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少年初学仰泳的方法

2009-04-29

少年体育训练 2009年1期
关键词:帮助者仰泳直腿

童 丹

1 呼吸贯穿始终

游泳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作为一个健身运动都属于一种有氧运动。呼吸是贯穿游泳教学始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除仰泳外的三种泳式都是俯卧在水中,低头在水中时可以做憋气或呼气,抬头时吸气。但是在游仰泳时,由于身体是仰卧在水中,所以,当水没过鼻子和口时只能用鼻子向外呼气(此时如果憋气就会呛水),当鼻子和口露出水面时用口吸气,根据手臂的转动有节奏地进行呼与吸的交替,这样就可以安全地解决呛水问题。错误动作:一般做呼吸时呛水是重要问题。大多数练习者会在呼吸时呛水,是因为不会在水中呼气,因为多年陆地上习惯用鼻子吸气,在水中要用鼻子呼气不习惯,偶尔会用鼻子在水中吸气,这样就会呛水。还有的练习者口露出水面时直接张口吸气,这样会把水吸到口中咽下去,也会导致呛水,呛水后就会产生恐水心理,这样就不好继续学下去。纠正方法:练习时,可以先做原地扶池边的呼吸练习。将头沉入水中用鼻子和口在水中呼气,抬头后用口先呼气再吸气。然后先将呼吸与仰浮或反蛙泳配合,熟练后再与仰泳手臂配合,最后与仰泳手臂和腿配合。

2 仰浮

练习打腿前先练仰浮。将身体仰卧在水面上成一条直线,下领略收,眼睛看脚端的斜上方四肢自然放在水中。如有下沉可以微动四肢调整身体位置。

3 起推动作用的腿

仰泳腿部动作要求脚尖绷直,以髓关节为支撑点,大腿带小腿向后上方交叉踢水。直腿下压,屈腿上提,两脚尖之间距离为40—45厘米。在练习仰泳腿时一般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3.1屈髋

仰泳是以髋关节为支撑点,大腿带小腿踢水。髋关节除在与水面保持平行状态,还必须与身体保持平行。错误动作:髋关节上挺或下沉。纠正方法:练习者由于仰卧不习惯而下沉或上挺髋关节,有的练习者挺髋后会使上体后仰,导致头沉入水中呛水。那么,练习时必须先示范正确动作,然后水中帮助练习者把髋关节扶到正确位置,使其感觉髋关节的位置后托其髋进行仰泳打腿练习。松手后要不断用手势提示练习者挺髋打腿。几次练习后即可改正屈髋动作。

3.2.只踢小腿

仰泳腿要求大腿带动小腿向后上方踢水,直腿下压,屈腿上提。直腿下压的动作很好做,所谓屈腿上提是指大腿带小腿下压到一定深度后大腿向上提起,此时小腿由于还有向下的速度,所以导致膝关节弯屈。大腿提到一定高度,小腿的速度为零时,小腿便随之向上踢起。错误动作:大腿不动,膝关节主动弯屈导致小腿上下提压水。纠正方法:先让练习者坐在池边直腿打水找感觉。下水后两人一组,练习者打仰泳腿,帮助者可拿竹竿等物,一边握在手中,一边放在练习者手中,带动其打腿练习。行进中可以拉动竹竿给练习者向前的速度,如果练习者仍在水中只打动小腿,那么帮助者可以稍用力下压竹竿,使其上体略向下沉,此时练习者出于本能会提高腿的打水位置,反复练习即可改正。

3.3蹋水幅度过大或过小

仰泳打腿踢水时,脚背出水面一半即可,两脚之间距离约为40—45厘米,脚由水下35厘米左右处向后上方踢水。错误动作:练习者由于过度加快速度或加大力量,而使踢水幅度过小或过大,踢水时膝关节露出水面甚至露出小腿。纠正方法:先坐池边直腿慢打,熟练掌握腿上下打动的距离,然后在水中帮助者一手臂托住练习者臀部,一手臂挡在练习者的膝关节上,阻挡膝关节出水面,同时用口令提示踢水幅度的大小。

4 手臂动作

仰泳手臂动作,空中部分是以肩为圆心,手臂为半径在空中划一个半圆,入水动作是以小手指入水后,手臂完成抓水—划水—推水转肩等动作。手臂易出现的错误动作为以下点:

4.1脱肘划水

错误动作:手入水后未抓水时肘关节先动,使小臂从始至终处于被拖拽状态,这样手臂划不到水,很难进行正确的推水动作。纠正方法:除对镜模仿外,可让练习者仰卧在泳池边,远离水池一侧手臂扶边,靠近水池一侧的肩关节让到水面上空,单手做入水后的划水动作。每次动作只做小臂的抓水、划水动作,将手划至与肘和肩在同一平面内停下。这样做主要是让练习者体会划水动作。

4.2错误的推水转肩

错误动作:手臂推水后特意提肩或推水力量不够没有转肩动作。没有转肩动作,连接划水与空中移臂就会山现停顿现象,阻碍行进速度。纠正方法:除对镜模仿外,一个人则可用“脱肘划水”的纠正方法练习。两个人或多人均可以采用两人一组在水中练习,帮助者轻托练习者的臀部,练习者一手扶帮助者肩,另一手做划水动作,帮助者要口头提示练习者并纠正其错误动作,两人在水中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此方法主要是使练习者体会划水后应如何推水转肩。

猜你喜欢

帮助者仰泳直腿
受助者视角的帮助行为:后果、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角色转换与结构多元:聚焦仪式过程中的帮助者
我国优秀女子仰泳运动员两种出发技术运动学特征研究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鸡蛋会仰泳
直腿坐强腰肾
直腿抬高试验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从“帮助者”走向“关怀者”
谈教师如何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