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问题研究

2009-04-29曲云进

高校教育管理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实效性

曲云进 姜 松

摘要:我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低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深入分析影响和制约因素,积极研究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而迫切的现实意义。明确入学教育目标、创新入学教育模式、规范入学教育内容、优化入学教育载体,是当前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大学新生;大学入学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09)06-0080-05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还是对于大学教育功能的最终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对待新生入学教育,思想上不可谓不重视,投入不可谓不大,方法也不能说不多,可“只是形式不同,层次有别,但效果令人担忧”

事实上,每每轰轰烈烈的入学教育过后,其预期效果并没有如约而至:教育者在入学教育中的一切努力很快就成了“过眼云烟”,新生在环境、心理、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不适应症”并未真正消除,本应由入学教育解决或本以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在后续的其他阶段却仍然频频出现,以致时常听到不同年级学生“早知今日”的悔恨和慨叹。据一份针对大一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同学是在茫然中度过了入学教育阶段,竟然只有不到20%的人认为入学教育对他们适应大学生活有较大帮助。也有媒体曾经指出,当前的入学教育因为缺少具体和感性的指导而对新生的作用不大,并呼吁“入学教育莫成‘点缀”。这种现象也早已引起了高等教育行政主管管理部门、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注意,“普遍认为现有的入学教育在适应新生的实际需要方面仍存在着明显不足”。毋庸讳言,我国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低已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这种近乎“徒劳无功”的现象让我们教育者颇觉尴尬,但是绝对不容回避和漠视。

一、入学教育实效性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认识方面的原因

1对入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入学教育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实施入学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它从根本上规定了入学教育的方向、内容和方法。然而,不能正确认识或准确把握入学教育目标,却是我国许多高校入学教育实践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一是对入学教育特定的教育内涵把握不准以致目标错位。由于许多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并不注意而且也不十分清楚入学教育、新生教育、大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等概念的具体内涵及其之间的关系,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最终目标的一致性而无视它们之间存在的指向性、层次性和时空性差异,这也就使得对它们各自要实现的目标认识不清,甚至将这五者的目标混为一谈。因此入学教育自身直接的、具体的目标往往被其终极的、间接的目标所取代。

二是比较注重入学教育过程而对其目标和结果缺乏足够的重视。有的高校及学生教育管理者热衷于教育过程的大张旗鼓和教育形式的不断翻新,而对“为什么要实施入学教育”“入学教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究竟是什么”等问题并不关心,当然也就更不会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之所以如此,恐怕是因为:入学教育“做得怎么样”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在较长时期都不易显现而且无需考核,而“如何做的”却是显而易见。如此一来,手段与过程却成了实施入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2“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真正体现于实践之中。许多人虽然口口声声强调入学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虽然说起当代大学新生的特点是如数家珍,论及入学教育如何才能满足新生的需要是头头是道,可是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更多地依凭经验和习惯行事,还是喜欢从教育者的实际和需要出发,而并未充分考虑新生的心理期待、发展要求以及个体差异。因此,无论是入学教育计划,还是具体内容、形式,都非常明显地表现为教育者“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而这些“想做的”并不一定是新生“想要的”,“能做的”并不一定是新生“能接受的”。

3全员育人的意识淡漠。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本人的全面参与,特别是需要学校全盘考虑、整体部署,形成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但在现实中,入学教育常常被看作单纯的学生工作,具体由辅导员、班主任组织实施,原本全校的“一盘棋”却成了学生工作者的“独角戏”。

(二)实施过程方面的原因

1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对入学教育目标的认识偏差,教育内容往往与新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期待存在较大差距。要么是教育内容涵盖了大学教育的所有内容,面面俱到,但是又因时间紧张,只能浅尝辄止,结果只会是“吃力不讨好”;要么是教育内容涉及面太窄,仅仅限于规章制度的宣讲和专业介绍等,而在如何认识大学和适应大学方面缺少必要的、具体的和感性的指导,远远不能满足新生的需求,不能给新生们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影响。

2教育时间跨度偏短。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是新生入学教育周加集中军训模式,这种急风暴雨式的模式的确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其实际成效很不理想。因为此时新生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课程学习尚未开始,许多事项还未涉及,许多问题还没有暴露,一时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他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和理解这么大容量的、以前未接触过的信息,等到真正面临需要解决的事情和问题时,入学教育阶段已经结束,即使采取补救措施也因错过了最佳时机而收效甚微。

3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大多数高校都将入学教育纳入了培养计划,甚至规定了学分,但是和其他课程和教育教学环节相比,几乎都是重形式过程而轻结果评价。虽然不少高校实行了入学教育考试制度,但考试内容局限于校规校纪,采用开卷形式,基本上每个新生都能轻松地通过考试。这种考试结果显然不能真正反映新生接受入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此外,入学教育作为一项工作,对于承担者(部门以及个人)的实施情况也缺乏必要的监控和考核,往往会虎头蛇尾而流于形式。

4忽视校风的影响作用。入学教育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校风的好坏反过来又会影响入学教育的成效。有的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实事求是,夸大宣传;有的高校在新生接待服务工作中不够周到细致,给新生带来不便;有的院(系)入学教育安排不尽合理,不能满足新生需求;有的后勤服务人员或者辅导员和班主任态度不热情、工作不到位;有的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甚至流露一些不恰当的言论和消极情绪等,这些都会抑制入学教育对新生的作用。特别是老生中的不良现象对新生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入学教育的作用。

二、增强入学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明确入学教育目标

入学教育目标既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动力,也是最终衡量此项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更是决定我们选取什么样的教育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措施的重要因素。“相对于其他各类教育活动而言,入学教育这种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指向学生某一方面素质的养成”琜5],更不是指向学生全面素质的养成,而是直接指向入学教育对新生实施影响所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阶段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入学教育特定的内涵和具体的目标,即: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为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目标又可以细分为两个层次四个具体目标:

第一层次为基本的生存层面的目标:通过入学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新生的不适应、不习惯和不熟悉的心理及行为表现,保证新生能够顺利开始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活动。具体目标是:一是基本适应以饮食起居、出行办事、人际交往等为内容的大学生活;二是基本适应与中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第二层次为基本的发展层面的目标:通过入学教育,在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基础上,帮助新生逐步理解大学,融入大学,开始对自己今后的大学生活进行初步的规划。具体目标是:一是初步了解大学职能和理解大学精神,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修正以前对大学过分理想化的期望;二是基本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人才需求,明确大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基本确立学业目标、就业目标以及政治追求目标。

(二)创新入学教育模式

1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格局。入学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必须动员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校内和校外)参与其中,齐抓共管,改变学工条线“单打独斗”的工作格局。要建立学校统一指挥、学工和教务部门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参与配合、各学院具体实施的入学教育组织体系。在入学教育队伍方面,坚持以学工条线人员为主体,以系主任、任课教师、机关干部、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党员和骨干等为重要力量,邀请或动员学术带头人、杰出校友、社会成功人士以及新生家长积极参与,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发挥整体合力。

2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对大多数新生而言,对大学的了解和适应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也绝非十天半月即能完成。笔者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应该适当向前延伸和向后延长,开始于录取通知书的寄发,结束于第一学期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寄发录取通知书到入学报到前,与通知书一并寄发入学教育的相关资料,并对新生以及家长提出一些要求;第二阶段是学生入学报到后的20天左右时间进行集中教育,包括10天左右的军训;第三阶段是从正式上课开始到学期结束,与大学生活和课程学习同步深入进行系列教育。

3建立入学教育考评制度。一是要把入学教育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年度工作及考核内容,对各学院加强工作指导和过程监控,把计划、总结、问卷调查、教师反馈、活动竞赛、新生考核结果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切实改变入学教育工作常常“无果而终”的现状。二是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新生接受入学教育情况以及效果进行综合考核并评定成绩,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修。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口试、问卷调查、活动参与情况、学习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每一项成绩加权平均作为新生的入学教育成绩。

(三)规范入学教育内容

入学教育内容是入学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和外化,必须紧紧围绕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角色转换”这一目标进行精心选择和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增强针对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1生活向导。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首先遇到的困扰就是生活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就会产生孤独感和心理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要详细地向新生介绍校园及周边环境、学生公寓的有关设施功能和管理规定、与学生有关的各类机构的职能和位置;具体讲解交费、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就医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开展以防骗、防盗和防火为内容的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各种求助渠道和方式,尽快使新生产生归宿感和安全感。

2学业指导。从中学到大学所面临的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旨在帮助新生基本形成与大学生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学业指导必然成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具体内容为: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课程设置,掌握学籍管理、学分制管理、学位授予以及考试等方面的规定,了解各类学习奖励和今后进一步深造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介绍大学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以及专业学习的特殊要求,指导新生科学地运筹时间和利用校内各种学习资源。

3心理疏导。大学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和社会角色等方面的转变,必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心理不适应自然就会影响到他们即将开始的学习和生活,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心理不适应现象,介绍一些自我调整、放松的方法和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策略,指导新生积极主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和进行自我重新评价,及时了解疏导学生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适时适度地促进新生的心理转变。

4行为督导。由于长期以来受师长和一些影视作品的误导,一部分新生是带着对大学生活不切实际的幻想进入大学的,一下子不太适应大学的管理,甚至会出现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在入学教育期间,必须要加强校纪校规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监督,让新生明确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培养恪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

5思想教导。很多大学新生在高中时把高考作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一旦进入大学则面临着目标“真空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新生重新确立奋斗目标,是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史校训教育,引导新生理解大学,激发新生的爱校热情。加强修身与成才教育,强化新生的集体观念、责任意识、角色意识,引导新生将自身的成长同祖国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成才愿望。开展入党启蒙教育,介绍入党的条件和基本程序,满足他们对政治生活的渴望和积极上进的要求。

6职业引导。大学新生入学前始终处于“应试教育”阶段,没有机会认识职业世界,也无暇思考“考上大学以后的人生”。因此,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开始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新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引发新生对自身的发展、职业的选择进行积极思考,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初步拟订个人发展规划。

(四)优化入学教育载体

入学教育载体是实现入学教育目标的手段和途径,是入学教育内容的外显方式。在入学教育目标、内容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载体的选择和运用往往成为决定入学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为此,应该根据入学教育的不同内容和大学新生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和综合运用各种形态的教育载体。

1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大学新生初来乍到,特别希望能够得到有效的指点和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新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将服务功能放在入学教育的主导地位,以服务为基础平台,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营造起有利于新生认识、认同、信赖学校的良好氛围,为新生开始崭新的大学生活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让新生在服务中得到良性培育和引导。

2贴近学生的课堂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大学新生比较习惯于课堂教育方式,因此,在入学教育阶段应注意与中学教学的衔接过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而不要一味强调大学的特点。这里所讲的课堂教育包括两种:一是向新生讲解、灌输入学教育主要内容的会议、讲座、报告等;一是各类课程的课堂教学。特别是课程教学,专任教师也是入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须采用适合新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新生逐步适应大学教学模式。

3科学规范的严格管理。大学并非一些新生梦想的“自由天堂”,如果对新生过分强调大学的自由精神和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而疏于管理,那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同样考虑到与中学管理模式的衔接过渡,应该在入学初期对新生要适当地管得多一些、紧一些、细一些,加强督促检查,对违反校纪校规现象及时给予惩戒。

4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教育的目的一旦隐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就会通过活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教育者预先设计的境地。”琜6]要紧扣入学教育目标,与集中宣讲及课堂教学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系列化校园活动,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集体、开阔视野、锻炼自我。

5深入细致的个别沟通。解决大多数学生共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当然是入学教育的重点,但是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更加需要来自老师的个别辅导和心理支持。个别沟通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地帮助学生化解其内心困惑。另外,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坚持与学生进行个别沟通,还便于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和心理期待,并据此改进课堂教学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潜移默化的校园传媒。目前高校校园传媒种类繁多,如校报(刊)、校园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网、宣传栏、社团通讯、服务手册、宣传资料、横幅、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等。“校园传媒作为高校文化信息传播交流的载体和思想宣传阵地,它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关系日趋密切,并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琜7]由此,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好各种校园传媒,使之成为新生认识学校和接受入学教育的重要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入学教育网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鉴于目前我国高校和新生的实际情况,网络的效果并不理想,倒是开发手机短信平台的入学教育功能不只是可能而且已经成为了现实。手机短信具有私密性、及时性、交互性、生动性、廉价性等特点,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手机短信在为新生提供生活提示、服务导航、释疑解惑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期正能量教育探索
大学新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及应用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