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实验教材进行体验式教学的尝试

2009-05-07钟晓华

关键词:安妮导语青春

钟晓华

我们目前采用的教材是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苏教版),它的编排试图打破老教材长期以来的以文体特征为语文知识支撑点的结构体例,而代之以立足于学生思维力的多元发展,立足于对学生进行人生意义、道德取舍、个人修养的人文精神熏陶。在使用实验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尝试和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立足于导,创设情境,激发“初我”

(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语文终究是语言的艺术,所以教师在更多的时候也会选择语言作为导入的主要形式,也就是常说的“导语”。导语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在编排上就非常注重导语的设置,它的每个专题一般由导语和2~3个板块组成。导语对专题内容作扼要介绍,教师可以借助导语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披文入情,把间接文字符号转化为真切的情感体验,与作家和学习伙伴进行心灵沟通。

如“向青春举杯”专题的导语是这样的:“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六七岁的青年,走在人生的路途上,应该珍爱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的生活,编织斑斓的梦想,实现精神成长。青春孕育着所有的希望。来吧,让我们向青春举杯!吟诵青春,要用恰当的声音形式传达,呈现你所感受的诗情诗韵;思考青春的话题,则应结合自我体验,在积极探讨、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倾听与表达。”此段文字的前半部分,编者用诗化的语言,用字里行间流露的昂扬青春朝气,向刚进入高中、对青春充满憧憬的少男少女发出召唤,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创设了情感体验的情境。导语的后半部分,则是对学生体验提出了内容和要求,强调了体验的有效性。

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具有指向、定调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像那个优秀的演奏者一般,“未成曲调先有情”,精心设计形式多样、言之有味的导语,把学生引入文学的殿堂,尽情享受文学的美妙。

(二)运用多媒体导入情境

语文教学的材料不应局限于纸质的文本,摄影、绘画、音乐等艺术样式,以及大自然中的大地、海洋、天空,耳之所闻,目之所接,一切能够触动心灵的东西,都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也日益显著。多媒体能增进理解,唤起兴趣,强化记忆,加速学习者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多感官参与,使体验过程趋于完整。

如“和平的祈祷”专题的教学,可以用多媒体向同学推荐有关“战争与和平”的图片;《荷塘月色》等散文名篇的教学可以用悠扬的音乐伴奏配以同学朗诵,或播放名家配乐朗诵;教学《边城》时可以播放湘西的风景片段,了解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为理解小说人物做好准备,也可以在课后播放《边城》电影,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当然,我们必须强调多媒体的教学辅助功能,而不仅是播放课件的工具,要把多媒体的运用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体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着眼于悟,探索文本,发现“自我”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特别重视选文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自主地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受,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积极参与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是主体。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文本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思考、感悟的探索状态,让他们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从而进一步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发展学生的体验能力。

(一)初悟——文本研习

“文本研习”是指教师提供经典的阅读文本,创设阅读对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它侧重于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

实验教材“珍爱生命”专题选入了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长春藤》和海伦·凯勒的著名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而激发其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但是由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的差距,完成阅读目标的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教师可以设计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

(二)再悟——文本迁移

“文本迁移”着力于“问题探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并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

如“和平的祈祷”专题有这样的问题设计:读了安妮的日记,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请给文前安妮的照片配一段说明文字。如果安妮有安息之地,你将怎样为她写墓志铭?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试着为安妮写墓志铭,学生撰写的墓志铭有:

1. 这里长眠着14岁的犹太少女——安妮,她用一部日记不停地扣问着战争与死亡,让全世界为之哭泣。

2. 请轻轻地,放慢你的脚步,别吵醒了正在梦中的安妮。安睡吧,安妮,你枕边这本沉甸甸的日记,让你和你的朋友吉蒂,结识了全世界无数的知己。祈愿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都不再担惊受怕!

3. 人最需要的是勇气和幸福——安妮

4. 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

学生在撰写的过程中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探究,特别是后两则,运用原文句子,有很强的文本意识。

三、着重于扩,自主体验,找到“真我”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专门有“活动体验”这一板块。“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的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并结合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以达到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语文素养的目的。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创设的虚拟情境应力求逼近真实,在引导学生体验时,要尽量使学生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都感到自己处于真实的生活空间,而不是在一种被安排好的系列活动之中,进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

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是“设计未来”活动板块中的一篇文章。我在教学中以文本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尽量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月是故乡明”专题的课后“积累与运用”板块中,我提出了开放性体验要求,建议学生分成小组,走访,参观,收集材料,并写成报告和同学交流。

活动体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时要遵循以下原则:“新”——内容常更新,形式常刷新;“活”——要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爱好;“妙”——能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启智于趣;“实”——要人人参与,不搞花架子。

四、着力于评,享受过程,体现“多我”

(一)关注过程,肯定多元体验

由于学习的生活经验和关注点不同,学生对语言材料的体验也不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和世界,让学生都获得学习体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不应过于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要尽量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这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动态效果和理想境界。当然,对多元体验的认可并不等同于对错误的包容,对一些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或完全背离课文主旨的“体验”,教师还是要及时予以指正,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关注对话,多方位评价

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结论性评价,而体验式教学可以让评价方式呈现多样化,它让学生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自身对话的过程中得到来自全方位的评价,甚至在与家庭、社会的对话中也能得到自我价值的认可。在学习《十八岁和其他》时,可以布置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此文并分别写下读后感交流。这样通过沟通体验,学生完成了他评、自评的过程,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机械的操作。动态的、多方位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不自觉体验中完成了情感和思想的升华。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开阔的教学空间,教师应该努力在体验式教学中寻找激活学生思维的突破口,发掘教材中创新思维的宝藏,以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安妮导语青春
导语
好久不见的自己
阳光
Who Has Seen the Wind?
每次只做一件事
本期专栏导语
这样单纯的我,才是最好的自己
导语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