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卷
2009-04-29
选书五法则
书海无涯,做为大众阅读,选择是首要的问题。徐肖楠说,选择可读的书至少要有这样几条因素。
读经典的书
人们首先要读经典的书,读懂经典,才能读懂人类心灵的历史、人类生命的指向。而时尚永远是从经典中变化衍生出来的,可以给我们一时的触及,却不能给我们震动心灵、历久弥新的感受。尤瑟纳尔在欧美中学生必读经典丛书的总序中这样描述:“精神产品的形态日新月异,而喜悦的源泉竟是那样古朴!时空在飞速旋转,速朽的只是宏大典仪、夸饰的宣言和昙花一现的威权,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容颜也在流水的雕刻中变得残缺直至湮灭。相形之下,类似于普鲁斯特小甜饼焕发的记忆却是恒久常新,在我们心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这就是经典作品不朽的力量。
读奇特的书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丛中找出有价值的好书?我觉得可以挑选奇特的书。从叙事作品来讲,首先是叙事的奇特性,讲述一个新鲜的故事,给你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启示和感受——奇特的故事本身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重新创造了我们的生活;从语言上讲,具有奇特的语言应该是具有新鲜感的生动美好的语言,而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语言。
读超越的书
如果一本书仅仅是停留在复制生活的层面,那么它的价值不会超过一份文献,就缺乏长久的文学价值。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对现实生活有所超越,它可以引领你站在一个新的生命高度,用一种新的态度来审视生活、思考生活、改变生活、提升生活。通过阅读来提升生命状态,是我们阅读的最终目的。
读耐读的书
经典作品被人们反复修改重述,改变成新的故事、新形态的精神产品,但其中经典的部分始终存在。例如经典的人物关系、人物性格、悲剧冲突,从罗马史诗时代流传至今,依然焕发着光彩,永不过时。经典的耐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首先是内涵的耐读,即使你已经知道了整个故事情节,也不妨碍你每读一遍都读出新的方面、获得新的感受,甚至在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重读,都有不同的收获。一部《哈姆雷特》可以被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种感受,这就是经典的耐读。
其次是局部的耐读,它不但整体吸引人,它的每个部分情节、片段、语言也是耐读的,可以从全书中抽取片段阅读,依然感受到无穷的魅力。
读精致的书
一本书是奇特的、提升性的、耐读的经典,那么它的各方面都应该是精致的。目前一些作者和书商急于产生利润,压缩写作出版周期,迅速炮制出大量文化垃圾,不但内容粗劣雷同,印刷方面也错漏连篇,这种粗制滥造的书会把人引向一种粗略的状态和观念。
(信息时报)
温总理:一个不读书的人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温家宝总理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纪实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度过了富有意义的一天。
从1995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希望藉此鼓励世人尤其是年轻人发现阅读乐趣。
春雨绵绵,空气格外清新。下午3时许,温家宝来到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该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的名言:“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该馆出版的各种书籍摆满书架,显得恬静而雅致,墨香扑鼻。
温家宝边走边看,不时从书架上拿出感兴趣的书籍翻阅,像一个普通读者那样沉浸在浏览和阅读的乐趣中。当听到两个正在购书的女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时,温家宝对她们说,学史首先要读书,读书要有选择。
在商务印书馆主楼的过道墙上,挂着与该馆有着历史渊源的人物图片。温家宝来到馆史陈列室内,仔细观看图片、图书文献。这些资料记录了商务印书馆一百多年来的非凡历程。在听完该馆负责人的介绍后,温家宝说,今天来到商务印书馆,同辛勤耕耘的编辑们见面,感到非常高兴。如果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出版社就是制造书籍的场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就在出版业,这就是造纸和活字印刷。如果没有出版业,文化就不能继承,科学探索就会中断,甚至历史记录都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事业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温家宝接着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古代的出版人给我们留下了八万卷典籍,举世罕见。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看望英语编辑室的编辑人员时,温家宝说,我们的出版社不仅要推动中华文明建设,而且要促进世界文明的传播。
(新华网)
国图频道亮相北京像看电视那样看书
国图一角,三个电视荧屏,正循环播放着“文津讲座”、“中国书法故事”……他们都属于一个特殊的电视频道——“NLC TV”——国家图书馆数字频道。记者昨在国图获悉,“NLC TV”(“国图空间”)现在不仅能在城北的国图新馆读者服务厅收看,还能在城东的约2000数字用户家中收看。这是全球诞生的首家图书馆专业服务频道,且有望于今年七八月份在北京市的数字电视用户中铺开。
使用特殊的遥控器打开界面,跃入记者眼帘的,是国图新馆的大幅照片。从界面呈现的内容看,“国图空间”可提供的服务项目涵盖“图书借阅”、“书刊推荐”、“馆藏精品”、“经典相册”、“图说百科”、“少儿读物”。“读者坐在电视机前,手持遥控器,便可实现馆藏查询、借书、观看讲座、资料片观看等多种功能。在技术层面,这相当于国图办了个有线电视台。国图数字资源部主任王志庚,拿公众熟悉的“有线电视”作比。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现在已经很不一样。”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告诉记者,“在这些年里,除了纸质阅读,我们还提供传统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服务。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渐成熟,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重心,将是‘一小一大,前者指的是手机的‘3G服务;后者即为数字电视。我国图书馆界在数字领域的探索,走在了世界前列。我馆的许多核心技术,也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北京青年报)
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揭晓
“这是第一个发给我本人的奖,以前好像都是某本书抽不出身来,派我代表它去领奖。”11日,阿来获颁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
塞壬、耿占春、李西闽和臧棣分别获得了“最具潜力新人”等四项殊荣。而仅次于“年度杰出作家”的重头戏“年度小说家”出现了令人意外的结果:终评票数最高的作家毕飞宇自愿放弃年度小说家奖。
“我们办中国诺贝尔文学奖的未来期
许没有改变。”在致辞中,南方都市报总编曹轲表示。
最热烈麦家“熊抱”阿来
简单的颁奖礼中,有两次意外情况。一是在阿来得奖时,颁奖者是获得去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和今年茅盾文学奖的麦家。同是成都作家。又是好朋友,礼仪小姐刚想去引导麦家上台,他已经一个箭步直接从台中央跨了上去。台下笑声顿起,麦家紧紧拥抱了阿来。在今年的茅盾文学奖里,阿来的《空山》和麦家的《风声》一起入围,最后是麦家胜出。
麦家目前已移居杭州,甚少回成都,我和阿来也有几个月没见,在这样的场合来个热烈的拥抱,是兴之所至。
最意外毕飞宇放弃领奖
另一个意外情况,是主持人宣布毕飞宇放弃奖项以及小说家奖空缺的消息,全场听众有些愕然。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创设以来的第一次。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组委会秘书长欧亚代表组委会解释说,组委会秘书处与毕飞宇进行了多轮沟通,“毕飞宇先生多次来信表达了对南方都市报的敬意和感谢,他反复强调他的放弃和南方都市报与评委会无关,至于别的,他本人不愿意多说。面对这个突发事件,我们根据评奖规则,充分尊重评委的工作和作家本人意愿,做出如实公布评奖结果和终审实录,并同时宣布该奖项空缺的决定。”
最低调舒婷不愿上台颁奖
获奖作家中,塞壬是在广东流浪8年的女作家,她一身波西米亚风格的装束走上领奖台。这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第一次将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颁给一个散文作者。对于塞壬,很多人并不熟悉,尽管她在2008年也获得了“人民文学奖”;在现场,她笑言要让大家看清楚“这是一匹怎样的黑马”。
“2008年度文学批评家”得主耿占春走上领奖台时,一脸的大胡子引起全场的注目。他说,这是他从事写作30多年来第一次获得奖励。现场他还向观众透露了一个秘密,他最初的理想并不是做一个批评家,而是做一个诗人或小说家。
如果要问在颁奖现场谁是最低调的作家,那么这个人无疑是2007年度散文家获得者舒婷。在本次颁奖典礼的系列活动中,她不发言、不接受采访,甚至婉拒成为“2008年度散文家”得主的颁奖嘉宾。获得“年度散文家”的李西闽本来主要写悬疑小说,这次却以真实纪录自己5·12汶川大地震幸存经历的散文而获奖。作为一个被掩埋在地震废墟下76个小时后获救的作家,他特殊的生命体验和心灵记忆让人动容。
在此前各大媒体和网站的预测中,入围“年度杰出作家”的诗人翟永明、西川和评论家洪子诚;入围小说奖的方方、金仁顺、慕容雪村;入围诗人奖的朵渔,以及入围新人奖的路内、任晓雯,都是夺奖的热门。人们期待着诗人翟永明、西川和网络作家慕容雪村在大奖中突围,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小说家和传统文学胜出。
阿来:没指望未来继续得奖
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领取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及10万元奖金后,来到暨南大学“百年暨南文化素质教育讲堂”发表演讲。在与听众的交流过程中,阿来表示自己并不指望未来继续得奖。
(南方日报)
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1.75本传统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言》、《童年》、《鲁滨逊漂流记》、《昆虫记》、《宗璞散文》、《张晓风散文》、《周国平散文》、《论语》、《朱自清散文》、《聊斋志异》、《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寄小读者》、《城南旧事》、《莫泊桑短篇小说选>、《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丰子恺散文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这是杭州市一名中学教师推荐给学生们的书单。
这份书单被报道后在当地引起不小反响。不少人都觉得书单看上去很熟悉。一名1979年出生的网友说:“我读书的时候,老师推荐的差不多也是这些书。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还是这些书。”
书单是一样,只是现在人们似乎不会照着书单读完这些书了。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传统图书阅读率呈持续走低态势,阅读率为34.7%,比2005年降低了14%。至于不读书的原因,49.4%的人归结为“没有时间”,42.8%的人说“没有习惯”。
大学生也不例外。《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曾对兰州9所高校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大学生一学期的购书费用不足50元。17%的人几乎一学期不买一本课外书。近30%的学生表示读书最多的时段是在考试前一个月。
不过,说国人不读书是不对的,只是读书的目的明确且理性。当当网最近一周的热卖榜,“实用”图书占了一大半,有4本都是健康类图书。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数据,58.0%的人读书的目的是“增加知识、开阔视野”,读书成为人们提高技能的重要方式。在形式上,互联网阅读率持续迅速上升,为36.5%,比2005年提高了8.7%,首次超过图书阅读。
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趋势。美国25岁以下人群中超过30%阅读电子书。日本手机小说《深爱》销量更是达到250万册。有人开始担忧,网络阅读形式渐成人们的阅读习惯,可能造成国民思维能力的弱化。如果有几个小时的闲暇,大部分人更愿意看一部网络小说或搞笑帖子。人们并非不待见经典,恰恰是太待见,总想找个专门时间来拜读。结果网络小说看了一堆,阅读《论语》的那个美好午后仍是遥遥无期。
如何让阅读再次深刻地影响中国人的心灵?培养真正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尤为重要。一位书店老板就说:“求学之后如何丰富自己的知识、阅历?面对复杂的世界和纷繁的生活,如何找到内心的平静?阅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当我们真正拥有了阅读的心境,地点和时间就都是次要的。林语堂曾说,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如果真正爱好书籍,就不会在乎有没有适宜的时间和地点,只要有读书的心境,什么时间和地方都可以读书。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就在网上阅读?中国古代有一个备受推崇的“三上”读书法,据说是苏东坡的方法,在马上、枕上、厕上也不放过阅读。时代在发展,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入一个“网上”?网络阅读会不会真的取代传统阅读,我们无从预测。但可以期盼,纵使不再青灯黄卷,网络依然不掩书香。如今很多中国古籍都在网上有了供下载的电子版。这两年还出现了不少旧书网,给书虫们提供一个网上淘旧书并且以书会友的平台。
图书馆里更该读书。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调查显示,只有23.4%的人会选择去图书馆看书,30.9%的人从来不去图书馆。据文化部2004年公布的数据,中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并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城市和普通居民很难便利地使用图书馆。图书馆一向被称为“推动全民阅读的根据地“,如何建设公共图书馆,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阅读空间的打造。
家庭也该读书。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07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也存在无书可读的问题。超过三成学生拥有的图书数量少于10本,六成学生的个人藏书量不到20本: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中国有“耕读传家”的传统,如能把购书经费列入家庭开支,建立家庭必备的基本藏书,几代积累下来的家庭藏书就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所谓“书香之家”也就是这么来的。更重要的,是能给家庭成员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一家人静静地聚在一起,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读书。并非只能出现在电影和回忆录中。
还可以在地铁里读书。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去年7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乘地铁时,“听音乐”是首选(65.4%),其次就是阅读报纸杂志书籍,60.3%的人选择此项。温家宝总理曾在今年2月28日回答网友提问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有评论指出,比之“凿壁偷光”的匡衡、“囊萤照读”的车胤,地铁中的阅读者应该是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华民族的新形象。
当然,还有人说,现在市面上的畅销书那么多,书籍出版质量又在下降,想找到有价值的书确实有点难度。如果实在无法判断或者懒得选,那就照着文章开头列出的书单,一路读下去吧。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