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分析
2009-05-04陈卫东
陈卫东
摘要:近30年来,中国面临着中小国有企业私有化上升趋势,国有企业数量大幅缩减。然而。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广义上的国有企业中,国家所占份额却没有下降趋势。本文透过国企改革过程中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来分析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深刻理解并坚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健康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公有制股份制改革持续性
一、公有制经济可持续性问题的缘起
在历经30年改革开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后。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市场经济体之一。中国企业在很多行业正在进入国际竞争的前沿。需求的增长吸引着无休止的新的公司登记及其产能的扩张。然而有些人担心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会使国有企业减少并出现大幅度私有化现象。在二级市场确实是这种情况,因为市场准入较为容易。然而,当我们调查广义的国有企业包括国家控股的股份公司,会发现,公有制企业的份额并没有大幅下降的趋势,而且基本稳定在工业增加值1/3的水平,并且近些年似乎还在或多或少地增加。甚至在一些竞争性的二级市场,比如消费品部门,仍然有一大批国有企业成功地活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在看似矛盾的现象中,挖掘政府在重组国有企业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措施,尤其是那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命运很可能对所在地经济和连带二级部门甚至整体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些困境或者是基于政治经济或者纯粹是经济而非政治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已经成功地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改革初期,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国企改革着力提高国有企业管理自主权,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授予企业本身管理决策权。鼓励企业员工参与管理。与此同时。国企早期改革也伴随着日益出现的乡镇企业的竞争。毫无疑问。这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除了有限度效率改善之外,这种着重管理自主权改革也催生了新的困境,也就是管理自主权和国家作为最大股东之间的利益权衡问题。负责监管国有企业的政府部门有义务指导监督以阻止管理松懈或者以管理自主为借口而私自挪用国有资产;然而过度干预也会影响企业效益的改善,这导致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财务状况迅速恶化。我们不可能在正当性监管和过度政府干预划出一条线。这样,在国有企业改革初期的这种局限性导致了中国必须进入第二阶段的改革:中小企业私有化和大型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革。
(一)中小企业私有化
当中央政府宣布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第一个转折点到来。这也就意味着全面转向规范市场经济,国家只控制重点部门。至于企业改革,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去试验各种办法包括直接卖掉小型国有企业。
中国经济体制在这个时刻发生深刻变化,地方政府看到,在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的激烈竞争下,那些在他们管理下的中小型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剧烈恶化。这直接引发严重的预算危机,尤其是依靠国有企业税收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县级以下政府。随着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国有企业改革新政日益明确,地方政府基于摆脱经济负担考虑,开始整体卖掉处于亏损状态的中小型国有企业。
私有化和其他改革形式兼并抑或股份制被当作进行资产重组的一种形式。近年来,财政部和国资委逐步公布了一些官方数据以反映私有化进展或者甚至是资产重组,这些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现在的发展趋势。
在他们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年财政部出版的国有企业的数量。这次统计不仅包括传统国企。也包括国家控殷的股份制企业,后者称为国家控股企业。我们称此两类为广义的公有制企业。
数据显示,从1998-2007年国企数量急剧下降。这种趋势至今依然未发生改变,近10年间国企数量几乎减半。但到2003年仍然有超过10万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尽管当地政府很有激情地进行私有化改造,全部私有化或者清偿比传统预测的时间要长。
私有化进程中的摩擦争端会引起中央政府的干预,以规范中小企业私有化潮流。地方政府经常会避免让公司倒闭以避免随之带来的失业增加政府负担。然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相信。从长远看,留下这些已经亏损数年的中小企业远比私有化或者休克疗法花费得多,而且中小型国有企业私有化趋势已不可能逆转。
(二)大型国有公司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本性质的独立存在为前提的,是要利用股份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是为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增大国有经济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在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时候国家依然是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而且国家趋向于把不盈利的行业私有化。把主要精力放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积极吸纳市场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必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的体制转变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股份制作为具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企业体制。在当前和未来将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从原来的国有及非国有厂、矿、以及《公司法》正式实施前设立的“公司”等转变成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称为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
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除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外,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所有制;既存在社会主义所有制,还存在非社会主义所有制,如个体所有制,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等。这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适合中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虽然公有制企业数量相对减少,然而公有制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显著得到提高,对国家经济的控制力得到有效增强。
(一)传统垄断行业国有企业处于支配地位
在中国各行各业中,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各不相同。就拿工业部门而言,国有企业首先在重工业行业保留主导地位,因为这个行业人口需要的最低投资是非常大的固定投资。由于国有股份在非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持续下降,资本密集度与国有股份联系愈来愈紧密。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在煤矿、石油化工、铁矿和非铁矿金属、以及运输设备产业仍然难以撼动。在这些行业竞争还是存在的。很多私有企业日益壮大正在对现有企业造成威胁。然而,由于现有国有企业的规模远比后来者大,至少依据中国经济竞争环境标准,市场依然是垄断的。
2007年1-11月,经过股改的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
长的企业有139家,占90.8%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的企业有1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家。盈利大户的分布,由石油石化、电力、电信扩大到船舶、汽车、航运、冶金等行业。交通运输、冶金、汽车、设备制造、商贸5个行业企业的增利额共计681.1亿元,占中央企业总增利额的30.8%。
(二)国家是厂长经理负责下的国有企业最大控股者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数据下降数量惊人。全资国有企业是下降的重点。当然也伴随着全资国有企业产值的锐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广义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未显示明显的下降趋势。直到2002年。这个份额一直徘徊在34%-36%。在2003和2004年略微上升。然后又回到先前的水平。
在国有企业所占份额看似矛盾的稳定性中,毫无疑问的是国有股份制企业增长份额弥补了全资国有企业的亏损。尽管当今中国的国有企业趋向多样化,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存在的两种显著不同的案例。一方面,工业行业准入资金是非常大的,国有企业至今未受到挑战。国有企业在垄断市场中仍然控制着已经确立的地位;另一方面。甚至在一些竞争激烈的领域,仍然存在众多国有企业活跃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他们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中幸存并发展取决于具备优秀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的精明管理。
在股份制改革中,国家在确保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作为公有制基础的同时,积极利用反映市场经济先进性的股份制这一新型融资渠道,拓展国家在重点行业的支配地位。例如社保基金人市,社保基金控制的股份属于国有经济的组成部分。社保基金通过购买有潜力的上市公司股份。既可以促进上市公司的优胜劣汰,又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汇金公司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不是财政拨款。而是一种资本金投入。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作为出资人,将督促银行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力争使股权资产获得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和分红收益。
四、改革开放与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国家能否保持清醒头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改革开放的成败得失。
在改革开放中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壮大,利用经济全球化之机,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西方实施这一战略的一个要点就是企图通过西方资本的进入挤压中国公有制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公有制经济遭到削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不牢,就会使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立足不稳。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不仅涉及经济成分的比例、结构问题,还直接关系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家政治主权与经济安全。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全社会提供了共同的利益基础,反映广大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系国家统一安定的政治基础。有了共同的经济、政治基础,有了共同的理想,全国人民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同舟共济,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