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的前世今生
2009-05-14
2008年12月31日晚,三鹿集团及原董事长田文华等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历时14小时后宣告结束。田文华作最后陈述时落泪悔罪,当庭鞠躬向受三鹿伤害患儿及家属和全国人民道歉。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发展到品牌价值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三鹿用了整整50年时间。然而,从一个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三鹿,一直以质量取胜的企业最终却栽倒在质量问题上,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了三鹿在中国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地位,然而在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却成了赚取企业更大利益的途径,对产业链均衡发展的忽视,使得这样的利益共同体最终一损俱损。
三鹿集团的前身为奶农合作成立的乳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2月16日,当地18家养殖户共45名社员,在农业合作社大潮下,组织起来组成“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随后到1960年,合作社有了奶牛场、奶羊场,后几经更名,成为石家庄市最大的奶牛养殖场。在此时期,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农牧业生产,产品几乎都是鲜奶。1964年,奶牛场成功研制出“新石家庄”全脂甜奶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了部颁标准,填写了石家庄乳业空白。
1973年,通过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完整的喷粉生产线,使奶粉生产量翻了一番,企业也更名为“石家庄牛奶厂”。1980年该厂试制生产的强化麦乳精、颗粒麦乳精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 “三鹿”成为全国关注的品牌。1983年6月,原轻工部召开母乳化奶粉专业会议,牛奶厂努力争取,成为母乳化奶粉的试点企业之一,同年11月,试验取得成功,并生产出了合格产品,企业被列为原轻工部“母乳化奶粉”定点生产企业。母乳化奶粉后来很快成为三鹿的支柱产品,它的试制成功为三鹿事业發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逐步成熟,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完善,三鹿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在更名为“石家庄市乳业公司”后,为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奶源问题,1986年以石家庄乳业公司为龙头的横向经济联合组织“石家庄冀中乳业联合总公司”成立,并逐步迈出了“奶牛下乡,牛奶进城”的第一步,三鹿开创的“奶牛+农户”的饲养管理模式成为中国乳业的一场革命,也使三鹿的发展实现了飞跃。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结果也导致了双方对利益的过度追求。
在后来检查出有奶站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时候,一位奶农坦言他一直给三鹿交奶,可他发现三鹿个别加盟工厂对质量不高的原奶并不抵触,“不好的奶收购价格要低,这样他的利润就更高,个别加工厂对好奶压低价格,对自己亲属交售的掺假原奶开绿灯”。另据一位权威人士透露,三鹿有为数不少的奶站,掌握在与三鹿有密切关系的人手中。如此一来,奶农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会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其中的蛋白含量,而一些奶站也乐于以低价收购这些奶源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原本是为了实现双方共赢的模式却成了双方畸形追求利润的途径。
原本以质量取胜的三鹿最终因为质量问题而轰然倒塌,也造成了整个中国的奶制品信任危机。(刘 洁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