对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选项把“可能”的事情说成“已经”,即把未然说成了已然。
(4)混淆模态(或然与必然、一致与可能)
2005年江西卷第10题的A项:“强劲的太阳风一旦引发磁层亚暴,将导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失灵甚至陨灭。”这个选项的错误就在于“将导致”三字,原文只是说“可能”如此。
如2000年全国卷第20题D项“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原文说的是“要使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能够变为现实,需要采用简单一些的方法”。原文说还在实验阶段,需要采用一些方法使“应用能够变为现实”,选项却说“已经成为现实”。此项属把可能当事实。
如2002年全国卷第10题A项“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将被人类利用”。原文只是说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曾经带来好处将来却未必一定有好处,选项把可能的存在当作了必然的存在。模态是逻辑学上的一个概念,即属于表达上肯定与否定、相对与绝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设置选项时往往是在“一定”、“必须”、“就是”、“必然如此”、“还是”、“或许”、“大约”、“可能如些”等词上做文章。
(5)混淆关系(因果颠倒、必要与充要、肯定与否定)
因果颠倒。所谓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如1999年高考全国卷第18题B项:“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而与之相关的原文是:“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就收缩;当钙离子从心脏细胞中排出时,心脏就舒张。”两相对照,就可以发现选项恰恰是颠倒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条件出错。如2005年江西卷第8题的C项:“没有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场是不会变化的。”这里把充分条件说成了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地球磁场的变化,太阳风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太阳风只是地球磁场变化的充分条件。再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6题的A项:“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其逻辑推理有误,根据原文第2段最后一句判断,“缺乏讨论”不等于空白。
变相对为绝对。如2001年全国卷第20题C项“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原文是“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原文只是说神兽和马不能相混淆,并没有说神话里只有神兽而没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此项把相对条件绝对化了。
四、一般规律
1.整体阅读,认真思考。接触到一篇文章,阅读后要思考文章说明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有何前瞻性,具体内容上有什么个性特点,要关注每一段的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甲)《人体干细胞》,阅读后应该提取出下列信息:人体干细胞的定义,人体干细胞的研究价值,人体干细胞的作用等。
2.理清题干,定位寻找。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选项要符合题干,符合后再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找到相对应的语句,这就是定位。然后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
3.把握词句,比较区分。为什么说一定要找准原文,找到答案在原文中的相应位置?其目的就是为了与题目选项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做科技文阅读题,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据文本做题”,只的将选项中的内容一一与原文中的相关词句作比较,区分出二者在表达上的异同,才能发现敦是敦非。
4.结合角度,分析综合。在细心比较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合,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选项的表达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对概念、文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对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对结论的推断是否正确,对要点的归纳是否全面,……从而判断出是否有如前列举的各种错误。这样,对某一选项的正确与否就可以进行判断了。
★作者简介:邱茂华,湖北省利川四中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