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学生就业现状看高校实践能力培养

2009-05-04刘甜甜赵新勇

中国集体经济 2009年1期
关键词:实践能力就业大学生

刘甜甜 赵新勇 张 博

摘要: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越采越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很难适应岗位需求,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当务之急。文章探讨了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能力;就业

一、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数量剧增成为不争的事实,2009年又将有611万毕业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毕业生供给的增加为用人单位在选择员工时提供了充分的挑选余地,相应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重学历转为更重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个体合理运用自身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言之即学以致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招聘会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随着劳动力市场人才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代大学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不强、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很难适应岗位需求,一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工作经验主动提出零工资就业,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当务之急。

从现实意义上看,当前就业市场和人才需求标准已发生变化,知识复合型、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为用人单位节约资本,提高效率,创造丰厚收益。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业走向就业顺利过渡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力大,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毕业生就业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根本利益。如果学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毕业生和家长们会对政府产生抱怨,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使大学生上手快,尽早适应本职工作,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他们提高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这样大学生才有资本去面对任何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二、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

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作为突破口,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加大学生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实践教学,使教育工作贴近实际

在现阶段以市场为主导的就业机制下,为了使学校教育工作更加贴近市场、贴近实际,高校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更加注重实践环节。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和实践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注意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二是要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现有的高校师资队伍的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也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既能讲授基础理论,又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师数量还显得不足,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及时吸纳新的科研成果,提高创新能力和自身实践能力;三是要和科研结合起来,让学生尽早参加科学研究,培养学生实践思维、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四是要更新实践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一些创新性研究和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做一些相关的策划和研究,并撰写文字,形成完整的研究过程;五是要拓展校外教育资源,如聘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家作为实践课的兼职指导教师,补充实践教学的不足,也可以建立高校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根据学科专业要求和本校实际情况聘请外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做到教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重视毕业设计,做到动脑和动手结合

大学生的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也是大学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要认真思考,要动手操作,不仅要将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要对原有知识进行突破和提高,把分散的知识点集中起来解决某一个实际问题,有效地锻炼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大学生可以充分认识自己的缺点不足,在毕业前可以不断改进完善;毕业设计的过程就是与别人进行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协作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协作精神。重视毕业设计,做到动脑和动手结合,锻炼学生学习实践、沟通协作能力,对于推进就业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强化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不仅了解社会、了解民生,同时对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推动促进作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很多对社会的看法简单化、片面化、理想化,大学生借助社会实践平台,通过各种切身感受和体验,了解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分析状况,评判自我,找到与自己知识水平、性格特征、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最佳职业结合点。不少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去向很是迷茫,在这方面,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每年都会针对专业特色安排学生到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等地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生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行业的了解,并且通过组织安排、协调管理、处理应急突发事件,各司其职,经受磨练,提高了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多彩的社会实践有利于加快大学生社会化步伐,在与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交往的过程中,大学生增强了获得个人社会角色的能力,为今后的求职奠定良好基础。

(四)重视顶岗实践,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增加就业机会

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鼓励学生提前开始用人单位的“试用期”。在毕业前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有意识地把学生组织到用人单位,边接受用人单位的考察,边定岗实习,边完成毕业设计,这样在实习过程中,毕业生一方面仍是在校学生,实习是他们必须完成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又是用人单位的一名准职工,各方面都要以正式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到企业实习或兼职后,不仅耳濡目染了企业文化,也了解了一些行业知识,回到学校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正式就业时,就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鼓励学生到专业相关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解决了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更加了解企业,了解自己,重新定位。实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直接就业,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提高了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相互选择,接受实习单位的考核合格后,最终实现直接就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终将走向市场求发展,为使自己的产品——学生能被社会认可和接纳,使学校在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高校的改革就必须顺社会需要而动,满足其要求。当今社会强调人才的素质,强调人才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学校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猜你喜欢

实践能力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