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政寓文,帝王情怀

2009-04-29毛丽萍杜晓冬

当代人 2009年7期
关键词:烟波行宫热河

毛丽萍 杜晓冬

避暑山庄,初名为“热河行宫”,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其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及特殊的政治功用蕴含了清帝的治政思想,所谓“不贪玉宇琼楼看,独在遐陬理外疆”。

清帝往往借题诗、撰联、题匾来表达心迹,在避暑山庄正宫区康熙帝亲题的五块匾额,寓意深刻,诠释了一代帝王对山庄景物的赏析及其思想内涵。

一、避暑山庄匾

由康熙帝亲题的“避暑山庄”匾在初建山庄时悬挂于正宫门外偏东,于乾隆十九年悬于内午门(又名阅射门)之上,鎏金云龙铜匾,光彩熠熠。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以后,在古北口外已有八处行宫可避暑,康熙帝每年四月出京,九月返京,于每处行宫都小住数日,多居住在喀喇河屯和热河上营行宫,然后到木兰围场举行秋狝大典。随着热河行宫的日臻完善,康熙大多居住于热河行宫。于是,热河行宫遂成为口外行宫的中心。

在避暑的同时,康熙皇帝之于山庄的良苦用心,则是因热河“北压蒙古,右引回回,左通辽沈,南制天下”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亦是因“惟兹热河,道近神京,往来无过两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康熙避暑兼可召见来此避痘的蒙古贵族,从而施行“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以防朔方”为主旨的民族政策和边防政策。正因如此,康熙在塞外结好蒙古贵族的政治活动,取得了相当显著的功效。于是,康熙大力扩建了热河行宫,首先依皇帝“深居九重”之规定修建正宫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修好,此时这座行宫初具规模,后康熙在内午门的匾额上题“避暑山庄”四字并撰写了《避暑山庄记》。在康熙诗中曾言“夏木阴阴盖溽暑,炎风款款守峰衔”,极言山庄“避暑”这一功能,此类诗句颇多。

然而,避暑山庄做为清帝夏宫,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条件下,清帝康熙最主要的目的则是以“施威天下,柔怀远人”的施政方略来加强北部边疆地区的管理,从而处理民族问题,进而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避暑山庄在当时已成为清朝第二个政治统治中心。

二、澹泊敬诚匾

澹泊敬诚殿,又称楠木殿,是正宫区的主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称其楠木殿,顾名思义是由于该殿材质全部由云南的金丝楠木构建。在康熙初建时,该殿为松、柏等普通材质而建造,有诗为证:“澹泊同源松栋翼,清舒近映竹苞荣。”该殿初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不彩不画,古朴典雅。其为楠木殿,则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改建正宫时,将木料改为楠木,亦不施丹、任其天然。由于楠木不仅昂贵,不受虫蛀,雨天还会发出淡淡的清香,故用楠木天然的香气使该殿更增添了朴雅、高贵、不凡的特点。

“澹泊敬诚”匾,高悬于殿内正中,意为恬静寡欲,谨慎真诚。澹泊两字出自《易经•系词》:“不烦不忧,澹泊不失”,寓意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汉时班固《汉书》中有“清虚澹泊,归之自然”之言,寓意朴素无华;三国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告诫后人,莫沉迷于奢华,要树立远大抱负。康熙深有同感,故以此告诫子孙要以静修身,以俭养德。只有生活俭朴澹泊,不尚奢华,才能在政治上高瞻远瞩,治理好国家。“澹泊敬诚”殿是清帝处理政务、觐见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的地方,同时也是举行万寿大典的场所。该匾悬挂于此,表明了清帝康熙以诚相待,绥抚怀柔的为政态度。也正因为康熙的励精图治,使天下承平,而怀柔政策的实施,则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民心长城。他理政于避暑休闲之间,以澹泊的心态开创了绵延一个多世纪的康乾盛世。

三、依清旷匾

澹泊敬诚殿后,是回廊环抱的五间简朴的房屋,给人以北方民居的感觉,是清帝更衣休息、接见近臣的地方。“依清旷”取自《后汉书•仲长统传》中“帝以为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意为在清旷的房屋,可以放松心志、涤烦悦性、休闲自娱。可以想象清帝康熙在位之时“查民瘼,备边防,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习劳苦之役,惩宴安之怀”。他制定国策,奖励耕织,同时发展经济,由此八荒臣服,一统江山,开创了清朝的太平盛世。如此可见一代帝王在处理完庞杂的政务后所渴望拥有的放松心情及休憩之地。“依清旷”在乾隆时期改题为“四知书屋”,成为乾隆皇帝频频觐见少数民族宗教政要的地方。

四、烟波致爽匾

过十九间照房(又称“万岁照房”),是正宫区皇帝的寝宫“烟波致爽”殿,“烟波致爽”是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一景,这里“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该殿不雕不绘,古朴清雅;厅内陈设考究,充满着浓厚的东方韵味及生活情趣。殿内正中悬挂康熙亲笔御题“烟波致爽”匾额一面。“烟波致爽”,单从字面来讲,是水面上烟气弥漫所致清爽的气息。因其地处山庄东南,地势宽阔,居高临下,北面“十里澄湖”,云烟缭绕,水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作为皇帝的寝宫,康熙有诗云“山庄频避暑,静默少喧哗。触目皆仙草,迎窗遍药花”,加之院内青松苍郁,山石散置,情趣盎然,可以想见康熙居于此之惬意。康熙建山庄之时,天下大势已定。他寄情于山水,逍遥于林泉,在避暑消夏的同时,却仍以国事为重,在此殿亦宵衣旰食,批览奏章,为国家的统一安定写下了“北控远烟息,南临近壑嘉。春归鱼出浪,秋敛雁横沙”的诗句。此情此景,又是何等的神清气爽。该匾直抒胸臆,展示了作为一国之君的情怀。

五、云山胜地

烟波致爽殿后,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四景“云山胜地”,是一座二层小楼。此景建筑形式别具一格,楼前点缀假山叠石,假山有自然蹬道,可偱级而登楼直达第二层,这是正宫的最后一组建筑。在此胜境,凭栏远眺,北望湖光山色,林峦烟水,一望无垠,而且“高楼特起,八窗洞达,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基于此,康熙在此登高远眺,在这地灵峰秀之处题匾“云山胜地”,描绘了此景的美不胜收、万千气象,使人“物尽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

透过高悬于避暑山庄正宫康熙帝御笔亲题的匾额,映射了一代帝王康熙在避暑山庄纳凉消夏的同时,实行怀柔政策,结好蒙古贵族,使之心悦诚服,从而达到“边疆自固”的积极防御目的,可谓寓政于避暑休闲之间,寓帝王情怀于文辞书法之中,以澹泊从容、睥睨天下的心态,使清王朝的国势达于鼎盛,开创一代康熙盛世。(责编:孙达)

猜你喜欢

烟波行宫热河
热河道库:清帝巡幸热河时期的备赏银库
为你写诗
论元稹《行宫》的主题意蕴
九月
北京 避暑山庄里的烟波致爽
清代热河驻防八旗的沿革与职掌(1702─1810)
基于《南巡盛典》版刻图像的清帝南巡行宫御苑空间格局探析*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
达什达瓦部迁徙热河考(蒙古文)
项城袁世凯行宫(故居)园林艺术特色及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