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实用处方6例分析
2009-05-13何艳
何 艳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诊断要点本病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起病急、全身散在出血点或瘀斑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治疗,以防止病情急剧恶化,演变为暴发型流脑。
以体重60 kg成人为例。
经上述处理后及时送入医院治疗。
说明脑膜炎双球菌近来对磺胺嘧啶逐渐出现耐药,但对青霉素及氯霉素尚敏感,而两药透入血脑屏障浓度较高,有利于颅内炎症的控制,普通型流脑疗程7~10天。流脑患者多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必须即时纠正。
用氢化可的松静注改善机体应激反应,有助于防止休克,改善循环,并起到解毒作用,改善中毒症状。
颅内压高而脑膜刺激征阳性患者可加用脱水剂20%甘露醇250 m1,静滴(快速),1次/6小时,一般用2天即可。
脊髓灰质炎
诊断要点夏秋季节,本地区有流行,且有接触史的患儿有发热、多汗、烦躁不安、嗜睡、头痛、颈背肢体疼痛、感觉过敏,应考虑本病。当分布不规则的弛缓性瘫痪出现时,诊断基本成立。
处方
地巴唑O.1~0.2 mg/(kg·日)1次/日×lO天
加兰他敏0.05-0.1 mg/(kg·日)肌注1次/日×30天
③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按摩、针灸
说明在急性期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注射。对发热较高、病情进展迅速者,可采用丙种球蛋白肌注,3~6 ml/日×3天。
严重病例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疗程3~5天。
登革热
诊断要点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极度疲乏无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
说明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因患者有明显出血倾向,应避免酒精擦浴或解热镇痛药退热。
对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泼尼松5 mg,3次/日。
伴休克病人应快速输液扩充血容量,可适当输血浆和代血浆。
脑型病例及时用20%甘露醇250~500 ml快速静滴。
黄热病
诊断要点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临床以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和蛋白尿等为特征。
说明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高热者予物理降温为主;伴剧烈头痛可用小剂量解热镇痛剂,但忌用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伴明显心肌损害者可适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上氧;有继发感染者给予合适的抗生素;有其他并发症者均应对症治疗。
莱姆病
诊断要点莱姆病是由蜱传包柔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心脏、神经和关节等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具有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等特点。
说明高热伴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适当给予激素治疗:伴皮损部位疼痛者可适当给予解热镇痛药。注意补充所需液体。
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痉咳),以及痉挛性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多发生于儿童,病程可达2~3个月。以体重20kg儿童为例。
说明卡他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减轻或阻止痉咳。首选为红霉素,每日30~50 mg/kg。复方磺胺甲口恶唑亦可选用(每日TMP 8 mg/kg及SMZ 40 mg/kg)。疗程14~21天。
重症幼婴可应用泼尼松每日1~2 mg/kg,可以减轻症状,疗程3~5日。亦可应用高价免疫球蛋白,有报道应用含百日咳外毒素和丝状血凝素抗体的高价免疫球蛋白,能减轻痉咳次数和缩短痉咳期。
痉咳剧烈者可给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肺不张并发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单纯肺不张可采取体位引流,必要时用纤维支气管镜排除堵塞的分泌物。百日咳脑病发生惊厥时可应用苯巴比妥钠每次5 mg/kg肌注或地西泮每次0.1~0.3 mg/kg静脉注射。出现脑水肿时静脉注射甘露醇每次1~2 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