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遥远的记忆
2009-05-14高潮
高 潮
顾先生走了!噩耗传来,我正在课堂上,顿觉心慌意乱,手脚冰凉,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我与顾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今年的1月18日。那天,我们一行驱车去上海沪闵路南方城看望他老人家。听说我们要来,先生早早穿戴整齐,坐在客厅迎候。看得出来,那天,他十分开心。慰问、交谈、合影,……一切都在欢声笑语中进行。临行前,顾先生还让我把新近发表的文章发送到他的邮箱里。
回扬后,我立刻照办。不几日,就收到顾先生的贺卡,其中写道:“发来的照片和三篇文稿,均已收到。照片很好,不管是长沙发上的集体照,还是您和我二人在书房里的合影,都很好,很有纪念意义。看了您的文稿,颇多感慨,觉得您的路子走得对,种种虚名,不应该是您追求的目标,像这样高质量的文章,多发表几篇,才是您证明自己、奉献社会的高明之举。这次看到您红光满面,精神昂扬,十分高兴,希望牛年更牛。”顾先生卧病多日,还一如往常,慈父般地关心我,鼓励我,当时,我感动得几乎流下泪来。
说顾先生是“慈父般”的恩师,一点也不过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任教两个班语文,并兼班主任,负担较重,不料病倒。一天上午10时左右,我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顾先生、周老师来到我身旁,我竭力想坐起来,顾先生用他那温暖的双手轻轻按住我,“别动,躺着别动,眩晕会跌倒的。”说着,便从包里拿出一盒听装的“米老鼠”奶糖和其他一些精致的食品。我一愣,先生怎么知道我有眩晕症病史?在大学读书期间,我的确因眩晕从床铺上摔下来过。那时顾先生任教我们“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我们接触不多,只是一般的师生交往,偶尔在汶河路的书店里邂逅,也只是相互问候而已。走上教师岗位后,由于工作关系,顾先生常让我去师院中文系给校友们上中学语文示范课,做点讲座。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事,他却对我如此了解,如此关心。
事后,我才知道,自我分配到扬中教书后,顾老师就一直在关注我,他为中语界又多了一名新人而高兴。而那些食品是他早年的学生看望他时带来的。要知道,在那物品匮乏,不少商品尚需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年代,高档的奶糖和精致的食品不正是先生对我的一片浓浓情意吗?
“爱惜身体,来日方长。”顾先生和周老师再三关照。“四人帮”粉碎后,教育事业百废待兴,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任重道远,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顾先生关心如我一样的年轻教师,希望我们的语文教育后继有人,蓬勃兴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是当时很流行的一句话;“年轻人要压担子”,这是老扬中的传统。没有强健的体魄,是很难承担繁重的语文教学任务的。当年,因受政治迫害,加上积劳成疾,顾先生的身体受到过很多摧残。有了好身体,才能做好事,顾先生对此颇有感触。当时体弱多病的我,虽不解其中深意,但看到先生如此慈爱,不禁含泪连连点头。后来,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逐渐感到“力不从心”的遗憾,先生的“爱惜身体”一句,无论是于国于家,于人于己,其份量何其重也,这是长者的肺腑之言,眷眷之心啊。
顾先生一生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他平易近人,执著勤奋,节俭廉洁,可堪文章宗师,道德楷模。我们这帮中青年教师,无一不得到他的关心培养,无一不是在他的影响下一步步走上语文人生之路的。我每次拜访顾先生,他无论在做什么,总是立即停下来,乐呵呵地接待我。为我点评课例,修改文稿,指点人生;要我明确目标,坚定信念,一辈子乐意从事语文教育。顾先生言传身教,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学着他的样子,遵循他的教导,我努力精心上好每一堂课,及时总结教学心得,节假日闭门简出,把自己反锁在家中,撰写文稿,每有文章发表,或受到表彰,哪怕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顾先生总为我感到高兴,感到自豪,他常常打来电话说:“我又在报刊上看到你的东西了。”“不过,要注意身体哟!”还是那句让人感激的话。前些年,我患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治疗,患眼疾进行手术,他和周老师关切地问这问那。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着我,我真遗憾在顾老师弥留之际没能在他老人家身边多陪陪他。
新年即将到来的小年夜,我手捧顾先生的贺卡,读着顾先生的来信,可以想见他的情意是多么的深切啊!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这万家团圆、天寒地冻的夜晚,还能想到我,写下这情真意切的话语,使我感慨万分。我是“老三届”,下过乡,吃过糠,在农村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艰难困苦没让我流过一滴眼泪。3月11日下午,在上海闸北殡仪馆告别仪式上,再次看到先生清瘦的面容,想到从此先生与我们阴阳两隔,再也不能聆听到先生的教诲了,再也得不到先生的温馨关照了,泪水止不住地簌簌往下淌……
顾先生,您走了。不,您是到天堂讲课去了!学生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终生选择“树人”,永远传承绵延“半塘”的火种,为您在天堂讲课提供更多更新的素材。
顾先生,放心吧!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