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国防部”设智库推两岸军事互信

2009-05-09

凤凰周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国防部智库军方

台湾“国防部”正规划设立智库,作为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初期接触的白手套,初步选址在台北市木栅政大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内,目前因为行政院希望采取行政法人方式设立,与原先采取财团法人方式有所出入,“国防部”正重新研拟方案。

“国防部”多年来一直主张设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颇获美方认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多次建议邀访两岸军方人员,在夏威夷会谈。民进党执政期间,两岸关系紧张,即使台湾愿意,大陆对岸也不愿意展开接触。除情报单位受到管制外,许多军方退役人员多年来曾走访大陆,了解大陆政经情势,也与大陆对台系统多所接触,但对大陆解放军仍少接触。两岸军方正式与非正式互动,仍极为罕见。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去年提出的“胡六点”中,触及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正巧台湾军方规划设立智库,作为未来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白手套。目前由陆委会副主委出身的“国防部”副部长张良任督导这方面业务。“国防部”成立智库,许多蓝绿学者都想抢着进,因为这些学者都认为未来有机会可以当官。

(台湾《联合晚报》,3月8日)

台湾“国防部长”陈肇敏说,“国防部”成立智库是希望成为与国外交流平台,与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没有绝对关系。媒体询问,“国防部”未来若成立智库,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否有将领可能透过智库职务前往中国大陆参访?陈肇敏说,“国防部”将成立智库与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没有绝对关系。就像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也有自己的智库,“国防部”主要希望建立国内与国外交流平台。(台湾《自由时报》,3月9日)

针对台湾“国防部”日前提出要和北京建立联合军事智库一事,中国全国台联会长,全国人大台湾团代表梁国扬9日回应表示,时机成熟时,此类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梁国扬说:“现在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时机成熟时此类问题都是可以讨论的。”他表示,对于此事北京当局的态度非常明确,2008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谈到这个问题。

(《世界日报》,3月10日)

大陆造航母信号频密

中国为最终建造航空母舰所发出的信号,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似乎有更频密的迹象,其中不排除与近来南中国海的主权纠纷有关。《中国日报》引述全国人大代表,海军副参谋长张德顺少将的话说:“就算海军最终拥有航空母舰,我们的国防战略将仍然纯粹是防御性的。”这是该报在“两会”期间采用海军将领就建造航母的最新发言。

主要服务在华外国读者以及海外中国观察者的《中国日报》,持续发布军方关于建造航母的言论,似乎在向外界预告,中国海军将很快告别没有航母的时代。张德顺表示,对于一个拥有漫长海岸线的大国而言,航空母舰“在战略上是最普通不过的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月7日也就保卫南海权益。发展并自主建造航母等议题,专访多名来自海军的人大代表。“在海军代表的谈论电大家的共识是,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不是一个海洋强国。为了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命,中国的海军建设必须继续迈步前进。而这其中就有一个话题。也就是中国的航母建造问题。”

即将出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的外交部前发言人刘建超,在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针对中菲黄岩岛主权纠纷时说:“我们会继续跟菲律宾方面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争取这个问题的解决。”但是全国人大代表,南海舰队政委黄嘉祥海军中将则对该报表示,要提升军事斗争准备的水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确保南海安全。黄嘉祥还对香港媒体说,中国非常需要有自己的航母,而建造航母的好消息“不会很久”。

针对中国建造航母的消息,在河内访问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威拉德海军上将评论说:“我们对此感兴趣,但不担心。”他表示,发展航母舰队需要大量的资源,时间与决心,“远比(中国)他们想象的要艰难”。

(《联合早报》,3月10日)

编辑 萧方 美编 青年

大陆网络上流传的中国航母猜想图。

猜你喜欢

国防部智库军方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国防部来了新发言人
“人民面前无小事,知错立改点个赞”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巴军方空袭塔利班据点
中国知名官方智库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