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生态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现状与战略思路
2009-04-29赵世磊
赵世磊
摘要:云贵高原地区是&-N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在日益加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不断出现,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隐患。而生态农业由于具有集约、高收益、节地等优点,因此成为云贵高原优化生态环境、发展和谐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云贵高原中最主要、最贫困、生态环境最容易破坏的贵州高原生态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增强生态农业科技支撑能力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云责高原生态农业科技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云贵高原地区一直是全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激烈矛盾,使其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隐患,而生态农业由于具有集约、高收益、节地等天然优点,因此,成为云贵高原农村地区摆脱贫困,实现农业结构转型,推进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重要工具。贵州全省都属于云贵高原,起伏较大,山脉较多,高原面保留不多,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贵州省内喀斯特岩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55%,属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全省86个县中有75个属于“喀斯特县”,也是全国典型的极贫困代表省之一。贵州高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农业人口多、压力大、农业资源(主要是可供利用的水土资源)短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纯收入低、增长速度慢和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且日趋恶化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高效型生态农业将是综合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贵州高原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贵州是一个农业省,农业生产水平低,农业基础十分脆弱。近年来,贵州省通过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支撑,加快农业产业升级,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数量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省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274.26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547.85亿元(见图:1),种植业和生态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和畜产品稳步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41 1.73元增长到2008年的2797元。
贵州省生态农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建立生态农户人手逐步向生态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发展。截止2008年,全省建立了思南、德江2个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和400个生态农业示范村,引导和推广、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沼气生态农业示范点20个。1996年2月,国家环保局批准赤水市为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又批准了遵义市湄潭县、黔南自治州的荔波县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已有赤水、荔波、湄潭、余庆、凤冈、绥阳6县沛)被国家命名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城市(贵阳市)在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相关创建工作正有力推进,将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模式;在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中,还有1个县(市)开始生态市建设,7个县(市)正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5个乡镇开展省级生态示范乡镇试点创建工作;2个乡镇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试点,实施长江、珠江上游防护林和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国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示范区(毕节地区)”、贵州山区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生态建设项目、《中国3146》农业综合发展项目、草地畜牧业等项目,退耕还林(草)坡改梯、生态建设示范县等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17.40%增长到2008年的39.93%,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农村能源生态建设方面,2001--2008年,国家、省、地共计投资12.3865亿元,在全省74个县(市、区)的37920个村、98892户,共建沼气池120万口,200--300ms的大中型沼气池20口。
多年来,贵州高原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高效型生态农业,形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型、农牧结合型、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山地立体种植型、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殖结合型、生态旅游型、庭院型等几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贵州省在“长治”工程中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果林,推行林下种草,发展种草养畜,并推广以“猪、沼、果”为代表的多种开发治理模式和“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桐梓县溱溪河小流域经过治理后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54亩增加到0.69亩,粮食总产量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习水县吼滩河小流域实施“林草间作,种草养畜,治理与富民并举”的治理措施,使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835元。
但贵州地方生产总值2007年在全国排26位,人均生产总值排3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2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排30位。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与生态省建设西部地区相应指标相比,分别差距5.94倍、1.74倍和4.11倍。
二、贵州高原生态农业发展中科技支撑现状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农业经济保持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支撑对云贵高原生态农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贵州高原的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有效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但是,生态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农业科技体系逐渐完善
贵州省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体系,形成了省、地、县、乡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的科技网络系统。目前贵州省有省级农业科研机构20个,县级以上主要从事农牧渔业科研工作的机构有41个,农业科技人员1660人,其中高级职称246人,中级职称481人,初级职称933人;建立了1l所农牧院校及各地县草地、畜牧、水产、兽防等工作部门和科研机构,已拥有1万多名专业技术队伍;有农业推广机构3872个,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经济成分的服务机构6300个;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资料,2006年末,全省有农业技术人员8.68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1.93万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0.12万人,中级技术职称的0.67万人,初级技术职称7.89万人,逐步建立起以省农业科学院为龙头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
但是,农业科研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立,而不是按照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设立;各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机构、学科、专业互相之间缺乏优势互补的环境和机制;农业科研计划项目组织缺乏整体计划和统筹安排,不能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整合科研资源;一些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高新技术自主创新方面还缺乏自主和独特的核心技术,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成果供给明显不足。
(二)科技自主创新有效支撑了生态农业发展,但科技贡献率仍偏低
1.科技自主创新状况
种植业技术方面:农业科研单位在优质稻米和杂交水稻、优质玉米和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有的达到领先水平;坚持选育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的主要粮经作物品种,在玉米单交群改良种和杂交选育、水稻三系杂交和两系杂交选育、油菜杂交育种、蔬菜杂交育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先后育成高产优质粮、油、蔬、果、经等农作物新品种162个,其中水稻41个,玉米24个,油菜29个,小麦10个,大麦4个,小黑麦7个,大豆6个,蔬菜12个,瓜果、甘蔗、茶叶、麻、桑、葵花、花生等29个。其中,“黔单11号”是贵州省育成的第一个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组合,其综合性状在全国名列前茅,得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引种试验,鉴定选育成功西瓜、草莓、荔枝、龙眼、杨梅、苹果、石榴、柚子等品种30余个,并已经在生产上应用。
畜牧业方面:贵州先后育成黑白花奶牛、贵州黄鸡、贵家黄鸡等新品种;黔北黑猪、关岭黄牛,贵州黑山羊经多年选育和纯繁。质量有明显提高;积极开发饲料资源如菜籽饼、芭蕉芋、秸秆、NPN(非蛋白氮)等;研究和开发畜禽饲料配方及进行畜禽疾病防治研究等。
循环技术方面:2000--2008年期间,贵州省循环经济科研试验和科技示范登记成果中,种植业、生物、品种资源保护占13.16%;大气净化、环保与节能减排占11.4%;深加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占6.89%;喀斯特、土壤改良及生态建设占6.68%;病害防治与防灾减灾占5,45%;养殖及牧草业占3.90%,循环经济成果占到47.48%8。
生物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作物品种选育,通过“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分子标记与利用”等项目的实施,初步探索出适应于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因,构建了控制烟草腋芽生长的基因,获得转基因烟草植株。
贵州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技术储备不断提高,有效支撑贵州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收和生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在“八五”、“九五”、“十五”期间,贵州省农业科技进步增长率分别为1.79%、1.03%和2.73%。贵州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八五”期间的27.51%左右,提高到“九五”期间的38.19%左右,“十五”期间达到43.85%左右,充分体现了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贵州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见表:2)。
(三)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成效显著,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仍偏低
“十五”期间,贵州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有71项农业类项目列入省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占总项目的62.3%;支持经费334万元,支持强度4.7万元,项,有效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技术更新和高新技术推广。
生态种植业方面:一是大力推广稻田再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包括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种菇模式。贵州省在稻米生产过程中,产生约500万的水稻秸秆,将秸秆粉碎后,抛撒于大田中,经过发酵、腐解、分解转化,成为土壤重要组成的有机成分有机质。采用秸秆种菇该技术每667m2利用秸秆4000~5000kg,形成“水稻—秸秆—蘑菇生产一菇渣肥田一水稻”的循环经济生态模式。二是推广稻田养鱼技术。在2002-2003年实施《贵州省山区稻田生态渔业模式推广》项目,全省2593个村(组)推广该项技术实施面积26.5万亩,新增水产总量1566.8万公斤,亩均产量97.7公斤;生态种养带亩均产值151.6元,项目新增产值2.17亿元,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三是通过“贵州罗甸、关岭、镇宁低热地区冬果菜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和“贵州威宁、大方、龙里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和推广”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带动全省大面积反季节蔬菜的发展,累计种植面积近千万亩。
生态畜牧业方面。一是主要在黔南、毕节、黔西南等地推广生态养牛技术。通过示范推广秸秆再利用技术、天然牧草充分利用技术及人工牧草种植技术,全省养牛利用天然和人工牧草8千余万t,稻草等秸秆600余万t,青贮400余万t;示范推广牛粪无害化处理及再循环利用技术,经无害化处理后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二是主要在黔南州独山、荔波等地示范推广生态养羊技术。推广羊粪无害化处理及再循环利用技术,经无害化处理后作为高效有机肥返还种植产业,达到灌丛草地肉山羊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截止2007年底,通过天然牧草灌丛资源再循环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贵州天然草场鲜草产量300--1000kg/667m2的优势得到利用。三是主要在黔南、毕节、黔西南、遵义等地示范推广生态养猪技术。通过优质牧草养猪技术,利用天然和人工牧草1100余万t。示范推广猪粪再循环利用技术,使猪粪经再循环利用技术后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肥料。通过沼液、沼渣再循环利用技术的推广,用沼渣、沼液减少蔬菜、花卉、果树等作物农药用量80%--90%;利用沼气替燃料技术,每年减少燃煤消耗250余万t,价值近30亿元。
(四)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贵州省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产学研合作成果不断提高。贵州省自2005年实施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以来,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0万元,立项124个,攻克一批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和育种关键技术,形成品种中试与产业开发同步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有效地解决新品种成果转化“瓶颈”难题,累计推广面积达3500万亩以上,产生累计效益100亿元以上。黔南州农科所自主创新出香型杂交稻组合“黔早优2017"在省级试验中获得“三连冠”,全省区试早熟组合中产量首个突破每亩600公斤;省油料所选育成功的“黔花生二号”从品种的选育、应用到系列食品的研制成果填补了省内空白,部分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结束贵州省花生无自育良种的历史;省草科所《黔草1号高羊茅(坪用型)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在两年实施期中生产销售草种346吨,开展生态治理、草坪绿化配套技术推广272万平方米。2005-2008年通过对关岭黄牛、黔北麻羊、下司犬、从江香猪、大鲵等18个地方特色畜禽(水产)品种保护、提纯复壮观和开发的立项支持,促进了地方特色畜禽冰产)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畜牧部门实施《平坝灰鹅保种与开发利用》项目,建立平坝灰鹅数据库和繁育体系,为平坝灰鹅提供种源保障,为产业化开发提供技术支撑,使产区内出栏商品鹅突破在10万只徘徊的局面达到22.03万羽,新增种鹅7000羽,新增经济收入2831.45万元,利润1045.7万元。瓮安县兴业畜
牧发展有限公司、瓮安县政府和省农科院共同主持贵州“猪一沼一粮,菜(果)”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组织贵州大学、省农业厅和省农科院7个研究所近60余科技人员与瓮安县近30名技术人员联合攻关,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循环农业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和产学研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着力促进贵州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的集成与创新。总体来说,贵州省突出以种业为先导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适用技术的集成、组合、配套与推广步伐得到加快,促进“科研一推广一产业”协调发展,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五)制约科技支撑能力提高的瓶颈仍然明显
1.生态农业科研和推广的投入严重不足
贵州省生态农业科技的投入总的来说是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受财力的局限,增速和增幅显然与需求不相适应。据统计,我国整体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1.13%提高到2007年的1.49%。贵州R&D经费支出远低于国家的投入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至少保持在2%。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2.5%以上的水平。投入不足限制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养殖业、加工业等重点领域技术成果严重缺乏。
2.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队伍不稳,高层次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示范推广的需要,成为制约云贵高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一般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剩余,急需的外向型、复合型、高科技顶尖人才十分缺乏,尤其是新兴学科、薄弱学科、交叉学科等前沿领域的人才高度缺乏而高中级农业科技人员又主要分布在省部办的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许多县、乡镇的高级农业科技人员则凤毛麟角。同时贵州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还面临严重流失的危机。
3.农民基本素质低影响了对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需求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实践和应用的主体,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消化吸收和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目前,贵州省农民所受教育程度有限,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难度大。2008年贵州6岁及以上人口中,初中、高中、大专、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33.68%、7.48%、2.38%、1.16%,小学文化人口比重为42.63%。2005年贵州省450万农村劳动力离土打工,其中跨省转移350万人。在乡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近一二十年的小学、初中毕业生,而且多为妇女和老人,农民的职业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提高生态农业科技支撑力的战略思路
(一)把握云贵高原生态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重点依托省农科院、省内农业高等院校、市级农科所和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向云贵高原生态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发挥比较优势,加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要加强农业生命科学、农产品质量安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动植物疫病控制、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为生态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的创新提供理论基础;加强现代生物技术在全面提升传统育种技术的利用,较快育成有突破性的农作物、果蔬、林木、花卉、畜禽等新品种,加强分子生物等技术在开发食品、中药等产品上的利用;加强生物制剂病虫防治、生长调节剂、蛋白质和氨基酸制剂、动物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培育农业生物制品新兴产业;加强种苗生产、水产智能化养殖、病虫害防治、栽培饲养管理等设施农业高效率和高效益的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加强高原山地耕作、播种、收获及加工、工厂化农业设施、规模养殖等可配套、多功能机械设备的引进改良研制与开发,大幅度提高农用工业技术水平;加强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等清洁能源,实现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系统产业化。
(二)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科技对生态农业的贡献率
高原各省份应协同加强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为高原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根据云贵高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构建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技术体系,实现木本粮油、非粮饲料、节粮型畜禽种养技术和生态经济技术升级;着力构建沼气、种植、养殖生态系统技术体系,实现能源、养殖和种植技术升级;着力构建高原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综合配套技术体系,为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和山区开发提供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构建草食畜禽、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技术体系,实现畜禽、水产、饲料作物、牧草等的育种技术、养殖技术、主要疫病防治技术的升级;着力构建粮、油、肉、奶、蛋、蔬菜、果品、水产品等无公害(绿色、有机)技术及生产、加工领域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体系;着力构建精品农业、特色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优势果蔬业技术开发、中药农业现代化技术开发体系。
(三)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推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组装集成与配套,强化一线科技力量。重点支持生态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依托各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农业科技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中试、集成、示范为主,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扶持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中试示范转化基地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的基础上,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成果,中试熟化、集成创新,加大示范推广力度,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云贵高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的主渠道作用,依托各级农技推广机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涉农企业,加快推进农科教结合,促进农科教结合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建立起促进生态农业经济高新技术、增效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考核体系,让优秀科技人才及其先进科技成果扎根于广大农村,使农民真正掌握农业科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共同抓好大宗农产品和对全省农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的技术转化工作,以及公益性强、经济效益小、社会效益大的成果转化。
(四)加强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和平台建设,提高生态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
要针对云贵两省农业科研基础条件薄弱、整体水平
不高的现状,加大科技投入,在保持农业科技工作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工作,改善农业科研条件。根据云贵高原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学科发展情况,一是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的研究条件、实验仪器设备、田间试验示范基地、中试基地、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信息网络、办公设施等配套完善和更新升级的建设力度,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科技园区;二是加强农业生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农业自然科技资源、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的有效重组和系统优化,形成以农业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农业基础性公共科技平台,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以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为突破口,加大数字农业、精确农业的开发力度,开发建立农业信息系统平台,建成全省涉农技术、经济、政策的信息发布中心,建成农林资源环境等动态监测系统和重大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②刘彦随吴传钧,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经济地理,2000,20(1):63-67.
③环境保护志_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42.
④苏维词朱文考,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对策田,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42
⑤禄智明,在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发言[N],四川水利网,2006-12-9.
⑥刘家彦,实施建设生态省的战略思考[N],www,gzhjbh.gov.cn,2008-12-31.
⑦王天生,王瑶,贵州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和改革建议[N].中国农技推广协会,2009-4-24.
⑧王天生,王瑶,贵州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和改革建议[N],中国农技推广协会。2009-4-24.
⑨贵州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研究报告,2006-1—4.
⑩张建,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9(1):212.
⑥张建,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西南农业学报,2009(1):214-217.
⑩刘渝琴,贵州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成效显著,西南农业学报,2009(1):214-217.
⑩张建-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卟西南农业学报。2009(1):212.
⑩王天生,王瑶,贵州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状和改革建议[N]冲国农技推广协会,2009-4-24.
⑩贵州实施“猪一沼一粮,菜(果)”生态农业技术集成与产业示范[N],金黔在线,2008-11—2.
⑩贵州省统计信息网,2009-5-11.
⑥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十一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R]2006,2.
⑩李学勇,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N],人民日报2003-11-27.
⑩黄建宏,贵州生态农业发展研究2006,2.
责任编辑: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