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酿华章
2009-04-29刘正绪
刘正绪
在贵阳市的知青文学爱好者中,王亚光是少数能坚持写作到底的作家之一。因为都是老知青的关系,笔者与之神交多年,钦佩有加。亚光有农村生活的深厚基础,各类作品多取材于农村,影响较大的小说主要有《骚动》、《野猫冲旧事》、《遭遇暴雨》等。《野猫冲旧事》是一部反映农村改革题材的重要作品,2007年获贵州省第二届“乌江文学奖”。
文学创作总是遵循一定社会价值原则的,它与政治及审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某些社会阶层或是社会集团的利益有着密切关系,隐含着社会历史原因和社会价值。当一种社会结构面临重大变革时,就需要有人来阐明变革的理由。亚光的《野猫冲旧事》(以下简称《旧事》),就是这类诠释理由的、资政与教化功能兼备的小说。
政治性原则是《旧事》全书的灵魂所在,其材料的取舍、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均以历史唯物主义标准来决定。从1950年至1978年,为了解决在特定国际环境、国内条件下发展经济的问题,我国农民曾走过一段艰难曲折的道路,野猫洞的“社员”(即村民)和有关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和体制改革中,留下了历史价值的足迹。
《旧事》表达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对于现实生活的普遍态度,并分别描述了基层执政者几种不同的对应态度,从而使《旧事》具备了深远的韵味和政治导向功能。《旧事》对广大农民的精神世界和理想境界都做了深广细致的剖析。广大农村中的道德观念,与外界存在某种“生殖隔离”,且较之政治观念具有更为广泛的适用范围,所以我们会因张冲这一形象而心灵震颤。张冲曾是一位有影响的基层干部,因受传统道德引导而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却长时间地充当乡亲们间接的决策者,可惜在变革的曙光中,他反被经验主义所击败。其实,他完全有可能以新的方式解决农村公共利益的问题。他的死和另一人物“死老蛇”的“新生”,留给后人的是同样严肃的反思和警示。其他重要人物如张炳江、周淑花、莫元昆等,从不同角度显示出一个群体令人深思的经历和特有的品质。
《旧事》始终牢牢把握农民的命运与历史背景之间的关系,使《旧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有力的宣传文案。作者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寻求积极的、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为多数人的利益服务的社会价值原则,以多种手法检讨了从“互助组”、“农业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期间所形成的痼疾,同时又肯定了曾经为探索和追求付出过的努力,以及那种精神。
农业集体化的初衷无疑是良好的,但是它却忽略了许多最基本的问题:比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的问题;又比如对个人意志、人格的尊重和觉悟程度的评估问题等等。后来多次的挫折,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循环。分配制度这一根本问题,在“大跃进”和“四清”之后,非但未得解决,反而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出现更荒唐的“大寨式记分”(只要阶级成分好、思想“革命”就可以评高分),迫使社员玩起“犁门坎田”(犁回时故意隔行,以求“快”)、种“卫生苞谷”(不上肥料)等害人害己的把戏。“死老蛇”式的懒汉是农村社会常见的反抗性(或批判性)符号;坐等国家“返销粮”成为一种习惯。为了生存,生产队暗中搞“小包产”的行为屡禁不止,阻力一旦消失,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赤子之心酿华章。《旧事》融人了作者诸多个人的体验与感受。多年的插队生涯和农村工作经历,给予作者深刻的体验和感受,使其作品的使命诉求远远高于功利诉求,甚至基本没有功利的诉求。亚光的作品在反映农村情况时,既有所创新,又保持了传统文学的朴质。
农村的体制改革己经过去快30年了,很多人淡忘了从1959年至1978年间,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存在的重重危机;面对改革开放中产生的新问题,这些人发出“今不如昔”的谬论,掀起鼓吹倒退的思潮。作者通过“旧事”对这种思潮提出警告一《旧事》显然有助于帮助我们重温历史,只有记住历史,才不会迷失自己。
《旧事》通过小村寨农家境遇和各方面对此的反应,展示出这样的事实:联产承包责任制给西部大山深处的“野猫冲”带来希冀和生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和冲突;改革开放政策给农村带来的新气象的同时,由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不完全同步,也给农村带来的冲击和仿徨。农村社会关系的变化、利益关系的调整以及随之引发的矛盾冲突,是新一代领导必须面对的现实。亚光试图告诉读者:尽管人民公社制度失败了,但却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产方式的共耕制不适于中国国情,必须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发展道。也正是由于许许多多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牺牲和探索,我们才找准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贵阳著名作家汤保华认为:亚光选取了“这一个”一这个特定的小山村,并且相当成功地写活了这个山村……文学作品的特点是政治理论文章所不能替代的。因为小说是生活状貌,而其状貌是多彩的。所以,读亚光的《野猫冲旧事》,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受。《旧事》有什么魅力能吸引读者呢?这是因为他把这个小山村一主体是生活于其中的农民一生动化了。贵州的一个小山村,小山村中的小政权,小山村中各种性情的人,小山村中人们的欲望与表达,都带着浓浓的地域特色和语言特色。这就是艺术的力量。野猫冲这个小山村——作为文学中的典型场景一立了起来,这是成功的一面。我很认同汤保华的看法。小说家,似乎应当和哲学家、政治家一样,要重视目的,强调效率与效果,如果执迷于某种色彩与概念,则易冲淡自己设定的主旋律。人类的活动,一是追求切身利益,没有利益就无法生存;二是追求价值,没有价值就不可能有自由和谐。没有价值追求,人类的生存就没有尊严与未来,这是小说家应该严肃思考的。比如,为了怕割伤乡亲们的赤脚,周淑花自觉将酒瓶碎片拾起来;为了给哥哥凑娶妻的钱,宁愿早嫁……但是,当她怀疑会计支付的钱不足时,就不会那么“高尚”了。我们看到,“死老蛇”要么不出工,要么出工不出力,根本原因就是他看不到自己的利益。当然,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要给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以实在的利益,价值是公认的价值,要体现农民阶级的价值。这一切,需要有一种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旧事》有力地昭示了这一道理。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旧事》也存在某些技术上的不足。小说采用大量贵州农村方言俚语,不但使人物形象亲切生动,而且还具有“微言大义”的效果。但是,中间穿插了“孬”、“诈呼”等北方方言,破坏了语境;流行于城镇中的用语“无怨无悔”用在农民语言中,也有些“超前”了。
性和性爱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常用的艺术话语。它应该与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命运、故事环境与情节的发展紧密结合。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性和性爱方面有许多微妙的差别。但是,和所有知青一样,成长于“不准爱情存在时期”的作者,显然缺少相关经验,或许是故意让“民乐”的旋律中插入几个顿音或超吹音效,使部分节奏如街舞般诡异起来。
《旧事》故事在皆大欢喜中结束,也有些令人落漠。基层干部工作或上级指示的失误,会造成群众对领导者的能力以及方针政策的合理性产生怀疑,从而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群众信心的动摇,是稳定与和谐的最大障碍。法制的逐步建立健全,固然使村民的信心有所依托,并发生划时代的觉醒,但改革开放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再解决,再出现……人类社会只能这样不断进步。
《旧事》是应该有“续集”的,而且,将永远没有“大结局”。
注释:
①余岸木,《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见2007难12月20日《金阳时讯》
②汤保华,《生活的馈赠——读(野猫冲旧事)有感》,原载2008年12月8日《贵阳日报》
责任编辑:郭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