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比较研究

2009-04-29胡俊超

理论月刊 2009年11期
关键词:比较特点

胡俊超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国外、我国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改革开放后备阶段以及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比较研究,找出了其共同特点,主要揭示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比较,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协调三次产业关系和城乡关系、市场调节主导和政府服务相结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解决结构性矛盾、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比较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1-0169-03

一、我国与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比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遵循与世界各国一样的基本规律,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密不可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战略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兼业性的特点,但由于国情不一样,又表现较大的差异性。

1转移的进程存在同步性与异步性的差异。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基本同步,但在不同的阶段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快于城市化,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基本一致。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迅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加速,但这一过程的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是有差异的。在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率超过50%时,城市化速度超过工业化程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主要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但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稳定在75%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又趋于协调,在理论上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基本一致,美国是一个典型代表,其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与其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同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非同步转移的特征,一是滞后于产业进程,不能实行充分就业;二是空间转移滞后于产业转移。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超过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转移的兼性特征突出。

2转移的结果存在城乡协调与城乡不平衡的差异。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推行大城市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制定一系列促进农业和工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的战略。既形成了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又营造了有利于吸收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空间。人口大国印度则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能够在农村开办的工业项目都留给农村发展,同时印度政府重点扶持农业发展条件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吸纳农业劣势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非农产业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优质的劳动力,对促进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农村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兼顾,主要表现为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入城市的选择性大,农村整体劳动力素质下降: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不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能力不足;城乡社会、文化结构没有得到很好地协调。

3转移的制度变迁存在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的差异。17世纪英国国会立法进行的“圈地运动”促使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846年的《贫民迁移法(修正案)》颁布,则使得农民的流动更加自由,二战后日本的土地改革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国民收入 倍增计划》中也专门列有农村劳动力动员计划,印度政府制定了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的政策。这些制度的变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先行性,强制性特点比较突出。宏观层面上,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改革开放所致,从这一层面讲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迁具有强制性特点,但推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机制,则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一种形式,是农民工发现转移可以得到潜在获利机会而先有制度需求愿望,然后自下而上地产生了对制度的需求或认可,而且现在这一行为还提升了政府为更好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进行的制度创新。

二、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比较

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主要表现为差异性显著,其共同性主要表现为与工业化和城市进程相适应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流动的规模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等。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模不定与规模基本持续稳定的差异性。改革开放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不稳定,主要表现为转移和回流相交织的大起大落。1949-1957年工业化起步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1953-1957年城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加353%。“大跃进”时期以虚假工业膨胀为基础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1958年向城市转移人口约1000万。961-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回流,1963年农村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然上升至825%,“文化大革命”时期有1600万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劳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基本持续稳定,尽管1997年和2008年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部分回流,但没有改变基本持续稳定的态势。据统计,1978-200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从不足200万人增至15亿人,”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达到7500多万,同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总规模将达4500万以上。

2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差异性。改革开放以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政府行政主导型的计划调节,而且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计划体制决定着转移的规模和流向,户籍制度和商品粮供应制度以及政治制度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成功的关键。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市场主导型,表现为:一是20世纪80年代以亲戚、朋友的介绍到20世纪90年代以亲缘、地缘为纽带的迁移,再到20世纪末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是受市场调节,劳动力从流向东南沿海满足大量外资企业需求,到满足上海、北京加快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再到满足西部大开发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与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相一致;三是受经济规律引导,从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差的地方流向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1978-1986年对全国11个省市区的抽样调查表明,流向城镇的占50,6%,流向外乡农村-的占48.8%,出国的占0.6%,80年代中期-90年代以来,80%以上的迁入城市。其中转移到大城市的占335%,转移到中等城市的占93%,转移到小城镇的占37.8%。2003年新增的农村剩余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城市中的劳动力约340万,占新增转移劳动力的70%,“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人

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达到7500多万。

三、我国改革开放后各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比较

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1978-1983年、1984-1988年、1989-1991年、1992-2000年,2000年以后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的共同特点是转移规模较大但仍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的演进基本一致,但人口素质较低与经济结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而出现转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这五阶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转移规模的差异性显著。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刚刚起步,受到限制很多没有形成规模。1984-1988年转移速度加快,乡镇企业吸纳较多,逐渐形成规模,农村中非农产业劳动比重由1978年的103%上升到1988年的215%。1989-1991年转移速度放慢,规模缩减,年均为100万人左右,仅为前两阶段的18%。1992-2000年转移规模扩展迅猛但也有起伏,1992年转移达1800万,1993年达3000万,1996年为这一阶段最低谷,转移的人数只占农村人口的5.4%,此后回升到6%。2000年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稳步加快,2002年为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为13亿人,2005年为1.4亿人,到2006年则超过15亿人,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转移达1500万人以上。

2流入区域的差异性明显。流入区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与农村、区域内流动和与跨区域流动表现出阶段性差异。1984-1988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就地转移,乡镇企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领域,1984年乡镇企业就业人数从上年的3224.6万人增加到5208.1万人,增长了61%,1984-1988年,乡镇企业的就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24%,其它时期主要以转入城市为主。1992-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以跨区域转移为主。2000年以后区域内转移和跨区域转移兼有,其它时期则以区域内转移为主,1993、1994、1995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分别为6500、7000万和7500万,其中跨省流动分别为2200万,2500万和2800万,经计算,分别占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总人口的33.9%、35.7%和37.3%。

3政府与市场作用变化的阶段性差异突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市场主导型的,但政府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不同阶段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有差异的。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来看,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亲戚、朋友的介绍到20世纪90年代以亲缘、地缘为纽带的迁移。再到20世纪末以来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从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到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双向选择的市场调节不断完善的过程。198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1989年3月和4月,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农民工外出的紧急通知》,使1978-1983年这一阶段的流动受到限制,1989-1991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起伏较大,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使1984-1988年这一阶段流动速度大大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6年将“三农”问题列入其中,政府先后出台政策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制度、市场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改革城乡分割体制,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公平、稳定地流动提供了一揽子服务措施。

四、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比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区域分布上主要有区域内转移和跨区域流动两种形式,跨区域流动主要是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出与劳动力供求关系、转移成本、工资收入相关度高的共同特点,但不同的区域在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上却存在着差异。

1区域流出与流入不均衡的差异。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流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流入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以转移规模迅猛扩展和稳定上升的后两个时期分界点2000年为例,在跨区域流动总量中转向东部地区的占84%,转向中西部地区的则分别只有6.4%和9.6%。在转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中来自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别为562%和24.7%,在转向中部地区的劳动力中来自东西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别为32.5%和249%,在转向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中来自东中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分别为10%和11.3%,这说明东部和中部地区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活跃的地区。同时,有资料表明,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1.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2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6.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低152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低3个百分点。

2区域流人行业的差异。区域流人行业的差异是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差异相联系的。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且发展迅速,因此在前期东部地区的农村工业吸纳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的353%,比中部和西部分别高10.81%、19.92%,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等地区差异较小,后期由于东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入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提高,同时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也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领域,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领域则会存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

3区域总量供求基本平衡与结构性矛盾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区域内和跨区域流动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这一角度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满足了区域内和区域间非农产业的需求总量,东、中、西部各区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都基本满足了需求,达到了平衡,但相对于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来讲,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完全转移出去,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上仍然是供给大于需求。

4区域就业和转移形式的差异。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东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为主,由乡镇、村有组织地安排就业,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跨区域到东部地区就业,走过了一条由亲戚、朋友的介绍到以亲缘、地缘为纽带。再经过劳动力市场调节的自由放任到有组织调节的过程。东部地区由于是区域内有组织的就地转移,因而转移成本低,而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相对较高。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较低,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兼业性特征明显,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的矛盾更突出。

五、结论与建议

1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与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基本一致,使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基本一致,避免出现“农村病”和“城市病”,为此必须根据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协调三次产业的发展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导的方向,政府角色应定位于完善市场服务,而不是行政管制。政府通过有利于市场作用最大发挥的政策制定和城乡户籍制度的破除、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配套措施的完善,改进市场规范、高效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政府的政策必须具有前瞻性、协调性和稳定性,避免转移规模和流向的起伏不定。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提倡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历史上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作用,在城市化滞后的条件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4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多样化的第三产业行业的要求,解决结构性矛盾。

5注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性应是:转移的规模与农业劳动力的供求平衡相适应,转移的进程与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相适应,转移的空间分布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一致,转移的结果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相联系。

责任编辑张国强

猜你喜欢

比较特点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互联网时代小米的成本管理特点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