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高考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
2009-05-06马思远
马思远
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不断升温,学习声乐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学教师面对的绝大多数是没有基础的初学者,而且往往人数众多。如何在短短的一到两年时间里,使学生的整体水平迅速提高,并被高校录取,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现在谈谈自己多年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 循序渐进
声乐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必须在基础阶段进行量的积累,只有基本功扎实稳定了,才有可能逐渐进步。
1. 声音训练
教师在选材时,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发声器官、音色、音质、音域等条件,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训练计划。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讲话时声音自然、悦耳,但是唱歌时却干瘪空洞、毫无色彩,尤其以女声最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真正了解声音的形象所造成的。这时我们可以采用“高调朗诵”的办法,即选取一些歌词如《长江之歌》《大海啊,故乡》,逐字地提高语调反复练习。由于是“朗诵”练习,学生便会忘记歌唱时紧张的呼吸、僵硬的吐词,很快地就会逐步形成正确的咬字吐词,为良好的歌唱作好准备。
2. 高音的拓展
对初学者来说,高音的获得是比较困难的事。有的学生在训练中往往会急于求成,不切实际地过早、过多地练习高音拓展音域,甚至有的学生认为高音要“敢”唱,于是不顾原则、方法一味猛练,这样不仅没有练好高音反而会产生新的毛病,甚至嗓音嘶哑影响正常的学习。高音的拓展,一定要有自然圆润的中低声区的支持,但是那种认为只要练好了中低声区就能唱好高音的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男高音只要d2、e2 、f2这几个音能够做到圆润并逐渐地加上头腔共鸣、混入假声,上高音就变得比较容易。但是,女高音的情况却复杂一些,主要存在真、假声脱节,即中低声区是饱满的真声(自然声),而高音要么变成喊叫,要么立刻变得非常弱小、暗淡无光。教学中,我针对女声都有很好的假声的特点,改变从中低声区向上爬的教学习惯,采取从高声区下行的办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在“打哈欠”的状态下,用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赞叹),用向远处喊人的深呼吸支撑,发出最高音“啊”,一般的学生都会发出a2以上的音高。当然,一开始会弱一些,但是不用担心,就用这种状态半个音、半个音地依次下行就会发现,原本脱节的两个声部的音色变得比较统一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高音就会变得饱满有力,音域自然也得到了拓展。
3. 作品的选择
声音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作品的演唱,但是,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总是爱唱大的作品,他们认为大的作品才够水平,考试才能得高分。不幸的是一些教师也在纵容学生的这种倾向,结果,由于力不从心,演唱时声嘶力竭、支离破碎、毫无乐感,当然考试的结果就在意料之中了。作品的选择应当力所能及、从容驾驭,这样在演唱时才能从容地表达乐曲的情感,使演唱的技巧技法不断走向成熟。
二、 向生活学习
声乐学习中,由于声音形象、歌唱状态看不见摸不着,致使学生在离开老师后,练习时无从下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思考,把抽象的理论变为触手可及的生活,以期尽快提高歌唱水平和表现能力。
1. 呼吸
声乐学习并不是孤立于生活之外的,当学生找不到歌唱呼吸的感觉时,可以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搬重物”。搬重物,是生活中常遇到的自然现象,搬重物的准备是——吸气,这种吸气正是最有利于歌唱的;而当用力搬起重物时也正是歌唱呼吸保持的状态,这时我们可以体会到腰围的一圈是饱满有力的。当学生亲自体会之后,再讲述呼吸的要领,就有了具体可感的形象,也就更容易理解了。
2. 口腔打开
很多学生在歌唱时吐字不清或者声音共鸣运用得不够合理,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口腔的打开不正确所造成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啃苹果”,大家在吃一个大苹果时一定是露出上门牙、张大嘴的。然后,再跟学生讲口型和咬字吐词的要领,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生活中可借鉴的体验很多,只要我们积极发现、善于借鉴,相信一定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良好的心理素质
声乐学习,最终是要登台演唱的,而歌唱表演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现场直播”的难度。教学中,我们常发现,一些学生课堂上演唱的挺好,但是只要上台就大打折扣,考试时发挥失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其喜欢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的技术技巧;减轻心理压力,不要太在意他人的评说。然后,多增加舞台锻炼:唱给同学、朋友、老师听,人数由少变多、范围由小变大,逐步克服紧张、恐惧心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声乐学习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不可复制性的特点,所以,每个学习者都要用心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当声音、技巧不再成为束缚心灵的绳索时,才能把精力用于作品情绪情感的表现,才能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
(新沂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