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发现古诗文的经典之美
2009-05-07邬芳
邬 芳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教学状况一直值得担忧。学生感到古诗文的学习难度太大,又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不愿学,而教师往往像教外语一样来教学生,逐字逐句进行串讲和翻译,教学过程单调而枯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更加拉大了学生与古诗文的心理距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古诗文的学习提出了这些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的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要求看懂文章内容,还应该有所得,并能进行恰当的评价。在现状和要求差距巨大的教学事实面前,古诗文的教学如何才能达到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呢?
一、教师转变观念,组织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方法,能在教学改革中如此迅速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得益于它是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自觉培养实践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同时,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可预想的情况会更多。如果教师对每个知识点都作面面俱到的分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从词义的角度来看,古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变化并不是非常大。即便是词义变化了,也常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如让学生多诵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且这样还能顺带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曾翻译过《资本论》的著名经济学家王亚楠就把每天记诵古诗文当做很好的思维体操。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习的组织者、引路人,其任务主要是启发和引导;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动脑动手,培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原有知识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拥有自己的见解主张。个性化的阅读也就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的学生从烛之武身上看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的则看到他高超的论辩技巧,也有的从三位国君身上看出他们各自的长处,如郑伯的勇于认错,秦伯的善于纳谏,晋文公的当机立断。虽然学生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全面和准确,但如果这些见解主张无法呈现出来或是经常被否定,必然会打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造合适的展示平台,让他们互相交流,通过思维火花的撞击,在探讨中得到启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能乐于重新探究,从而体验到自主思维的快乐。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增强了,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习的潜能。
二、学生提高认识,了解古诗文的价值
(一)联系现实,感悟人生的真谛
古诗文中能经过历史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部分,必有其出众之处,大多继承了“诗言志”的传统,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精品,它们的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很多时候能对人生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积累,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讲到烛之武抛开个人的恩怨为国出力的爱国精神,就可引导学生探究烛之武能这样做的原因,或是现代人遇上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等,以此形成比较研究,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辨别“个人”与“大家”的关系。荀子的《劝学》,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还要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态度,掌握恰当的方法。这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学习这些内容时,尽可能引导学生探究令人振奋的闪光点,让学生产生想要看懂文章的欲望。这种自发产生的动机十分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仔细研究,学会生活的技能
优秀的古诗文凝聚着古人的聪明才智,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实用的生活技巧,像人际交往的艺术。如《鸿门宴》中的刘邦本是命在旦夕,却能说动项羽阵营中的项伯来帮他脱离险境,而鸿门宴上张良与范增的斗智、项庄与樊哙的斗勇,都能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用心体会,产生情感的共鸣
古诗文之所以能千古流传,还因为诗文中的思想感情与现代人有着相通之处,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古人之心”,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李密在《陈情表》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祖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之深,也看到了祖母命在旦夕间的情景。全文字里行间无不饱含深情,祖孙两人相依为命的动人场景,又怎能不令读者感同身受呢?
当学生对困难产生畏惧时,不妨劝其读一读王勃的《滕王阁序》,感受他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洁品质;当学生对现实产生疑虑时,可向其推荐苏子的《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使其从苏子超然物外的旷达心怀中得到感悟。所以笔者认为,读古诗文不仅可以让学生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染,而且能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净化灵魂。
三、探究语言,实践中掌握学法
了解了古诗文的学习价值,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有所提升。这时,可进一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立探究的专题,强调注重基础,立题的面要小一些。也可以指定范围,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
比如,有不少学生觉得古诗文难学是因为古文用语较难理解。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特别强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无论是在最早的《尚书》还是近代王国维的《文学小语》中,这都被视为最高境界。不少古诗文用字简洁,跳跃空间大,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的段落,都需要悉心领会,才能知其妙处。如辛弃疾的《西江月》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来描绘乡村骤雨的前奏。其实“七八个”与“两三点”都不可能是谁清点后的确数,但这貌似不经心的几个数量词,却把骤雨前星辰寥落、雨点稀疏的氛围充分地营造起来,让人似乎也身置其间;古诗文中也有一些出于避讳、避免粗俗等原因而另用它词的。如皇帝死了,不直言“死”而说“崩”;“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这里的“更衣”并非指更换衣服,而是指上厕所。还有一些是外交辞令,如“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是”,句中的“会猎”实际上就含有吓唬的意义,言下之意要率领八十万大军来攻打吴地;再比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是运用了互文的手法,如果只从文字表面去理解就会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接受了两次命令。这些经典的古诗文的语言,无一不经过精心的锤炼。
古诗文中的抒情常用到侧面烘托的手法。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描写的“满地黄花堆积”,指的是菊花盛开,而不是残英满地。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是菊堆满地,却也不想去摘它赏它,可是人不摘花,花也自谢,等到花谢时,想摘也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词人无心摘花的苦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这里的意味就比唐人杜秋娘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得多了。
因此种种,笔者认为在学生自主探究时,应该先引导他们探究古诗文语言的丰富意蕴。笔者的学生就曾经围绕语言这一角度确立了不少专题,如:“人物语言与性格的关系”“古诗文语言的言外之境”“从《烛之武退秦师》看《左传》的人物语言特色”“值得‘咀嚼的古诗文语言”“透过‘眼睛(文眼)看作者的情感”等。小组成员分工围绕本组的专题去查阅资料,教师也应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料索引,还要指导学生在收集大量资料后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得出有规律性的结论,并形成学习报告。最后安排时间,组织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自主探究学习,不仅能逐步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化底蕴,还能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 更能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欣赏品味。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方法,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使古诗文世界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他们一生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