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在生活作风上要注重拘小节

2009-04-29

理论与当代 2009年3期
关键词:大节情趣小事

高 潮

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就作风建设而一言,这对我们不仅是一个如何重温光荣传统的历史课题,更是一个如何完成艰巨使命的现实话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作风决定执行力,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保证。就作风而言,在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中把握住小节问题又尤为重要。小节决定大节,因此说,加强作风建设上,要抓的方面很多,但是,抓好小节尤为重要,也就是说,领导干部注重拘小节,已成为作风建设上的一个主要方面。

西汉的陆贾在其《新语·慎微》中说过:“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纤维之事”。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实现济世救民的伟大志向,就要注重自身存在的小节问题。在满腔济民、关注民生上,就要不使自己存在的小节问题发展为大问胚、恶性问题。小节,属于名节之列。小节不良,发展下去就会大节不佳;小节上的病变,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大节上的顽症。“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作风建设上不可把生活作风当成小事,倘若对于小节问题不去抓、忽视抓、放松抓、忘记抓,这是非常危险的。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一步陷入泥坑,往往都是从生活上的一些看似小节的地方开始的。所以说,小节不小,不抓小节就会毁掉大节。当今社会,不正之风危害之烈,诱惑多多,但都是从小节或在小节的演变上夺魂夺人的。所以说,领导干部注重拘小节,并善于从小节上抓生活作风建设,这一点很重要。那么,领导干部如何拘小节呢?

一、要认清小节与大节的辩证关系

在拒腐防变这个课题上,有的人认为:小节上的问题、毛病,抓不抓无所谓,只要把握住大节,在大节上不滑坡就行了。这种认识,不仅是片面的、唯心的,又是错误的、可怕的。古人讲:“积羽沉舟”,“君子禁微”。改造思想,必须指向小事、小场所、小节上,也就是在生活作风上严于律己,挡住诱惑,抵制贪图享乐的生活作风。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从来都是有与无相生、大与小相成、高与下相倾、前与后相随。如苏轼所言:“泰山秋毫两无穷,巨细本在相形中。”要想完善自我,清政廉洁,执政为民,成就事业,不仅要谨小慎微,而且要动不失时,及时有效地解决小节上的问题。有人认为小节无害,或小节无大害,只要立场对头,政绩显著,小节放松一点不是什么大问题。这样做,那就不啻“尘里换衣,泥中濯足”,社会风气将越来越坏。“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小节不保,大节必失。古人说:“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为防止“涓流不止”引出“溪壑成灾”,就必须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小节上抓起。“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不少人正是从这里堕落的,以致发展到见酒则醉,见财则贪,见色则淫。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生活小事上表现出来的。小节和大节是紧密相连的,小节影响着大节,小节不出事,大节才能出彩。小节非小事,小节不拘,则大节难保。小节不立,非变质不可;小事放纵,就会逐步走向堕落。原因在于小与大、微与巨有着必然的联系。小者大之源,微者巨之端;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微就没有巨;大因小而生,巨由微而成。人们的思想改造、转变,就要在把握大节的前提下,抓住小节的校正。质与量互变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质都是一定量的质,质中有量;任何事物的量都是一定质的量,量中有质。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没有无质之量,也没有无量之质。“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终生检饬,难盖一事之愆。”大节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具体的、实在的,是由一件件“小事”积累而成的。一个人思想觉悟的提高,都是量的积累和质的进步的结果。量的积累,往往表现为缓慢的、渐进的、不显著的。但只要不间断地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程度,就自然引起质的变化。惊喜的一跃它产生于坚持不懈、扎实苦干的努力之中。对我们来说,自身思想的修养,要在注重抓大节中不可忽视抓小节,这是因为“蠡啄仆梁柱,蚊芒走牛羊”。小毛病不克服就会发展成大毛病,小问题不解决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待梁柱仆时、牛羊走时,再抓就后悔晚矣。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慎于小”。才能“不惧于大”;只有戒于近,才能不悔于远。小节好,益大节;小节差,损大节。要提高自身的质量。就要从小节抓起,守住大节,把好小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养成用心观察、勤奋分析问题的习惯,切实把握住思想变化的脉搏、现实状况和规律性。古人云:“蝼蚁之穴,可溃千里之堤;一趾之疾,可丧数尺之躯。”“合抱之术,生与毫末。九层之台,起与垒土。千里之行,始与足下。”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政治信念、组织纪律、精神风貌、工作状态、生活情趣的综合反映,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勿疏小善,方恢大略”。“忽细事者祸必盈,轻小乱者亡必聚”。领导干部要深知:越是隐藏的东西越能看出人的品质,越是细微的情节越能显示出人的灵魂。小节中往往有政治、有方向、有导向、有形象、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列宁说过:生活上的堕落必然导致政治上的腐败:领导干部要懂得,哪些事情碰不得,哪些东西染不得,哪些场所去不得,“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小事当慎,小节当拘。切实做到:心明如镜,不让纤尘。要慎细微处,越是小处越留心;慎无人处,越是暗处越小心;慎坦途处,越是顺处越警心。在历史上,大凡能“公清若水,德溢馨风”者,大都防微杜渐、慎独励志。领导干部要明白:蝇头小利不可沾,个人小“利”不可张,交往小“节”不可随,工作小“过”不可轻。一切从微处着眼,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修养,谨言慎行。严格要求,在持之以恒中使自己走向完善、老成、成熟。

二、要把握住在小节上演变的突破口

古人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一些领导干部由小节上的演变走向大节上的失衡、失规、失理、失纪、失法,这往往是一个不清醒、不自觉、不认识的逐渐演变过程,是缺乏忧患意识、自警意识所致,以致被身边形形色色的名、利、财、色等“细菌”所侵袭,直到在各种诱惑之下失去理想、信念、斗志、职责、党性、原则。所以说,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讨、研究、找准在小节上开始演变的突破口并加以防范很为重要。我认为,在思想认识上要把握住如下三个方面。

1.以“不是我一个”来原谅自己。有人认为:“在小节上不注意改造,失范小节,不是我一个,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持有这种思想、认识,特别是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往往是对于一些小节上的问题,别人怎么干我也怎么干,别人犯什么我就犯什么,致使一些小问题发展为一种普遍现象、普遍问题,甚而成为共性的党内问题、社会问题,一些人稀里糊涂地上了“贼船”、栽了跟头,仍执迷不

悟,并以“不是我一个”来原谅自己、解脱自己、开脱自己。从而不能在小节问题上防微杜渐,不去自觉地把握住凡事初为始,不能做到横不攀,竖不比,扎扎实实抓自己,忘记了“居身之道,亦忧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的警告。一个人一旦陷入了不正确的攀比之中,就会由心态上的失衡走向堕落。这些人面对诱惑而不顾,对小节上的问题不节制欲望,把握不住所思、所言、所行的“定力”,以致走向违法违纪的邪路。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但区别在于“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则纵之,多之失所”。大量事实证明,对于小节不加以节制,发展下去,意志就会消沉颓废,精神就会外移,这往往是一个人滑向堕落的“腐蚀剂”。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有些领导干部错误地与大老板比。与大款比,比收入、比待遇、比消费、比阔气,从而比掉了清气、朝气、锐气和进取心,这种不正常攀比的背后,则是党的宗旨意识的淡化。古人讲“贤良方正”在防止小节演变毁于大节上,我们要去掉不正确的攀比之心、从众心理,树立人心向贤之品、之德、之行。贤者是一种远见卓识、一种科学态度,也是一种文化修养、一种智慧结晶,还是一种优良品质、一种高贵气质、一种自尊自信。贤是同假恶丑水火不容的真善美。贤者流芳百世,不贤者遗臭万年。“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桑”,规律;“正道”。“贤道”。矛盾运动的性质和方向,总是由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人类社会永远在真善美同假恶丑的矛盾运动中存在和发展。真善美与贤,往往处于主要矛盾方面,因而决定了社会必然在“贤道”上前进;否则,人类社会就不可能由洪荒时代的野蛮前进到今天的文明发展。贤,之所以能处于和保持这样的主导地位,因为它是一种建设力量,无论在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方面,都有利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反,不贤,假恶丑,是一种破坏力量,损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必然被最广大人民所鄙视、反对和唾弃。我们把握住和防止在小节上的演变,要重视“见贤思齐”的导向作用,以英模先进人物为榜样,加强自律,严于把握自己,树立起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2.以“一次不要紧”来开拓自己。有人认为:“在小节问题上搞一次不正之风,只要下不为例,不会影响大节,算不了什么大事,不必大惊小怪。”有这种思想的人,对“一次”看的很轻、很淡、很薄。这实际上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事实证明,许多领导干部在第一次未违纪犯罪之前都是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按党章办事的。但是,一旦突破了“初次”这道防线,人生的“管涌”就难以堵住,直到滑向犯罪的深渊。所以说,慎初是理知的思考,“杜渐”的“阀门”,防患于未然的“预防针”,自省的“长鸣钟”。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恶小不注意,任其发展,势必酿成大祸。所以,要切记“守身如玉要慎初”。一名党政干部在“钱、权、色”面前不慎初,有了第一次,就会越陷越深,最后而不能自拔,待到东窗事发,关进班房时,才认识到“好人与坏人仅一步之遥”,后悔晚矣!《新唐书》中说:“福祸之来,皆根于初、护终若始,独慎其替,始不焉,终将安归!”对领导干部而言,每当一些“投来所好”和“可乘之机”向你纷至沓来时,切实要把住“慎初”关口,防止坠入欲壑难填的境地;每当不期而至的歪风浊浪迎面袭来之时,切记“浪击身不斜,沙打眼不迷”;每当自己刚刚萌发非分之想的念头时,切记要理智地思考,瞻前顾后,左掂右量,三思后行,决不能心存侥幸,知法犯法。“细微吵之渐”而“必生忏之患”,照此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走到“悬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的危险境地。所以,在抓小节、做到廉洁自律中。宁可清贫自乐,不做浊富多忧。时刻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防线,掌好人生之舵。只有这样,说话才有“硬气”,办事才有“底气”,做人才有“正气”,才能让人“服气”。

3.以“一点小节无所谓”来放纵自己。有人认为,“身上的小毛病不是大疾,有点无所谓”。于是,在有些人心中,“小节”是一个不算严重的小毛病,如小心眼、小动作、小报告、贪点小便宜等等;有的人管不住嘴,习惯喝点“小酒”向上级吹吹“小牛”;有的管不住手,爱捞点“小外块”、搞点“小回扣”,收点“小礼品”;有的管不住腿,喜欢跑到歌厅唱个“小曲”,在周围人群中跑点“小关系”。这些人片面地认为是“小节”问题,既不违犯法律法规,又不酿成大错,因此对这些不重视。其实,这些同志对“大丈夫不拘小节”这句话理解得不够全面正确,其本意是说,作为大丈夫要豁达大度、胸怀宽广,不要太看重他人枝节上的问题。而绝不是像现在一些人理解的那样,不要在乎自己小节,上的过错。个人小节从来就不是小事。古话说:“不矜细行,必累大德。”就是说,不注重小节,必将有损于品德修养,以至犯下大错误。古人这种警世之语有很多:“不虑于微,始成大患;不妨于小,终亏大德。”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个道理很适合于领导干部道德方面的修养。一件看似平常、很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一名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形象。孰不知,小节常常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所谓“大事看才,小事看德”,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的环节断裂。胡长清、成克杰、慕绥新、丛福奎、李真等腐败分子没有一个在“小节”上是干净的,不少领导干部都是由“小节”不保到“大节”丧失,由放纵小事到蜕变堕落,最后成了人民的罪人,这不能不说是深刻的教训。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既能在大是大非上管好自己,又能在小事小节上严格自律。小事上管不住自己的人,大事上很难管住自己;小节不能小看,小事不可小视。领导干部只有注意小节,善待小事,在小节上率先用正确的行为准则约束自己,把小节当作事关党的形象、事关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事关党风建设的大事来抓好,在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在人民群众中塑造党员的良好形象,树立党组织的崇高威信。

三、要处理好小节问题上的“四个关系”

小节之所以会酿成大节,这是我们不注意小节、放松小节的结果、后果、恶果。小节问题渗透于我们思想、生活、行为、作风的方方面面,有时是潜在的,有时是公开的。所以说,抓住、抓准、抓快小节上的问题,要有高度的敏感性、警觉性、坚定性、坚持性。就当前而言,领导干部要弄清和处理好在小节上易出问题的“四个关系”,尤为重要、必要、迫切。那么,这“四个关系”是什么呢?

1.要弄清生活作风与抓小节的关系。有些同志认为,生活作风属于个人行为,多是些小节。没有必要认真去抓。生活作风,它是人们对待日常生活的基本态度和行为模式,是一个人的政治信念、思想格调、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像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我们党及其成员的面貌和形象。在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一味

追求“高规格”。比如,穿时尚名牌,坐豪华轿车,进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玩新鲜刺激,等等。更有甚者,把“包二奶”、养情人作为追逐的生活目标,填补所谓的“情感空虚”,达到所谓的“心理平衡”。在生活上的过分追求甚至是扭曲追求,反映了个别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宗旨意识的淡化。对此,认为这是小节,不失大雅,这是十分不对的。试看当今那些领导干部堕落成为腐败分子的人,有哪一个不是从某些生活小节开始,贪钱恋色,吃喝玩乐,而逐步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领导干部身份、地位特殊,其行为在社会上往往具有示范效应,因而生活作风绝非个人小事,不可等闲视之。否则,小则影响领导者个人的政治生命,大则危及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非危言耸听。太平盛世之下有人提出“安逸也是一种考验”,此话不无道理。因为安逸容易滋长养尊处优、贪图享乐和不思进取的思想。而贪图享乐和不思进取正是严格自律的大敌。在好的发展形势面前,有的同志放松了对自我的要求,在吃喝玩乐中,进取意识退化,自律意识松懈,甚至党性原则也全然淡忘了。他们之所以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道路,很多都是从小节上。从贪图安逸享乐、不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不愿过清淡平凡的生活开始的。生活作风非小节。领导干部要有在日常生活中洁身自好,不为小利所动、小事所腐,小节所误,才能做到不为小人所害、不为小人所累,不为小人所征。

2.要弄清爱好情趣与抓小节的关系。人有七情六欲,都有个人的兴趣爱好。不过,爱好兴趣有低级与健康之分。可是,有一些同志不太注意或者忽视培养健康高尚的的生活情趣,他们认为生活情趣仅仅是个人爱好上的小节,不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认为“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入乡随俗”便于融入群众、开展工作;或者认为偶尔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满足一下好奇心,问题不大,只要“下不为例”就行;或者认为生活情趣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必要强求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特别是休闲时间增多,生活情趣也变得丰富多彩。领导干部的行为对群众产生着示范作用,用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人格力量影响带动群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由于个人爱好情趣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人充满快乐、奋发向上,也能让人走火入魔、身陷囹圄。古人曾把个人爱好称为“祸媒”告诉人们“好水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对领导干部而言,爱好情趣绝不是个人的生活小节、政治小节,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人的爱好雅兴,更是一种文化品格;不仅指个人怡情养性,更是一种道德建树;不仅是指个人情怀,更是一种政治风采。生活情趣,是人生境界、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等诸多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的集中表现。崇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情趣雅俗、品位高低。高尚的生活情趣应该是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体现社会生活的新观念、新习惯、新风尚,属于先进思想文化的内容,而低俗的生活情趣,总是滋生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卑琐龌鹾的土壤中,属于腐朽没落的理念。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在别有用心者看来有“利用价值”,所以要对投己所好者保持警惕,对自己的爱好节之有度。倘若个人爱好情趣一旦与权力结合,以至于失范失度便容易出现“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悲剧。领导干部要管住自己的情趣爱好,用崇高理想信念引领情趣爱好,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高尚的道德约束情趣爱好,用党纪国法规范情趣爱好。要区分情趣爱好的俗雅,既追寻健康高雅,又不脱离大众的普遍喜爱。要把握好隋趣爱好的“度”,不沉迷,不成癖,不痴狂,当个人情趣爱好与整体事业发生矛盾冲突时,应下决心忍痛割爱。总之,要切一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趣”而有度。好而有“道”,玩而有“品”“乐”不上“隐”,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坚持从一点一滴、于微慎处的小事做起,以自身的良好名节从政,做一个仰不愧党、俯不愧民、内不愧心的党政干部。

3.要弄清非分之想与抓小节的关系。非分之想是对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者企盼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力图通过思维变成现实,达到所进行思维的一定的目的。这种非分之想,它会指使人们在非法思想的支配下,去干一些违规违纪违法之事,有的损人,有的损公,有的损害于社会,这是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的大敌。可是,有些领导干部却认为,非分之想是一种思维活动,思想活动,没有触犯法律,属于小节之病,不必小题大作。古人说:“祸难生于邪气,邪气诱于可欲。”任何人的不法行为,都是从邪气作祟,由非分之想开始的。思维上出了毛病,看起来一时没有侵害他人、社会的利益,但这种邪心的滋生发展,就会使人把“非分”当作“正常”,把“羡慕”当成“追求”,把“虚想”变为“实做”,最终思权落陷阱,想财人孔方,贪功遭名裂,好色锁精髓。从某种意义上说,无形的非分之想比有形的非分之想更可怕,思维的非分之想比行动上的非分只求危害更严重。因为无形的东西它在逐渐的侵害人的灵魂,又因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便于人们的识别、识破,积恶之多,一旦暴发就不可收场。可以说,非分之想是人性的致命弱点,如果任其发展,必然给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也会葬送个人的前途。所以说,非分之想不是小节问题,抓这方面的问题绝不是小题大做。古人云:“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作为领导干部,“无私无欲,喜气洋洋;追逐名利,终日惶惶。”我们要去掉一切非分之想,不因无权而自卑,不因无钱而空虚,不因无名而忧伤。要牢记这种情况:粗茶淡饭者快快乐乐,锦衣貂裘者恍恍惚惚;简居陋室里其乐融融,豪华别墅中满目哀愁;以步当车者健健康康,以车当步者病病秧秧。宋朝云门寺惠开禅师曾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诗偈《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俗话说,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让我们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忘我奋斗,无私奉献。我们高唱:“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4.要弄清搞小圈子与抓小节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喜欢搞小圈子,以达到拉帮结派,垒“山头”,获取私利之目的。对此,他们却说:“这是个人生活上的事,是小节,不必他人干涉”。当前,个别领导干部为了彼此利益结成的老乡圈、同学圈、战友圈、专业圈仍在扩展、发展之中。不曾是吗?那些心术不正的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亲近自己的“熟人”,同出故里的“乡人”,执掌实权的“要人”,具有广告效应的“名人”,腰缠万贯的“富人”,情投意合的“友人”,亲密无间的“恋人”等等,划为圈内,不是称兄道弟,就是哥们朋友;不是相互吹捧,就是结党营私;不是相互包庇,就是相互利用。与同伙搞圈子,显得十分火热,十分风光,十分有利。古人说:“气正而邪不侵,气不正而邪生”。“风正,则一百官皆守;风不正,则百弊俱生”。搞小圈子,它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和行径,是扭曲的人生道德观,是对党性、原则的违背,是一种反面行为的导向,是非常有害的。看起来似一个小节问题,发展下去就成了害群之马,像温柔软滑的绞绳,似银光闪闪的镣铐,必将使人滚向犯罪的陷阱。“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费拭,莫使染尘埃。”领导干部是社会的人,人生在世,朋友不可少。好朋友是一面镜子、一个参谋、一个同伴,与善友交结,团结合作就是可感召自己的道德,升华自己的思想,使自己心理一直保持健康。尤其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善于交友,是合作共事的需要,是成就事业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需要。但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就是思想、事业。在我们革命队伍中,真正的团结和友谊是以共同的理想、事业为基础的,为了崇高的目标,献身于共同的事业,这是同志之间交往的思想基础。对此,不能搞小圈子,要以公心待人、为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多交一些品德高尚的朋友,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多交一些富有学识的朋友,以增长自己的执政能力;多交一些敢于批评自己的朋友,以保证工作少出差错。对朋友之言听之有鉴,对朋友之托思之而行,对朋友之事处之有章,对朋友之才秉公而用。而那些惟权是交,惟势是交,惟利是交,为色是交,纵有金银宝塔,都是靠不住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领导干部要多交一些在基层的平民朋友,多交一些无话不谈的穷朋友,多交一些面对黄土背朝天的苦朋友,多交一些弱质群体的难朋友。多听群众之言,倾听群众呼声、诉求。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只有多交平民之友,才能摸到实际情况,把握住实情,实施科学决策,才能集中群众智慧解决难题,才能带领群众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责任编辑田茂赢

猜你喜欢

大节情趣小事
USTER 自调匀整并条机上粗节和大节的控制
爱情趣数字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夏虫情趣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大节段钢箱梁吊装施工技术
小事不小
难忘那件小事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四格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