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不是神话
2009-04-28李素香杜荣霞
李素香 杜荣霞
2002年秋天,一个崭新的名字一清怡中学,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的城乡结合部诞生了。她是一所新兴的全日制寄宿制初中校,许多人把孩子和家庭的希望交给了这里,把她看做当地基础教育耀眼的新星。但就在短短的两年之内,年轻的清怡中学却已步入生源不继的低谷。2004年全校招生不足160人,学生厌学、逃学、打架频频发生。一百多名教师,按照区教育局教学视导的标准,优课只有8.2%,教师和学校在当地教育系统更是榜上无名。
2004年,我们作为新的领导班子踏上了任重道远的征程。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突出重围,实现振兴?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做出了庄重的承诺:
办学理念:“教育即服务,质量即生命,特色即品牌”;
办学思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办学承诺:“让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清怡精神:自强不息、凝心聚力、拼搏创新、追求卓越。
在这样的办学思想引领下,我们坚定不移地确立了以改革突出重围,以创新谋取发展,以文化凝聚精神,以特色铸就品牌的治校方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形成了理念前瞻、特色鲜明的“清怡教育模式”,即“活”的课堂,“真”的德育,“细”的管理,“爱”的文化,创造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奇迹。从低谷走向重生,犹如凤凰涅槃。招生火爆起来,学生和家长纷至沓来;教师优秀课达标率名列滨州市第一,许多教师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表彰,承担区级以上公开课或应邀到外省市讲学,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学生文章及多项活动屡屡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学校荣誉更是硕果累累,集“全国和谐校园典型学校”、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整体建构和谐教学实验“重点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教学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A级餐厅、滨州市示范学校等50余项荣誉称号于一身。2007年4月,我校作为先进典型在滨州市校长培训提高班上作了经验介绍,7月,在威海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了典型发言,12月为山东省农村校本教研研讨会提供观摩现场。
2008年4月12日,清怡中学与江苏洋思中学、南京东庐中学、聊城杜郎口中学共同参加滨州市滨城区举办的“全国四名校同课异构”观摩活动,我校自主创新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赢得了与会专家及教师的好评。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王敏勤教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评价文章《广学百家而后打造自家高效课堂》,《中国教育报》记者赵小雅用《这样的成长速度是怎么来的》解读清怡中学的教科研模式。《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导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做了宣传报道。2009年3月,“全国初中内涵发展与质量提高专题研讨会暨山东省特色初中典型经验交流活动”把我校列为观摩现场之一。有人说,清怡中学创造了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现代版教育神话,无数人渴望揭秘清怡中学崛起和腾飞的生命密码。
密码之一:创新,迎来春天
成名前的清怡中学课堂教学基本上处于“无声”状态,教师们“穿着新鞋走老路”,课堂还是“原生态”,有人说,春风难度玉门关。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关乎学校存亡的一个大问题。
新领导班子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从课堂教学的革命开始。校长带头进教室,大面积听课,为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把脉。我们的领导团队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坚强领导集体,因为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洋思人能做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清怡人也能!
这是清怡人追逐的梦想。只要勇于追逐梦想,它总有实现的可能。
1、造血工程,奏响课堂教学改革三部曲
“以学定教,双主互动”改革构想的诞生。2005年的春天,料峭的春寒尚未褪尽,领导班子一班人带领全校教师走向了洋思中学。认真研究了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经过反复的摸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学定教,双主互动”的改革构想。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巨变。那就是,教师必须从盘踞已久的神坛走下来,走进孩子的中间,彻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整个课堂还给学生。这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彻底颠覆,结束了长期以来教师独霸课堂一统天下,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教者”变成“学者”,教师角色和观念的转变,引发了课堂的根本变化。
“245教学模式”的初步形成。2006年春天,席卷全国的杜郎口风暴吸引了清怡人,我们毫不犹豫地来到了杜郎口。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在全面剖析了本校课堂教学现状之后,我们梳理出了十六大问题,形成了第二个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展示反馈”,即“245教学模式”。“2”指“自主探究,展示反馈”两个阶段,“4”指“自主探究”四个环节,“5”指“展示反馈”五个环节。课堂成了师生探究快乐学习的乐园,大家敢问,敢说,敢上黑板展示,敢下桌讨论。课堂成为动态的生成的课堂,教师一言堂变成了百家鸣,学生的学习也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变死记硬背为体验感悟,从而实现了课堂根本性的变革。
“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大获成功。清怡教师是勇于实践的创新者。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我们请来了全国和谐教学法创始人王敏勤教授、山东省教科所陈培瑞主任、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主编赵小雅主任等著名专家学者诊断把脉,融入了和谐教学整体建构理论,将“245教学模式”进一步提炼简化,形成了现在产生巨大影响的“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该模式包括六个基本环节: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拨——盘点收获——达标测试。“导学案”作为课堂高效快乐的载体,是教案、学案,也是学生的笔记本和练习本,自主合作探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除了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各有20分钟课外作业,其他学科均实现了“零作业”,达到了高效快乐的学习目的。一场课堂教学的革命,激活了学生的合作和探究欲望,实现了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快乐学习的飞跃。
2、德育创新开创新天地
德育管理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地,历来被人们视作学校管理的软肋,时常被人质疑它的实效性。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提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健康的生活便受健康的教育,崇高的生活是崇高的教育……真正有效的德育是过有道德的生活”。我们的德育管理提出了“真”德育的口号,即把德育管理渗透在
学校全部工作的每一个细胞之中,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阶段性、主体性、生活化、主题化和常态化的德育生态系统。学生进入清怡校园的第一天起,校长和教师亲自站在大门口,真诚欢迎每一个孩子的到来。校园一尘不染,每一个角落无一张纸片,每一颗小草生机勃勃,每一句标语都耐人深思。从第一周的军训活动和生活自理入门课开始,学生就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带动下的小家庭,教师带着孩子们从就餐、洗刷、叠被子等生活细节开始,手把手地教导,同学们互帮互学互助,在进入校门的第一时间就体验到文明、真诚、美好、安全和爱,这被称作德育工作的第一课。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倡导“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校园环境保护是学校每天的必修课之一,每日的卫生扫除及环保工作完全由学生自查自评,孩子们认真擦除地面、墙壁、玻璃上的每一处斑点。每一个角落,每一块瓷砖,每一个栏杆,每一张纸片,都不会放过,就连洗手间的用具摆放都是井井有条,老师和同学们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随时清扫垃圾,捡拾塑料袋,已经成为习惯。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是清怡学生最喜欢最受益的校园生活之一。诸如文明礼貌月、校园节约周、感动清怡人物等等内涵丰富具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贯穿每个学期和学年。每一个学生在校园的每一天都会受到实实在在的感染和熏陶。清怡中学走出去的孩子,自理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特别强。回母校的时候,他们都对三年的生活教育感激不尽,比同龄人成熟懂事,家长也百分百放心,对学校给予了真诚的赞誉。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学会了生活的第一课,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3、管理创新激活全盘棋
为了坚决实现“教育即服务,质量即生命,特色即品牌”的办学理念,清怡人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创造了高效的管理机制、科学的管理制度、坚强的管理队伍,我们名其为“清怡管理模式”。
“清怡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构建了校长负责制为主体,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下的教学与行政、德育、后勤管理齐头并进的科学管理网络体系,实施扁平化、精细化、高效能管理。我们借鉴了海尔文化中的日事日清和日进日高理念,以及中国著名实践派管理学家、实践型管理学集大成者鞠强教授的“二元相对平衡管理哲学”,通过多元化培训手段和方式,加强对教职工的敬业精神及管理层的执行力和学习力培训。学校管理突出一个“细”字,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注重细节、追求高品质的教育质量。一本具体、翔实、可操作性强的《清怡中学管理制度汇编》,真正体现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刚性原则,但是柔性的人文关怀制度与之水乳交融,又处处体现为学生和教师发展服务的终极目的,逐步达到了“不治而治”的管理境界,形成了鲜明独特的学校制度文化。
“亲情教育”和24小时监护制度,是清怡中学关于寄宿制管理的最得力举措。“学生就是我的孩子”是全校教师的口号,学校就是学生的家,学生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必须把所有问题解决在第一时间,绝不让家长担忧,更不能向家长告状。这样的做法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赖和赞誉。
密码之二:师生发展,实现腾飞
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自主发展的学生群体是学校工作的重心,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教师发展夯实基础
我们着眼全体教师,集中主要人力、财力进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创立名师工程和导师制度,强力打造一支包含国家、省、市、区、校五级名师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实现“清怡人人是名师”的办学理想,促进了“名师扬名校”、“名校出名师”的良性循环。“清怡名师”一年评选一次,不论教龄、年龄、资历,彻底打破了论资排辈的旧传统,真正实现了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用人理想。一些名师很年轻,没有资历和高级职称,也没有耀眼的荣誉称号,但是接受新理念新模式非常快,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先锋派。高尚师德是清怡教师的第一名片,是学校健康发展的生命和灵魂。学校把师德文化建设的核心,凝聚成一个字,就是“爱”,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每学期坚定不移地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优秀教师、英模教师的感人事迹,组织教师聆听名师报告会,评选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等活动,连续4年坚持隆重推出师德建设活动月和师德报告会。
我们坚持走“科研型、开放型、学习型”办学之路,用课题建设和研究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科研活动实行全员参与、全方位投入、全过程管理。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学校毫不动摇地每学期划出大笔资金用于课改实验专用经费,购买教育教学资料。终于实现了人人有课题,人人搞教研的良好局面。其中,“学案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省市级课题“体育六四模块教学”和音美双环节教学等7项实验课题取得显著成果。
多轮赛课制为每一位清怡教师搭建了成长的舞台。“人人都上精品课”是清恰中学课堂教学的永久性目标。自开学第一节课始,隆重推出全校公开课比赛,包括名师观摩课、骨干教师擂台赛、每人一节公开课等等,全力打磨课堂教学模式,把每一节课都上成精品课,进而提高全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真正实现课堂教学行为高效实效的理想状态。同时,一系列如火如荼的实践活动,在有利助推着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如“齐鲁教师读书活动”、“书香校园我践行”活动,为教师征订教育理论刊物,定期向教师推荐必读书目,创办电子阅览室和校园网络,开展周末业务论坛活动,每年开展“八个十、八个一”活动等。近两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领导和参观者多达20000余人,教室的门永远大开着,每一个教师都游刃有余,可以说是百炼成钢。
2、学生发展五彩缤纷
学生有差异,学校无差生。尊重差异,宽容差异,善待差异,让每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为每个孩子终身发展积蓄力量,是学校孜孜以求的办学目标。我们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成才”的口号,积极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民主参与、自我完善的育人机制,一切活动由学生唱主角,学生参与学校纪律、卫生、学习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崭露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潜能和才华,使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和提高。
学校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开发了校本课——30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包含校园集体舞、24式简化太极拳、阿拉伯之夜,集时代特点与古典风格于一体,独具一格的“六四二体育模块教学”,开创了体育课
堂教学的新篇章。我校学生作为滨州市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山东省中学生篮球队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语文素养比赛、班级主页设计大赛、课本剧表演等系列活动尽情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英语课本剧《盲人摸象》和语文课本剧《变色龙》等获得山东省比赛骄人成绩,学校承办“EF”杯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滨州赛区选拔赛,多名同学获奖。积极尝试AB班教学,在初二初三年级数学、英语学科,实行AB班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均衡发展。
校本课程“特色超市”是我校颇负盛名的“拳头产品”。以“多彩生活”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特色超市涵盖艺体、活动、科技探究、经典诵读、知识趣味等几大门类20多项微型课程,基本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及发展需要,达到了人人有特长,人人能发展的全面育人要求,很好地实现了教育即服务的办学理念。学校利用音美教室、劳动与技术教室开辟的才艺与手工空间,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艺术创造和手工制作才华。蔚为壮观的学校艺术团由300多名学生组成,多次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表演活动连连受奖。我们独立开发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教学特区,开放全部理科实验室,满足了全体学生实验教学的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随时进行实验、探究,让那些喜欢动手实验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全力打造书香型校园,努力让读书成为每个人一生的习惯,让每一颗心灵沐浴书香。投资30万元构建大型电子阅览室,开发图书超市,“书卷气”成为全校师生的惬意追求。清怡网站、清怡校报、清怡文学社及《滨州日报》渤海晨刊记者站等为学生的特色发展开辟了广阔的舞台。
每年一届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包含音乐、舞蹈、绘画、剪纸、竞技体育、电脑作品设计等20余项活动门类,全面展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优秀成果,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多元化评价策略,使得有一个聪明的脑袋瓜是好学生,有一双灵巧的手也是好学生,有一颗水晶般的心更是好学生,每学期的十好学生、文明之星、卫生标兵、感动清怡年度人物评选等多种形式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尽情享受优质教育的幸福和快乐。
密码之三:大爱无疆,化育心灵
学校是传播文化,塑造灵魂的园地,我们把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于一个字:“爱”。从广义而言,这是一种人类的大爱,是任何人一生都不可或缺的珍贵的财富。对教师来说,就是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对学生来说,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自然、爱生活、爱学校、爱学习等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幸福和快乐。学校充满了爱,就赢得了一切。教室如家,师如父母,每f~_老师把自己和学生的一切水乳交融般紧紧联系在一起。
校园内,师生一起培植“成才林”,建设“怡心园”、“清怡书苑”,创造人与校园生态环境的和谐:“德馨路”和“立志路”启发师生以德为先,立志报国;灯箱展示“清怡名师”、“十好学生”,鞭策师生比学赶超,奋发进取;宣传栏中闪耀着丰富多彩的师生生活的音符,活动剪影、心灵体验、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学生宣誓等等:楼道里,以爱国与科学、立志与成才、诚实与守信等为主题的德育长廊、科技长廊、艺术长廊,引领学生在跨越时空,与贤哲并肩,与历史同行。教室门口是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阵地,展示着班级誓言和奋斗目标;教学楼内的一句句温馨警示语,时时与学生娓娓交谈。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知识、文化、艺术和爱的载体,校园、花园、乐园互为一体;教学、艺术、娱乐交相融合,潜移默化之中,每一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充满了爱的瑰丽色彩。
清怡中学,一所年轻的新兴学校,一颗冉冉升起的齐鲁教育新星!
责任编辑:樊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