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适应与调整的技术
2009-04-26王丽
王 丽
摘要:许多大学生存在着如何对待大学学习、如何进行大学学习的困惑,及时对学习心理进行调整,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首先要了解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不同,其次是通过确立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掌控时间、调整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心理的调整。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心理;适应;调整
在大学阶段,学习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任务。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学习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与学业有关的心理问题。在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有关学习心理的咨询占着一定的比例。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学习成绩的障碍有目的障碍、兴趣障碍、情绪障碍、意志障碍、方法障碍、环境障碍等方面,当前对大学生的辅导中,除了生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情绪问题等方面开展工作外,也不能忽视学习心理的辅导,对大学生学习心理仍然要加以关注。
一、适应大学学习:了解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不同
1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性。专业性是大学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是否有兴趣会直接影响学习热情,并进而影响整个学习面貌。就现实而言,每个人都必须学习自己的专业,但又不能满足于本专业这一狭窄的范围,总想扩大自己的视野。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人的精力有限,时间也有限,如何处理好专业与非专业学习的关系。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要防止出现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种倾向是忽视大学学习的专业性。
2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大学生学习活动具有更大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自觉性和能动性两个方面。大学生的学习虽然也有老师讲课,但是在老师授课之后的理解、消化、巩固等各个环节主要靠学生独立地去完成,这就需要有较强的学习自觉性,而不能像中学生那样由老师布置、检查和督促。另外,大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中学强调升学,学习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和校方安排,学生没有多少选择余地。到了大学,虽然仍有专业的限制,但学生选择的余地很大,教师对大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加限制,很多教师还鼓励学生广泛涉及各类知识。除必修课外,学校还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有选择地听课、学习。此外,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有的人用来学习,有的人去打工挣钱,有的人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也有的人不知如何利用这些时间。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否则就会不得要领,忙乱不堪,或是浪费时间,收效甚微。
3学习途径的多样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途径除了听课这一主要途径外,还有自学途径、学术交流途径、多媒体教学途径、社会实践途径等等。当然,这些学习途径在中小学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但在大学里,这些途径更能被大学生采用。有的同学能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学习,而有的同学只会听教师讲课。大学生中有这样极少数人,读了四年(或更长时间)的大学,却不知道如何从图书馆里查阅自己所需的资料。因此,以多样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4学习已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性质。探索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结论之外新观点的寻求和钻研,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要掌握所学的知识,而且要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学科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性,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培养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精神,而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的大学生将会较多地感到压抑和不适应。
二、学习心理的调整和适应技术
1确立学习目标和目标设定技术。有人说:上大学之前,大学是一盏很亮同时很远的灯,同学们好象在黑夜里,除了这盏灯,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清,大家只顾朝着灯跑。上了大学,好像天一下亮了,灯被淹没了,周围的东西却清晰了,才发现还有很多东西可学可比,还有诸如交际能力、文体才能、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差距,这种自负又自卑的心态使得不少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迷茫和失落,行为上表现为一种“无目标状态”,情绪上有明显的郁闷、不适感。大学生确立起学习目标可以给自己的行为设定明确的方向,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助于合理安排,更好地把握今天,提高学习效率。确立学习目标要注意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制定具体的、可以量化的、能够实现的、注重结果的、有时间期限的目标。也可以用心理图像的技术,在头脑中清晰地设想出要想达到的目标的图像。
2培养学习兴趣和认知转变技术。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表现为对与专业学习的内容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因此会去探究领会和掌握它。大学生可以通过开拓自己的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注意老师推荐的书目和参考资料,客观地评估和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有些同学可能除了就读的专业之外,还有自己其他擅长的科目,因此存在着遗憾,因此充满抱怨、自暴自弃。这时,利用认知转变技术会带来情感和行为的转变。既然自己存在着优势,那么能不能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产生更大的效应呢?很多同学很有悟性,在转变自己的观念之后,首先尽力试着把本专业读好,一个专业里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领域,也许对专业里的某一个领域会有兴趣。同时有很多专业发展了交叉学科,两个专业的结合往往是新的增长点,从而发展出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3掌控时间和时间管理技术。大学四年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时期。大学生活比高中生活内容丰富了许多,学习、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交友、个人生活事务管理、其他的一些培训、考级等,不能很好地安排时间,要么就忙得失去自我,没有空闲;要么就松散得一团糟,很多事务不能有效地完成。对时间的计划和安排是学习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整要学会自己安排时间、计划时间、管理时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提出,“重要事”和“紧急事”的差别是人们浪费时间的最大理由之一。因为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但这么做会导致一些重要的事被荒废掉。因此,每天管理时间的一种好方法是,早上确定今天要做的紧急事和重要事,一睡前回顾一下,这一天有没有做到两者的平衡。
4调整学习方法。有些学生进入了大学校门,仍采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虽然花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仍事倍功半,成绩低下,产生自卑感,有的甚至因此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和厌恶感。在大学里,学生除了要有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的治学精神外,还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学会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的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
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这样,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
《礼记一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2)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即使有时候基础知识显得有些枯燥,看起来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直接的应用,但是应用领域里很多看似高深的技术在几年后就会被新的技术或工具取代,只有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才可以受用终身。如果没有打下好的基础,大学生们也很难真正理解高深的应用技术。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
(3)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大学中有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和互联网,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因此大学生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由于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要多去图书馆多去自习室。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大学生在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也已成为他们进入社会的必备基础之一。虽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懂得计算机原理和编程知识,但所有大学生都应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办公软件和搜索引擎,都应能熟练地在网上浏览信息和查找专业知识。
(4)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需要的变化,大学生在学校里面不只要学习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变得同样的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何种课程,如果能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就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可以牢牢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还可以思考如何把每一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与具体的实践、应用如何结合起来。大学生在学习中宜选择一些与实践相关的专业课同时参与具体的实践。实践时可以与几个同学合作,这样,既可以经过实践理解专业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5)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大学的学习已带有一定的研究和探索性质,因此,通过一些小课题、调查、研究和实验不但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意志力和责任感,这些都是未来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通过帮助大学生学习心理的适应与调整,能有助于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更好地投入到大学学习中,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