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伦理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渴求
2009-04-29蒋晓雷
摘要:现代道德文化是古代道德文化的承续,现代道德文化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转化,传统道德文化具有开发与转化的必要与可能。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在全球化条件下转变观念方式,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形态,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和谐社会环境。为此,还需对现代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重塑,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构建现代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及预防体系,以优良的道德育人环境,加强人文道德素质修养,确保经济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社会伦理; 传统道德文化; 渴求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4-0175-04
一、 现代社会道德必须体现传统道德精神
现代社会科技文明越来越发达,正以其强大的工具精神、无所不在的数量化、物质化冲击着人的生存空间。随着我国的经济生活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它在改变并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它既创造了发达的物质生活也助长了人对物欲的追逐,同时也淡化了人文精神,使人的精神世界和对道德精神的维护渐渐冷漠。
1. 现实道德教育问题呼唤传统道德文化
现代社会正在向着改革开放深层次发展,如何正确地认识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对于建立和健全我国的市场经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人文环境,十分必要。就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总体上趋于提高社会的伦理与道德水平,表现在市场参与者的独立人格、自由与权利、意志与效益、公平与守规则、讲信用等观念,以及对发展社会公益的关心的发育上。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社会伦理道德滑坡,表现在假冒伪劣、卖淫票娼、政治腐败、见死不救、道德沦丧、教育公平问题等,这些消极现象的滋生与蔓延上。究其原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制约滞后、结构不完善,重市场建设、轻市场管理,主观上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这种情况导致了人们对人性复归的呼唤,但呼唤又何曾有效地遏制住人的超越社会可提供的病态物欲?在当前我国繁荣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历史时期,对青年人而言,物质环境的改变,独生子女家庭的娇宠,唯升学以求的读书目标的畸形,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以及道德沦丧的社会氛围的熏陶,更显示出了一种人格发展的困境。环境与家庭正在扶持一种特殊人格:以依赖为前提的虚假主体性,它潜移默化地在苛求环境、苛求他人的过程中任性地扩张私欲,逐步发展为自私狭隘、惧怕艰苦、心理脆弱的自我中心式的人格。
社会伦理道德以及学校德育虽然不断地完善着理论、追求着实效,但似乎触及不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由于物欲与道德不再对立,所以德育的形式主义只获得了一些虚浮的外壳、停留在层面上,而与之并存的庸俗现实的“道德”和“德育”正在堂而皇之地贬抑着“形式”。西方率先发达国家的哲人们在呼唤人性复归的时侯,又惊异地赞叹中国道德精神创造了“即使被战胜,绝不能被征服”的奇迹。现实的情况是否如此呢?有许多物欲的青年人,甚至是一些达官贵人虽有不被战胜的保障,却毫不掩饰的坦言已被征服的道德心!而现实的德育却对此麻木不仁。贫乏的道德观念对此似乎未曾觉察,在我们竭诚引介西方道德与德育理论的同时,我们应警醒,应重温自己的优良传统,现实的道德与德育在呼唤中国的传统道德伦理。
2. 中国特色的社会德育必须体现传统道德伦理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日益泛滥,一再发生的不良商业行为已让人们无可奈何,习以为常。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产生的放弃良心和道德的倾向和只讲利益追求的现象已充斥着市场经济领域。商业道德的下滑、惟利是图、尔虞我诈的心态,是当前社会经济领域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是市场经济的制度有缺陷而又忽视道德约束的结果。如“三鹿奶粉事件、虚假广告、黑心棉、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等,这样下去市场经济将会是“人对人是狼”的野蛮丛林。梁启超先生曾说,“形质的文明易,精神的文明难,” 这是不以形质为完全性文明的观点。但崇尚科技贬抑人文的倾向却至今还在迫使着人们建立现代化,即西方化的偏见,由此偏见所至,一些人对中国传统精神资源的认识、理解、价值判断的确不容乐观。已不仅仅是“倒脏水连孩子一起倒掉”的问题,而是以“传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反传统”的问题。就现实状况而言,中国人最大的危险是自卑和崇洋媚外的心态,这将会导致中国人不再是中国人。
事实上,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信用经济、不能离开道德原则的节制。只是一些不法之徒为以暴力的手段、不道德的竞争、龌龊肮脏的交易的罪恶打掩护而大肆宣扬市场经济的弊端,否定是伦理道德问题。当代的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第三世界,与发达的国家之间的物质文明落差必然存在,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中的道德精神却是完全可以自豪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在越来越小的地球村里,日本人已经敏感地把教育目标确立为培养世界中的日本人,作为中国人特别是新一代更应成长为世界中的中国人。新世纪中国的伦理道德教育虽然需借鉴世界各国的德育之精华,却绝不能舍弃中国的特色,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应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伦理的执着目标。
3. 文化中国与华人教育的文化蕴含
文化是一定历史、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种群生存状态及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文化从何而来?由人化文;文化是做什么的?以文化人。”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很广泛,“化”除狭义的教化之外还包括认识、启迪、审美等多种层面。文化从属于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为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民主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现代科技文明的确以其巨大的魅力把世界变小了,中国文化通过多种媒介濡化至世界各地的华人群体及个体,以其强大的涵化功能渗透到异质文化群体及个体,一个博大开阔的文化中国不仅局限于世界华人而且影响至世界各民族和地区。中国化文,文化中国,作为中国人教育必将成为世界教育中的优秀一族。对此,许多理智的外国人也十分清楚。中国有些人宁可更尊重那些虔诚尊孔的外国人,却反而以自贱的心态说孔子;许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罗杰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而罗杰斯著述中却多次引用《道德经》中的精辟观点,认为老子总结了许多更为深刻的观念,“道出了我们西方社会迄今尚未完全领悟的真理”。[1]如此以自卑心理去崇洋,已近乎幼稚。
客观存在着的文化中国已是不争的事实,华人教育的优良传统,以其渊源深厚的中国道德精神,作为人类教育的宝贵财富,无疑应当在中国这片文化大地上弘扬、传承、并率先创出新世纪的辉煌。我们主张弘扬中国道德精神,并非把它当作一种实用的工具、可操作的武器,而是主张培养当代青年人具有中华民族的优秀的道德品格。人类社会是多元并存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确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是中国民族在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发展的方向,应本着“古代存在,现实需要”从丰厚的中国古代道德资源中挖掘、选择、确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德目。如,“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子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为士矣?”意思是人要有羞耻心,知耻、明耻、不做无耻、可耻之事,才可以称为志士。有无羞耻之心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是否有尊严、有气节、有勇气的标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知耻,明耻,保持崇高的气节具有特殊的意义,构建“人贵有耻”的育人环境;还如,爱国爱民。儒家历来强调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再如“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治安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等等。同时还应学会、融合西方在内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适应于市场经济的道德观念,如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等等。再如,勤劳节俭教育渗透现代意识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富足,铺张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传统道德,提倡艰苦奋斗,进行勤俭教育,大力倡导正确的消费观与享乐观,培养年青人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现代质量意识,讲求效率,掌握科学劳动技术,做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传统的诚信伦理与全球化趋势下的人文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法制建设起到重大作用。所谓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利益关系和伦理道德关系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经济伦理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建立合理利益关系特别困难,除了人们常讲的历史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经济性、体制性和文化性资源完全缺乏,直至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今天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1. 全球化条件下观念方式的变革
中国从区域观念走向全球通则的文化全球的交往形态,全球化意味着我们面临一个与现在情况不一样的更大广阔的全球空间,一个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意味着将告别作为大国的区域性存在的过去,在多极化时代成为有着独立意义的全球中的一极,从区域性交往走向遵循全球通则的交往。在这一转折阶段,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真正变革前,人们首先面临观念方式的变革。一是要以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全球化使我们立即进入一个多主体存在的全球时空,全球中的每一方面都是主体,于是就产生了多主体之间的“间性”。二是要从主体性走向互为主客体性。在原先的主客体思维中,对方总是客体,只有己方才是主体,而在新的规则中,双方都是主体,而且都是互为主客体的“伙伴”、“协作”、“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的关系。要告别“对立”、“对抗”、“同盟”、“此消彼长”等冷战思维,在全球形成统一体,通过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从而达到“共存”、“共赢”的发展。三是要从主体性走向全球通则。熟悉全球通则不仅是发展自己的需要,而且这些通则本身便是文明发展的产物,其体现着时代进步,反映着全球性交往的成果,是改革开放的推动器。由此可见,在全球化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转变观念,使现代社会条件下,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达到相互间的理解、彼此信任,加强依存和谐共存。其基本的条件就是信任、信用和相互尊重,这是作为公民社会的公民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的“人是目的”的伦理原则。
2. 创造一个诚信开放,公平的社会环境
全球化趋势下,社会交往须用法律加以规范。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信用开放和公平享有、使用信息的环境。立法包括诸多方面,如银行信用方面的立法、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信用行为的立法,中介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等。作为政府要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监督、奖惩机制,扶植信用行业的规范发展,构建适应全球化交往中的各种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的信用体系。在建立我国信用服务行业的过程中,成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划和从业标准以及行业的各种规范制度。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中华民族这种重视整体利益,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根本道德价值取向,要发扬光大。中国传统的道德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群体的关系问题上,始终强调“舍己从人”、“先人后己”、“舍己为群”。在“义”与“利”的关系上,把代表整体利益的“义”,放在代表个人利益的“利”之上,强调“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在当今现代社会,更要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走“共同富裕”的民族振兴之路。
3. 传统诚信伦理的积极作用
儒学传统中的信用伦理,虽然在古代社会不占主导地位,但“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传统,为后人称道。而且重视信用教育是儒学教育的重要传统。其中家庭信用、学校信用教育、社会信用教育,形成信用教育体系。体现为:一是信用教育采取人的本体论立场,坚持诚信以人为本,从人的本体地位来看待人的信用教育,即诚实守信涉及人性修养、立身处世的根本;二是注重诚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认为一个文明社会必须有它相应的诚信规范作为基础;三是诚信以人的情感、人性完善为本,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四是信用教育是一个人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三位一体的连续整体,有效的信用教育是持续的教育,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偏废。这些具有生命活力的信用教育,定能为构建全球化趋势下的人类普遍交往伦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现代社会道德规范的重塑
中国进入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正由一个社会形态转向另一个社会形态。以经济结构改变为代表的社会变革,正急剧影响着社会各个方面进程。于是我们的社会出现了方方面面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如何建立新的社会规范?
1. 重塑道德评价规范
在今天,我们的道德正面临一场危机:自己的家庭装饰得富丽堂皇、美仑美奂,而公共场所则垃圾遍地;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病死禽畜成了顾客饭桌上的美味佳肴;与自己利益相关之事挖空心思,想方设法为之,集体公益事业唯恐避之不及;学术浮夸,文凭造假,善恶不分,什么诚信、原则、权力、良心一切一切都可以成为交易的资本。过去原有的道德标准由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而失去了约束力,而新的道德标准尚未建立形成为人人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过去我们宣扬勤劳致富,现在则说“金钱万能”;过去我们崇尚无私奉献,现在则提倡自我发展;过去凭自己的水平能力做事,现在则拉关系,用金钱说话;过去我们说互帮互助,现在则讲互利互惠。建立新的道德标准,规范我们的生活行为准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失范的道德标准影响的将不是我们这一代,而将严重影响我们的后代,在以往的道德标准中,有的证明是正确的,现在被有些人推崇的道德标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必须重新加以规范、纠正。在社会转型、改革开放继续深入、新旧道德交替中,我们的选择结果,必须是新道德评价的标准。
2. 建立新的道德价值取向
我们必须承认我国社会出现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现象,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价值导向的一元化。尤其突出的是,在西方一度流行而今衰落的价值中立思想,在我国还有一定影响,它否定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这是现阶段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的一种价值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作为一种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导向一元化的结合,其具体体现在:(1)道德层次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全社会认真宣传和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道德;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和先进积极分子,特别是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影响力的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同时在区分道德层次性时需要有最低要求,道德体系应该说是个阶梯体系,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应该辩证的看待。(2)坚持“三个代表”与道德评价标准相结合。在评价一种社会现象时,不仅要看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而且要看他所产生的道德影响,必须在道德评价中坚持历史合理性与道德合理性的统一。(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为我所用”相结合。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与吸收外来优秀道德文化相融合。
3. 社会越轨行为的预警与干预
道德是人们的生活与行为规范,对人具有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来自人们对道德规范的认可。每一种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只有承认该规范,才能为社会接纳;承认这些规范,就要受这些规范的约束。因而,道德也是社会中无形的契约。可当今社会,契约对人的约束力正在减弱,道德规范的威望正在淡化,一些违法、违纪、贪污、腐败等社会越轨行为泛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为某些行业不正之风的遁词,一些见利忘义之辈利用法律规章无力管束的空子,大行以权谋私之道;一些为富不仁之徒采用违法手段大捞昧心黑钱;致使在一些人眼里,假冒别人的商标是小人所为,而抢先注册别人的商标才算君子之举;于是乎,高官可以放火,可以强盗,百姓则不能点灯,不能犯错。凡此种种,用道德去遣责已远远不够,而应受到法律的严惩,由于道德的弱化,使得一些小人、伪君子能越过道德的界限来触犯法律的高压线。可悲的是,在这些人还没有越过道德界限时,道德的力量是那样的苍白、那么的无力。而恰恰由于法律的不完善与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当今社会上为非作歹之徒在法律与道德的模糊界限上为所欲为、忘乎所以。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当今社会,我们不但要严肃法纪,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做好对违规越轨等社会不良行为的预警与干预机制,让法律的威慑力,使不法分子不敢违法,创新法律法规机制,使不法分子不能违法;严肃道德规范、建立健全道德约束机制,使人们不愿违规违法,从全社会入手,为人民群众着想,把各项工作事业置于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运行、阳光操作,让全社会对违法乱纪的勾当进行强烈的遣责,使之无藏身之处;用法律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惩防并举,以预防为主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一个有着良好的道德素养的人,决不会做违法乱纪之事,一个时时受到道德约束的人,决不会轻易跨越道德的界限。同样在一个法律健全、制度完善、社会和谐的社会,不法之徒是绝无藏身之处的。
4. 构建社会道德控制机制
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会把道德看得那样神圣,无不无时无刻以道德的规范约束自己。而那些毫无道德的人,寄希望于自我约束,无异于想让鸡蛋不孵也变出小鸡来。一种道德观的存在,除了社会成员认可接爱,并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外,还需要外界的力量约束。“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千古之训的道理为世人所熟知,并用圣人之训谆谆教育下一代。使不守道德者不但受到家庭的责备,还将遭到家族的责难,传统道德就是这样流传至今的。在当今社会,传统道德约束方式越来越失去市场,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新型约束监督机制。这种约束监督力,主要来自公众舆论和外界口碑。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一种不正常现象是,公众舆论对某些不道德作为的约束力正在减弱,有的客观上还对某些有损道德的行为推波逐澜。由于新闻报道的猎奇心理,不从社会公德的角度报道而是从制造奇特,轰动效应来描述,当有人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时,围观者常常熟视无睹,放弃了社会赋予自己天然的谴责权利。于是不道德者得以为所欲为、无所顾忌,随之而来的吃喝嫖赌、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等丑恶现象,甚至被众人效仿,而某些大众传媒在道德最需要主持正义时,却又避重就轻,甚至是误导。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就在于当今社会道德控制机制正在弱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健全完善社会道德监控机制,是当今社会在向一个道德价值观转型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命题。
5. 改变扭曲的道德教育环境
任何经济与社会活动都是在规定的社会环境中由多种职业的人所参与的,而人的职业道德行为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提高人的职业道德素质,规范人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行为,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个人的道德观的建立,开始于家庭和学校,得益于社会优良的德育环境的熏陶与培育。然而我们当今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错位,育人环境的扭曲变型,正严重威胁着下一代。如何规范教育,优化育人环境,使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达到融合统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首先,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确定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内容,加强对青少年和广大公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使之符合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道德发展。同时,注重渗透现代社会意识构建,在实施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教育时,还需学习、借鉴、融合一切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其次,加强职业教育。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价值与利润最大化是经济工作的原则,无可非议。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顾获取经济效益的途径、手段、从而产生地方保护、环境污染、唯利是图、权钱交易、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不道德行为,将会对国家社会、人民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有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变社会不良风气,构建和谐温馨社会。再次,加强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毛泽东)。领导干部是决策者,是单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如何掌握和行使不同的权力,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就起决定性的作用。当今社会干部中的不正之风、腐败堕落现象,同其职业道德问题直接联系着,这直接影响社会各阶层的道德建设问题。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进一步端正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高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最后,还要使职业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步、协调进行。职业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
在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时期,有些人视道德精神为草芥,私心膨帐,物欲横流,在“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中成为利欲熏心,丧失人格、国格的势力小人。理想道德人格是国民道德精神的一面镜子。一个国家民众的普遍道德精神面貌,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今天与明天。当今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正呼唤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在现实生活中提高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道德境界,重新确立新型的具有现代思想特征的理想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申明,柯林娟.国学管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4]李玉萍,粟慧.文化·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蒋晓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8.
[6]蒋晓雷.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7.
责任编辑 仝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