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例析

2009-05-11胡爱斐

关键词:课文语言活动

胡爱斐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大多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对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几个环节设计也往往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其环节设计的程序大体如此:1.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2.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3. 确定话题,合作探究;4. 说演结合,提高兴致;5. 拓展延伸,重新训练。

在五个程序的设计与实施中,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教学过程中,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始终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很多课听下来以后,给人的强烈感觉是虎头虎脑、马尾蜂腰,尤其是不少教师在“合作探索”的名目下让学生讨论问题,据此设计和进行的教学活动就不大可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学生自身的有利条件进行教学,其效果往往是不同的活动之间衔接性少,活动显得支离破碎。因而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但对文本却是走马观花,所得甚少。

新课程标准以任务为教学策略基础(task-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approach),强调从运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为了完成一项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最终完成这项任务,使学生为了运用而学习,学了就用,学了就能用,从而直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以实现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真实地使用语言(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Real Outcome),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容,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如此方能改变目前对文本语言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式的弊端。

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求从教学内容的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教学设计的特点有三个:第一,在课文理解方面有吸引学生进行整体品读的吸引力;第二,在教学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教学板块的支撑力;第三,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用“任务设计”来形成课堂教学步骤的课往往表现出一种线索之美,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表现出妙在任务设计的新颖创意。任务设计要深,要有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要奋力搅动学生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任务问题设计呢?

一、阅读前活动的任务教学设计

依据教学界的普遍经验,本文将阅读教学的程序分三个步骤,即阅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ies)、阅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activities)和阅读后活动(post-reading activities)。现以此为线索展开探讨。在阅读前活动中,教师运用提问、讨论、图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把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入阅读文章话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充分做好阅读准备,熟悉阅读任务。牛津教材:Body-language。为呈现阅读任务,可做如下设计活动,即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生活(personal experience and involvement),以求得到学生的最大参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组无声的人物图像,图像上的两人表情各异:一人端坐桌前, 面带微笑,目视前方;另一人无精打采,手托腮帮,目光低垂。让学生讨论:从这些神态和表情中,能得出哪些信息?学生的兴趣被任务激起,他们会根据已有的间接知识和直接经验,纷纷发表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结论不一,想证实自己的判断正确,于是激起了阅读文章的强烈欲望。这时教师顺水推舟,引入课文的主题:无声的语言——体态语言(Body-language)。出示如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阅读:

1. Whats body language?

2. Why did the writer write the article?

3.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article?

4. Can you give us someone forms of body

language?

设计这几个问题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学会整体阅读,培养学生全面把握语篇的能力,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自上而下”(top-down)的反层级说。即首先呈现整体任务所需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种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引导学生从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文章的语义图像、背景及作者的意图,然后再逐步掌握文章的基本构成如段落、句子、单词等。以上设计即遵循这一进程。像Body-language这样的课文内容,学生的知识相对丰富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其中的信息。

我们要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确立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让学生共同参与决定自己进行哪些活动,应达到什么要求。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并完成一定任务的机会。而有的课文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图式相去甚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阅读前活动任务的设计需要更加周密。既然背景知识如此重要,根据任务教学模式,教师还要在阅读前的活动中采用激活背景知识的另一种重要手段——教会学生预测(guess)。如阅读材料Chinas first spaceman-Yang Liwei在阅读前,我设计如下问题:

Was Yang Liwei a good student or a naughty student? Why?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每组总结出答案及相应的理由,这就是给学生提供hints,教他们学会预测,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为阅读教学的第二步骤打下坚实的基础。除采用提问的方式外,也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教学生预测。高中教材每课都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对课文的内容有所提示,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呈现插图,让学生推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就是创造真实的语言活动情境,激励学生参与、共同来“做事情、交流、说英语”。上述阅读前活动的种种任务设计,都为阅读的中心活动——阅读中的任务作铺垫。

二、阅读中活动的任务教学设计

在阅读中,教师提出若干阅读任务,对阅读中出现的语言重难点进行讲解,并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发现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并予纠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阅读中的活动通常分速读和精读两个环节。

(一)速读

速读主要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对文章的整体组织结构得出初步印象。速读的方法可由文章的体裁而定,并进行相应的任务设计,在该环节中,教师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以提高阅读效率。

在学生速读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带着这样几个问题进行速读,如

Yang Liwei——Chinas first spaceman

Q1: Can you tell me who he is?

Q2: What do you know about him?

Q3: How does Yang Liweis trip in the universe?

这期间,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因为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think-timeandwait-time)。因为学生需要思考一下教师给予的问题,至少应该使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方法来思考组织一下话题。这样,学生在进行活动时会积极主动得多。在此基础上,便可顺利进行下一个环节——精读。

(二)精读

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大意和基本结构后,仔细阅读文章,了解更多更具体更深层的信息和更复杂的语言知识。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协助学生突破这篇课文的语言点,rocket/capsule/pilot/fighter/astronaut/head for/make up ones mind/be proud of/cant help doing/etc.教师先提示学习这些语言点的目的、用途,然后限定时间,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上下文,集体讨论这些单词与词组的含义,并用英文进行释义。小组成员积极思考,互相提醒,不断补充和修正,最后,每组拿出各自的解释结果。当我们第一次表达一个词汇时,我们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内容上;当我们再次表达同一词汇时,会力求达到流利。因此,给学生创造重复表达的机会就显得很重要,为了使每次练习都体现信息差的原则(information and opinion gaps),接下来,以此类推,使学生由反复的开口走向流利的发言,为把握文本的重点扫清障碍。

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之后,能根据提示把握文章的具体细节,进而掌握文章的主体部分。

(1)Ourfirstspaceman, YangLiweistayedin space for about__________.

A.3 days B. On Oct. 15

C. 20 hours D. 15 minutes

(2)Oct. 15 , 2003 was an important day because__________.

A. China has sent up a satellite into space

B. Yang Liwei could step on the moon on that day.

C. ShenZhou 5, our first manned-spacecraft has been launched

D. It is the first time for China to send a person into space

(3)Which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Satellites and rockets

B. Yang Liweis Traveling

C. A great moment

D. Reaching for the sky

这几个题目都涉及本课的细节问题,能引导学生更细致,更深入地了解文章内容。教师应在任务型学习中角色给予确立,给演讲者中的listener一个sub-task,即让听话者的边听边做笔记。这种任务意识使他或她不得不向说话者提出问题来澄清自己所听到的信息。这样听话者就成了listener ,speaker and writer的三位一体。这时听和说的双方都显得积极、主动。

三、阅读后活动的教学设计

任务型教学模式提倡将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现实中和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分析并利用

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获取新知识并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因此,在阅读后教学设计活动中,设计的任务应具有开放性,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任务中亲自动手,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培养分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如Yang Liwei——Chinas first spaceman一文的阅读后任务可这样设计:

Yang Liwei will come to our school, if he comes to our class, what kinds of questions will you ask him?

1. Why did you want to be an astronaut?

2. What do you think is important to be an astronaut?

3. Did you work hard at school?

教师的角色也应明确,在TBL-oriented活动中,教师已经从传授知识的课堂中心角色转变为一个活动组织者、观察鼓励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其实好的结果会给学生以有力的激励。程晓棠认为:任务型学习活动的结果应使学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活动的结果应具有观赏性和持久性。因此,把结果落实到书面形式是必要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阅读教学任务设计的思路,出现在课堂上的是“预设”,引导课堂活动的是“生成”。在教学过程中都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任务教学不仅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且从更广泛的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课文语言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