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字》中宗教精神救赎的双重性

2009-04-26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双重性红字

白 玉

[摘要]《红字》小说通过女主人公海思特。普琳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清教徒思想笼罩下的人们的种种生活境况和不同的遭遇。本文围绕清教思想以及教会对海思特。普琳和丁梅斯代尔这对恋爱的男女主人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展开分析,从而揭示宗教对人们所实施的精神救赎不但会另人们不断地反省从而达到最后的解脱,而且会把人性和心理引诱到一个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的极端,进而发展到麻木,反抗或是自我折磨的抑郁而亡。

[关键词]红字;宗教精神救赎;双重性

一、霍桑矛盾的宗教观与《红字》的创作

由于和清教传统有着复杂的关系,以至于霍桑对清教的态度也是复杂和矛盾的。《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所以小说中的矛盾与挣扎也是无处不在,一方面霍桑对人性恶与救赎之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另一方面又对清教的严酷极端予以批评和揭露。这不仅深刻地体现了他对清教的认同与怀疑,也反映出宗教救赎是利多弊少,还是弊多

利少的现实矛盾问题。

二、《红字》的解读.与女主人公海思特

基督教的基本伦理教义是人的普遍罪性,以及其对罪性的悲悯与救赎。从这方面来看,清教在净化人们灵魂方面确实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这也不能掩盖它无视人们淳朴自然的天性,以上帝的名义压抑人性,进而导致人性的麻木或者反抗,让人不再是自然的人和活生生的人,而是麻木的,压抑的或愤怒的人。透过《红字》,我们清楚的察觉到清教对人们的感召和教化,同时也隐隐约约的意识到一种精神力量对自然人性的束缚,这正是由于清教对人性压制的消极因素所决定的。

小说中海思特、丁梅斯代尔?、齐灵沃斯三个关键人物各有各的罪,也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了一条救赎之路。小说中女主人公海斯特的救赎是坦荡的,直接的,外在的和表露的,她经历了一系列的诸如,露天的邢台示众,和珠儿共同的牢狱之苦,整日被罚佩戴“A”字,以及被整个社会所遗弃的孤独另类生活。在看似绝望的生活之中,海斯特调动起一切能使她生存下去的智慧,巧夺天工的手艺活使她的作品出现在总督的皱领上,军人的绶带上,牧师的领带上,但社会对她的罪孽始终是深恶痛绝的,因为从来没有人求她为新娘刺绣来遮盖她们纯洁红颜的白色面纱。由此可见尽管海斯特凭借手艺在无望的生活中解决了衣食问题,但整个四周却还是被无边的黑暗所笼罩。在那令人窒息的众人的闲言碎语和歧视、冷漠之中,是什么救赎了她,是宗教吗?不是,正是严酷苛刻的宗教给她了上述一系列的救赎,救赎使她的境况更难,更受罪。既然这样,那是什么拯救了她,正是人们最朴素自然的情感—母爱和爱情拯救了她。对珠儿深沉宽厚的母爱和对牧师丁梅斯代尔的如涓涓溪流的情人之爱,使她的内心悄然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为自己的生命托起了一条救赎之路。但也不能不说清教教义没能为海思特的救赎增添色彩,在历经了众多惩罚之后,海思特真心实意的想要悔改和救赎,于是就有了后来慷慨大方,任劳任怨的海思特,她努力用自己的善行来弥补自己曾犯下的罪过,在他人和社会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勤奋卖力,带着她那个红字,把温暖撒在弥留者的病室中,撒在每一个她能够帮助到的地方。但海斯特并没有真正逃脱过救赎的束缚,日复一日的救赎使她感到身心疲惫和麻木,最终,她想到了和丁梅斯代尔一起逃离,事不遂人愿,齐灵沃斯从中作梗,逃离是不可能的,她心爱的丁梅斯代尔牧师也在对上帝的迷信和永无休止的忏悔赎罪和自我折磨之中死去。海思特重新戴上了红字,重复着那种矛盾而又痛苦的生活。

三、《红字》创作中二重性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

《红字》是霍桑的宗教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其中通过对男女主人公海思特和丁梅斯代尔的精神世界和命运的刻画描写,表现了人们在清教影响下,不同的生活境遇和对待问题的不同态度,我们从中能深深的感受到霍桑的矛盾和宗教自身的矛盾,他认同宗教中人人都是由有罪的,罪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属性,因为人是善恶二重性的统一体,,每个人也都需要靠上帝的信仰与相应的行为来获得救赎,就像海斯特通过救赎又赢得了“慈善姐妹”的荣誉称号。霍桑在海斯特身上隐约看到了人类天生的自我完善的愿望,然而宗教又总是有意无意的干扰人们这种朴素的愿望,来让他们在罪恶的神秘中去探求救赎之路。霍桑对清教这种做法一面持有肯定的态度,但也极力反对清教极端,偏执和严酷的一面。由于霍桑本人对自由和解放也有着强烈的渴望,因此在《红字》中他思索了人本身应有的生命状态,肯定了人在社会中应有合理欲望和追求,同时也抨击了清教不合理的伦理制度给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

霍桑运用二重性的写作手法对人性善与恶,精神救赎的认同与怀疑,人生的悲与喜等多种现象予以分析和挖掘,在《红字》中较多的宣扬了人性的张扬,赞美对幸福应有的强烈的追求,所以篇作品也寓意了生活的矛盾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正是这种矛盾使得《红字》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生命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白玉,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育、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双重性红字
《红字》中的隐性叙事:家庭共同体叙写
《相当体面的失败》中善的双重性
浅议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行为”的特点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of Puritanism
浅析电影红字和小说红字的区别
齿轮副双重性的分析研究
论余华长篇小说苦难书写的双重性
人民政协是否具有作为政治协商载体与主体的双重性——再谈政治协商的主体问题
《红字》的叙事批评与语义批评解读
智力跷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