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研究

2009-04-29

理论月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路径依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薛 萍

摘要:马克思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的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文章从路径变迁的视角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渐进式━激进式━渐进式结合的路径变迁过程;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特征;提出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路径变迁; 路径依赖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4-0012-03

马克思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的变迁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与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矛盾密不可分。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实际的结合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变迁路径,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进行尝试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的历程

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变迁,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界已经从背景、内涵、历程、成果、经验、意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贡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回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依据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客观要求,仅从路径变迁的角度,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渐进式━激进式━渐进式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的渐进式结合阶段,根据国情任务的不同,具体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五四运动开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排除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的干扰,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自主地思考中国革命的问题,经过艰辛的探索,终于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立农村根据地,发动农民组织革命武装,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二个时期是从1949~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主要是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1952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关系作了全面的论述。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和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并多次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目前我国正处于不发达阶段,只有经过不发达阶段,才能进入发达阶段。总的来说,这个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后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积累了有价值的思想材料和经验。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解决中国具体问题激进式结合阶段。1958~1978年,即“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之前,突出以意识形态为标准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活动。建国后,由于对基本国情作了错误的判断,超越了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超越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采取“左”的办法,使社会主义建设遭致挫折和失误。这种挫折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现了问题,而是我们对理论的运用出现了问题。“左”的急风骤雨式的意识形态建设给社会主义的探索带来了很多问题。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至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变迁过程采取了渐进式变迁的方式,意识形态对实践的指导服从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对理论的解读也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为标准。“离开本国的实践,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存在于本本之中,而存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只有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至今主要在解决三大实践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理解、阐释、发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国情真正结合起来。实践经验的理论化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过程中,清晰地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的渐进式变迁轨迹。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的特征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与转换过程,它的实质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表现为制度由非均衡到新的均衡的变化。制度不均衡将使新的制度安排被创造出来,于是制度变迁就在这种推动下发生了。产生于西方社会土壤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的意识形态被引入中国,取代儒家思想主导性地位,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正是这种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与我国实际的特殊性的矛盾,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变迁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主体上属于供给主导变迁

从变迁的主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主导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主体上属于政党供给主导变迁,程序自上而下的。国家或政党的选择始终影响着意识形态变迁的进程。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的激化促使中国社会制度发生变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社会意识形态支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所宣扬的社会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理想追求有着一定的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缩短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距离。对意识形态需求的改变和社会其它制度的改变是马克思主义变迁的动力。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比较发达阶段,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以政策和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其它社会制度安排的变化,即存在着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其它制度安排的变迁,必然促使马克思主义的变迁。这种变迁的优势在于,它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推进,并以自己的强制力降低变迁的成本。

(二)变迁动力源自马克思主义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从诱因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持续中国化过程,其动力来自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符合我国实际,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凝聚功能、规范功能和评价功能,能够强化社会成员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规范、评判人们的行为,符合社会对意识形态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认同降低了因信息不完全、知识不完全和制度预期不确定增加的认知和实施成本,减少了其它社会制度变迁的摩擦,使其得以顺利进行。以改革开放为例,意识形态领域的创新为其它制度,比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舆论和思想准备。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路径依赖性

将路径依赖应用到制度变迁中的是诺斯,他认为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自我强化现象,变迁一旦走上该路径,就会在自我增强机制作用下,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强化。这种自我强化的发展,缘于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演进,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的体系所替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的路径依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政党的路径依赖。意识形态被确立以后,它的变迁路径可以是多样的,也就是说先进的社会意识被传播、本土化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方面传统意识形态自我维护的刚性。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后,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的近代中国各派知识分子和先进人士的努力并没有使中国传统文化发生诱致变迁。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意识形态对制度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受到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会制度必然会维护和保持这种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形态的刚性是很强的。这也就意味着从意识形态内部进行诱致性变迁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依靠强大的外部刺激才能发生,这种变迁只有依赖于政党。另一方面,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呈现多元化特征,增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的不确定性。当前,社会转型期是一个新旧文化更替和新的价值体系重构时期,当旧的文化环境逐渐解体,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还没有建立,社会文化和价值体系都会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这导致了意识形态日趋复杂化,各种社会思潮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必然增强对政党的依赖性。

其次,对民众的路径依赖。一种先进的思想,如何更好地被民众所接受,还取决于民众的接受能力。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都充分考虑到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其中就包括民众对先进思想的接受能力。比如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现的一系列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改革开放的思想大讨论等等,都是基于对理论的接受能力才出现的。当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付出更大的理解力和宽容心。

再次,对国民教育机构的依赖。国民教育机构受既有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在进行人才培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等活动中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有效地保证理论研究能够立足于中国国情,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合情、合理地解释我国存在的问题,引导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

三、 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路径变迁的建议

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应采取如下措施来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迁的路径。

(一)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迁方式的转化

一是实现变迁方式由政府供给主导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化。政府供给主导变迁与诱致性变迁是相互补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诱致性变迁是一种渐进的、不分摊改革成本的演进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阻力,降低创新的风险,具有内在的优化演进机制。政府供给主导变迁只是改革初级阶段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路径选择应是诱致性变迁。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供给主导变迁将成为主要形式。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众认识能力的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努力实现由政府供给主导变迁向诱致性变迁的转化。在意识形态的内在驱动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最终成为民众的自组织行为,是民众马克思主义观念的自主演进。

二是注重渐进式变迁的长期性。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如何更好地被民众接受,还取决于变迁所采取的方式。从变迁的速度上看,激进式变迁方式,即短时间内,不顾及社会的接受能力和思维的转变过程,直接要求人们以先进的社会意识为指导,从而推动制度创新或变革的方式。这种变迁方式强调结果而不重视变迁的过程,无条件地拔高人的认识理性,选择这种变迁方式通常会引起人们以种种方式进行抵制,对于变迁主体而言也容易犯激进主义的错误。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来看,民众更愿意接受渐进式变迁。这种变迁过程相对平稳、新旧观念之间在一定时间下融合,是一种衔接较好的变迁方式。渐进式变迁注重变迁的过程,强调人的有限理性,认为人对制度不均衡所产生的获利机会的认知需要时间,认识和接受一套新的制度安排也需要一个协商谈判并取得一致意见的过程,所以渐进式变迁强调主体与客体地位的平等性。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已经深入民心,成为指导社会改革和民众行为的主流社会观念。

(二)注重社会主义文化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变迁过程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新时期我们党把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放到一定的高度上来,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价值观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再加上社会经济体制转轨中利益的诱导,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社会对传统价值观没有温情和敬意,造成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失落和迷茫。正是反思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新时期我们党郑重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批判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把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和谐的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的发挥也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价值认同感越强,主体对行为价值的认识越深,动力就越强,行为就会越自觉、越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一种制度和规则上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行为建设,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感知、认同、接受,身体力行、坚持不懈,有效转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和内在品德。

(三)积极引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

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积极引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高度认同,当前就是要引导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3]在实践层面上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层面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制度层面上确立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整套基本制度和政策措施,确保了理论对实践的能动性指导作用;从其运行的轨迹来看,形成了实践→理论体系→制度规范相互关联的动态逻辑关系。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当前,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了问题。不尊重社会绝大多数人利益的资本主义制度开始改变路线,主动采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混合模式,英、美等主动实行金融社会主义。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这也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正确性。我们要积极吸引实践发展的事实,引导民众的认同,赢得民众的支持,降低制度变迁的交易成本,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迁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张渝政,唐廷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历史轨迹[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5]袁秉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J].党政论坛,2008,(01).

[6]张福军.关于国内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8,(01).

责任编辑 梅瑞祥

猜你喜欢

路径依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策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我国养老公平问题审视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路径依赖视角下我国政治发展的透析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浅谈科协组织如何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发挥其作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
制度转型中的路径依赖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户籍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