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在院校层次的执行

2009-04-29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1期
关键词:政策执行案例研究

安 力

摘 要: 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以部委所属某高校为例,探究该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某些实际情况。从该院校层面入手,以院校政策执行的时间为脉络,描述了本科教学评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评估准备工作、评估指标的分解、评估材料的准备、教职工的任务分配以及整改六个阶段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院校评估;政策执行;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0-0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9)01-0019-05

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五年一轮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简称“高校教学评估”) 自2003年启动以来,在高等学校内部就出现了种种矛盾。一方面是各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如2008年初在网络上传播的某大学六位校领导集体迎接教学评估组秘书一事 ,从侧面反映出高等院校领导对评估的足够甚至是过度的重视。另一方面,很多高等学校工作人员、教师却反对这种评估,其中以西北联合大学的一位老师的控诉书[CD2]《致甘肃联合大学校长的一封信》[CD2]体现得尤为强烈。到2008年6月底止,全国高等院校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已告终结。回顾整个评估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为我们思考高校教学评估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

一、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的发展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全面布置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首次提出建立我国高校评估制度。1990年,在总结“七五”期间我国教育评估理论研究成果和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原国家教委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提出建立、健全包括“合格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和“选优评估”在内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和评估制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关于高等教育评估的行政法规性的专门文件,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均对高等学校评估做出政策性的规定。

1998年5月,教育部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并在同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价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本科教学工作由教育部统一领导,目前评价工作主要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专家实施;今后将委托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价专家委员会实施,同时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这个规定明确了政策执行过程的执行主体。2002年,教育部宣布:将前期所进行的合格评估、选优评估和随机评估三种形式统一起来,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用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学校教学工作水平,并根据高等教育扩招形势提出对所有本科院校进行每五年一轮的评估。2003年,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行“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2004年,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设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下发“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职责任务、管理体制、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宣布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至此,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成为了国家的一项强制性的教育政策与工作。

从近 2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脉络看,我国高校教学水平评估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调整的。政府对于教育的控制,也由原来的直接管理开始尝试运用评估等方式进行间接的管理和调控,本科教学评估就是一种间接管理和调控高等教育的手段。从政策目标上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目的是要“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但是具体在执行过程中显性的设备等“硬件”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但在“教学质量”等“软件”方面的效果如何呢?本文试以部委所属某高校(以下称M大学)为例,探究该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某些实际情况。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院校的执行

M大学是国家“985”、“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之一,2007年接受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不过从2004年初开始,学校即已开始了对这项工作的准备,并成立了迎接评估办公室。2004年4月至8月,学校迎评办组织相关人员对其他四所已参加过教育部评估并获得优秀的学校进行了调研,了解这些学校从准备迎接评估到正式参加评估的全过程。

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该校开展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第一次自查摸底工作。但是这次自查摸底的效果并不明显。很多院系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连推迟上交的自查报告也都没有达到学校的要求,而大部分自查报告均出自教学秘书之手。于是学校于2005年5月下旬召开了自查摸底工作总结会议,再次向各位院系负责人传达了评估的各项具体要求。

由于自查方式的效果不能把握,于是学校决定组织专家组下到各个院系去监督迎评工作。专家组由教学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秘书处聘请的专家、学校的教学督导、校内的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到各个院系的时候,院长要负责报告所在学院的基本情况,专家针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交谈。

此外,从2006年5月开始,M大学还对各个职能部门服务本科教学工作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目的是让职能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本科教学工作的方案。

2006年6月,暑假即至,迎评工作骤然紧张起来,学校先后召开了校长办公会、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还组织校内专家开展预评估工作。一直到2007年11月11日至16日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评估,全校工作的重心都在迎评上,一些年度性的常规工作(如职称评审)均做了延期处理。

M大学的迎评工作已经结束。在迎评过程中,该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校园硬件设施而言,新建了两幢教学大楼;每间教室都安装有一体化的多媒体授课平台;图书馆藏书量也增加了很多;管理工作和教师教学工作也更加规范。然而,教学工作的质量究竟有没有实质性改变,却是一个问题。这里对M大学迎评工作的过程,也就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考察。

(一)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准备阶段

M大学在2004年就确认2007年要接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过,该校负责评估的有关领导认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介入,干涉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工作”。从准备阶段来看,很多工作都是表面性的任务,没有落到实处。虽然利用了不少节假日时间,但因为任务规定不具体,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很多工作都没有落实。比如“学院领导要求大家加班,但是到了学校之后又没有明确的任务,最后的结果是老师在周末、假期到学校集体聊天”,“每次学院领导都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但是又没有具体的要求,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准备”。事实上,从工作效果来看,实质性的准备工作直到教育部评估组进校前三个月才真正展开。学校领导召开了全校师生动员大会,并且每个单位以至每个人都签订了保证协议书,强调责任到人,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加班加点准备评估材料。

产生这种前松后紧和改变正常工作秩序的原因,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自1999 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校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的义务,使得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成为制定和执行高校评估政策唯一合法的主体,由此决定了高校在评估中的从属地位。高等学校出于对政府权威的遵从,对这种自上而下的评估不得不被动应对,又由于评估结果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利益,高校又不得不在表面上高度重视迎评工作,不惜动用全校力量去执行政策。

(二)政策执行过程中评估指标的分解

在M大学准备迎评的过程中,评估指标分解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1.不同部门索要信息不同。从各个部门向院系索要的材料来看,在格式和具体内容方面确实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同是学生毕业信息,学生处索要的是学生获奖情况、课程学分情况、获得学位情况,而教务处索要的是学生所修课程类型、学分、考核方式等,至于学生就业中心索取的是学生就业率和就业单位……而对于院系工作人员来说,面对同样的学生基本信息,却要填写不同的文件格式和内容。

2.相同部门索要信息不断更改。即使是单一部门,比如教务处,在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准备授课教案的时候,开始并没有要求有统一的格式,于是各位老师提交的文档也非常具有个性化色彩。后来,教务处发现某个学院有一位老师做的教案特别细致,于是提倡所有教师都要向这位老师学习,并把这种教案格式发给了所有的院系。等大部分任课教师按照要求修改之后,又发现其中还有老师做得更为优秀,于是教案格式又发生了变化。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由于评估指标比较多(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9个),在分解的过程中相对难度比较大。同时由于不同人员对于标准理解的不同,各个部门规定不统一,导致院系在执行的时候不知道应该以哪一种为标准。同样的内容,要根据不同管理部门的需要做成不同的格式,给基层人员落实的时候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导致一些混乱场面的出现。

院校在执行评估政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评估指标。但是,评估标准的模糊,也导致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比如教学思想、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等。面对这些模糊性的指标,各群体在解析的时候常常出现歧见,为此院系间和学校间不得不互相模仿,以求获得好评,而学校真实的办学特色可能却被掩盖了,从而导致评估目的的偏离。

(三)学校对评估指标的准备

对于高校来说,迎接评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评估中获得优秀。但是,面对评估指标体系的复杂要求,有很多指标并非在短期内能够实现,为了能够在评估中获得好的成绩,M大学在准备评估过程中也做了很多表面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附加式的政策执行。附加式的政策执行主要是指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政策原定的要求,特别是执行者在现行政策的目标的基础上再自行增添了若干个新目标[2]。

为了达到各项评估指标的要求,M大学在准备迎评过程中做了很多应急性的工作。如“教学条件与利用”中关于“教学基本设施”中图书馆状况,要求图书馆藏书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生均占有图书必须达到100册。该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万多人,大概需要100多万册图书。如果按照原有图书数量,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在2006年1年,该校图书馆新进书达到了几十万册。为了制造这些图书的利用率高的现象,学校规定,无论是否阅读,每个学生每个星期必须借阅图书5本次以上。

又如“教学条件与利用”中关于“教学基本设施”,该校的教室面积远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于是从2005年动工,到2006年竣工,该校建起了高达20余层的教学大楼,安装了自动化的多媒体┙蔡ā

(四)学校对评估材料的准备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内容应该是高校教学工作的真实状态,然而教育部评估专家能够接触的评估内容却均为专门准备的。

比如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针对一门课,所考察的是教师对整个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M大学的做法是要求各位授课教师必须充分准备专家进校评估阶段的课程。对于这些课程,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提前在学院进行试讲,其他老师提出改进建议。M大学甚至对教师提出一个统一的要求[CD2]“课堂之上必须有交流与互动”,如果按照原有教学计划不适宜进行交流讨论的课程,可以适当调整,但是要保证该周的课程一定有交流互动。

另外,评估专家要检查过去的教学材料,特别是近3年的各种材料。但是由于专家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检查的基本都是过去1年的教学材料。学校要求院系将所有2003级毕业生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重新装订,内容如果没达到学校要求,则由指导教师进行再次修改润色。还有不少会议记录、试卷、教学档案等等都是迎评中“补制”出来的。有些老师反映,评估结束后,“重新面对学生竟然觉得有些尴尬,因为当时提出了要学生做假的要求”。

(五)学校对教职工的任务分配

按照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准备的迎评工作,许多都是由教职员工来完成,各位教师都分配了最基本的任务。为了体现学校教学管理材料的整齐划一,学校多次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案的编写格式和要求。教学大纲一定要细化到3级目录,教案的编写方式要严格按照时间来进行分配。如课堂50分钟,开始5分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5分钟导入新课,20分钟讲授主要内容,20分钟讨论互动。教案的编写本是无可厚非,它可以让教师提前对课堂授课有个细致的设计,正式授课时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学校要求授课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教案来组织课堂,并设有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听课监督,若没有按照计划执行,相关人员将上报教务处。

这种机械化的规定完全忽视了不同年级、学科教学和课程的特点,严重限制了教师的即兴发挥。在学期之前制定的教学计划应该随着教学活动灵活调整,而教师也在不断地接受新信息、新知识,也会不断地将这些新的内容融入课堂之上。做此限制实际上就抹杀了大学的教学特性,“这是拿中小学的规定来要求大学教师”,“如此授课怎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老师都产生了质疑。

在评估过程中,一些老师的话语权被剥夺,比如一些喜欢提意见的老师,学院会提前调整其课程避开专家听课的时间。为了显示学校的教学质量,特意安排一些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集中在专家听课时间内上课。教师在评估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为了“保住饭碗”而不得不听任管理部门的行政命令。

(六)评估后的“整改阶段”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在评估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发过牢骚,有过怨言,但是他们大都还是非常认真地完成了各项分解的任务。评估结束的时候M大学获得了“优秀”,但是“问题肯定是存在的”,“那么多专家来进行评估,我们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改进呢”。与迎评过程中被动的心态相比,教师们普遍非常期待整改阶段能够见到实效,因为通过评估应该知道了与其他学校的差别,清楚了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足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但是M大学在评估过程中只是重视迎评阶段,至于评估的反馈,除了召开一次本科评估总结大会汇报了成绩之后,对于各个院系均没有反馈评估的详细信息。任课老师反映,“就像一场没有痕迹的暴风雨一样,过去之后,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三、结束语

毋庸置疑,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在具体院校层次执行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教学评估使一些高校进一步厘清了办学思路和定位。教学评估促进了教学投入,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评估加强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同时也可以看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高等院校作为直接的参与群体,也会受到自身利益追求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追求短期效应的行为;在解析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也出现了模糊性或不确定性的理解,导致了各个高校之间相互模仿而失去原有特征;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没有给予过多的空间和参与机会,使得部分群体的积极性受阻等问题。

本案例从院校角度描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政策的执行过程。研究这一问题,意图不是否定高校评估取得的成绩和和各院校在评估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而是提供一个案例以便反思和探讨一项公共政策执行的真实过程以及政策目标在何种程度能够得以实现等问题。(案例修改人:林小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张东锋. 高校隆重迎接评估组也遭质疑[N]. 南方都市报, 2008- 04-11(A32).

[2] 刘伟忠.政策失败的执行主体因素考量[J].社会科学家,2006(9):81.

(责任编辑 东 彦)

猜你喜欢

政策执行案例研究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政策执行网络研究述评
关于兰州市洒水抑尘工程的实施效果分析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案例研究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器材“一物多用”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
中国养老政策执行障碍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