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以来安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现状、问题与对策

2009-04-24

江淮论坛 2009年2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安徽

顾 辉

摘要:本文利用全国普查资料和统计数据,通过对改革以来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的考察,发现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农业人口比重过高,生产工人增长缓慢,中间阶层规模太小,还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在与兄弟省市的比较中可见安徽社会结构的差距,并就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变迁; 安徽

中图分类号:D663 文献标志码:A

改革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以职业为基础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与重组。这种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与流动为构建合理的社会结构提供了可能,而合理的社会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在 “加快实现崛起,构建和谐安徽”的过程中,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理当成为建设和谐安徽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改革以来我省职业阶层结构变迁状况做一梳理,并在同华东地区兄弟省市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差距,就构建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提出对策建议。

一、对社会阶层结构发展阶段的简单判断

根据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东亚、拉美等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的经验,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变迁是社会结构形态不断蜕变的过程。我们可以大致将社会结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结构形态从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转变,这是社会结构现代化的起始阶段。倒“丁”字结构是农村社会阶层和城市社会阶层形成的二分式的结构形态,其下层群体比重过大,中上层之间分化不大[1]。社会阶层结构从倒“丁”字型向金字塔型转变阶段,农业劳动者从占就业人口的50%以上开始逐步下降,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0%是一道分隔线,低于这个线表明社会结构转型进入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中间阶层从占人口的10%左右增加到20%以上,但构成中间阶层的主要是“旧中间阶层”,包括个体工商户、机关事业单位的办事人员以及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而“新中间阶层”——企业中层管理人员、高科技从业人员以及部分私营企业主等——在劳动人口中的比重还很小。

第二阶段,社会结构形态从金字塔型向洋葱头型过渡。从这个阶段起,社会结构转变的速度明显加快,其中最显著的是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下降速度明显超过了第一阶段,农业劳动力每年以1.5%以上的比例下降,城市化速度在2%左右。第二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工人阶层开始向商业、服务业等更高一级的社会阶层转化。从人均GDP看,在这个阶段,人均GDP开始超过10000元人民币,社会阶层中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产业工人的人数和比重都会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社会结构中“白领”则会随着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升级在就业人口中比例大幅增加。

第三阶段,即社会阶段从洋葱头型向橄榄型转变。这个阶段的标志是生产工人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开始超过农业劳动者。一般而言,这个阶段的农业人口已经下降到总人口的1/4以下,生产工人的数量超过30%。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生产工人的数量还会有所增加,但增加到40%左右时便开始下降,中间阶层比重开始逼近并超过人口的一半,新中间阶层成为中间阶层的主体。这时,社会结构形态开始出现橄榄型并逐步稳定下来。

二、1982-2007年安徽社会结构的变迁

依据国内学者的研究,[2] 我们以职业为基础,综合组织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经济资源,对社会分层结构秩序进行排列。以人口普查资料职业大类为依据的阶层划分排列的高低顺序中,处于社会阶层上层的主要有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部分商业人员(主要为私营企业主),处于社会中间层的主要包括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大部分商业人员(主要为个体工商户)以及服务业人员和生产工人,其中服务业人员、生产工人处于中下层,专业技术人员处于社会上中层。农业劳动者处于社会的下层。

从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职业大类数据看,安徽社会职业结构发展在各个阶段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第一,从1982年到199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尽管改革的力度很大,但是,从社会职业结构上看,基本上没有变化,反映出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和政策变化。8年间,农业劳动者比重仅下降了不到1个百分点,生产工人比重甚至略有下降;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加了近1个百分点;办事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国家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重也只略微增加。

第二,从1990年到2000年,社会结构的变化速度有所加快。10年间,农业劳动者比重减少了4.44%,但是,生产工人比重仅增加了0.18个百分点,减少的农业劳动者更多地向商业、服务业转移。这一时期,生产工人内部开始调整,城市居民中生产工人的比重大幅减少,农民工的比重开始逐步增加。但是,与全国的生产运输工人增加了0.67个百分点相比,这一时期安徽工业化速度相对较慢,安徽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加最快,增加了2.81%,年均增加0.281个百分点;办事人员比重增加了1%;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增加了0.51%;国家和社会的管理者比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

第三,从2000年到2005年,安徽的社会职业结构变化速度明显加快。5年中农业劳动者比重下降了8.27个百分点,是前10年的两倍,年均下降1.65个百分点;生产工人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5年间其比重增加了3.3%;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也有大幅增加,增长了4.07%;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也略有增加;国家和社会管理者比重仍略有下降。

由于缺少2005年以后以职业为基础的统计数据,我们以产业统计数据来分析从2005年到2007年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以此从侧面反应这期间安徽省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变迁状况。从2005年到2007年这3年间,我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了5.9%,年均下降1.9个百分点。若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主要为农业劳动者来看,这一下降速度超过了此前5年的平均速度。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看,3年间增长了3.4%,年均增长1.13个百分点,超过了此前5年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长速度,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是构成中间阶层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产业结构反应的职业变化看,2005年以后,安徽社会职业阶层结构变迁进入了历史最快的时期。

从总体上看,安徽的社会结构正在趋于合理化:农业劳动者在整个社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82年占劳动人口的80.46%,减少到2005年的66.74%,平均每年下降近0.65个百分点,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下降速度加快,平均每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安徽城市化率也从2000年的28%提高到2007年的38.7%,[3] 城市化水平保持年均近2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生产工人的比重也在增加,2000年以来生产工人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由10.43%增加到2005年的13.73%,净增了3.3个百分点,增速是1982-2000年的22倍。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加得也比较快,2000-2005年,这部分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从6.91%增加到10.98%。进入2000年,商业、服务业人员比重增长明显加快,从2000年到2005年5年间增长的速度是前18年的47倍。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中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从无到有,到成为安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正在成为推动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职业结构变迁中,属于比较典型的中间阶层或中产阶级的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增加较慢,截至2005年,两者分别占劳动人口的2.54%和4.73%。而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教学人员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了57%,职业结构的上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小幅度的下降,尤其是2000-2005年,下降了0.05个百分点。

从整个社会结构形态上看,安徽还是比较典型的倒“丁”型结构(如图),构成倒“丁”字底部的是占人口最多的农业劳动者。社会结构的下层和中下层——农业劳动者和生产工人——所占比重太大,两者合计占就业人口的80.47%,社会中间阶层——商业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仍然很小,仅占18.25%。由于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工资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在餐饮、娱乐等部门,聚集大量的女性农民工,因此,中间阶层的比重实际小于上述数字。我们以2000年的普查数据为依据,除去餐饮业服务人员、饭店、旅游及健身娱乐业服务人员,2005年安徽中间阶层所占比例约为12%。从安徽社会结构发展趋势看,倒“丁”型结构正在向金字塔型结构转变,即位于社会职业结构下层的农业劳动者不断向职业地位高的生产工人流动,生产工人再向职业地位更高的商业服务业人员流动,社会职业呈高级化趋势,而且,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职业流动速度的加快,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位于社会职业结构两端即上层的国家和社会管理者和下层的农业劳动者均在不断下降,社会中间阶层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社会结构正呈现向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结构过渡的倾向。

从社会结构的发展程度上看,安徽省还处在社会结构从“丁”型结构向金字塔型结构转变的第一阶段上,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还高于50%。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社会结构呈现橄榄型时,即中产阶级在人口中的比重超过40%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一般在2-10%之间。按专家的估计,中国要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农业人口至少要下降到25%,以目前的城市化速度,至少还需要20-25年的时间。[4] 从安徽来看,以目前农业人口减少的速度计算,进入社会结构转型的第二阶段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能够保持在未来几年内城市化率超过2%的话,估计在2015年,安徽的社会结构将呈现为金字塔型,开始向橄榄型过渡。届时,安徽社会中间阶层将占人口的25%左右。

三、安徽与兄弟省市社会阶层结构的横向比较

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看,安徽省农业劳动者人口比重是华东地区最高的,占就业人口66.74%,比全国平均水平多出近10个百分点,相当于江苏1982年、福建1990年的水平。农业人口比重最低的是上海,仅占就业人口的5.09%;其次浙江,占25.1%。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比重高于50%的省份有安徽、江西和山东。纵向比较看,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05年,安徽的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均排在华东六省一市的第一位。从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下降速度看,安徽平均每年下降0.59个百分点,排在第五位,仅稍微比江西和山东高,每年比下降最快的浙江省少0.96个百分点。从生产工人比例看,2005年,安徽生产工人占就业人口比重为13.73%,仅比江西高出0.23个百分点,排在倒数第二位。从发达省市看,上海生产工人在1990年超过了50%,并开始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办事人员增加幅度较快;浙江2000年以后,生产工人的比重也开始超过农业劳动者。

但是,从2005年以后以行业为基础的全国统计数据来看,2005年到2007年的3年间,华东地区农林牧副渔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下降速度最快的为安徽省,年均下降0.53个百分点,比排列在下降速度第二位的江苏省多0.1个百分点,这说明安徽在进入2005年以来农业劳动者就业人口比重下降速度进入了快速时期,农业就业人口在就业总人口中的比重同华东地区兄弟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从农业劳动者在就业劳动者中的比重来看安徽与兄弟省份的差距,我们以2000-2005年农业劳动者下降的速度为标准,计算出安徽达到兄弟省市农业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比重所需的年数,大致可以估计安徽社会结构同兄弟省市的差距(见表7)。

四、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建议

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既是现代化国家的本质特征之一,也是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条件。公正、合理、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的形成,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得以发育成长的根本前提,也是促进其发育成长的根本动力。[5] 目前,安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是比较典型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与现代化发展的目标还不相适应,最主要的问题是农业劳动者在人口中的比重过高,生产运输工人增长缓慢,中间阶层规模太小。根据安徽社会阶层结构较为落后的实际,我们认为,培育安徽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促进安徽社会结构变迁,建设和谐安徽,应该立足安徽实际,有目标、分步骤地开展工作。

第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积极、合理、有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来。这是安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之举。从世界各国以及发达省市的经验看,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阶层结构走向橄榄型,生产工人的比重必须经历一个先扩大后收缩的过程。从数据看,1982-2005年,安徽生产工人每年增加的比例为0.08%,进入2000年以来,每年增加超过了0.66%。但是,浙江生产工人从30%增长到近40%,仅用了10年时间(1990-2000年),江苏在2000-2005年的5年间增加了6个百分点的生产工人,福建也增加了近5个百分点。因此,促进安徽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安徽社会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建设步伐,加大工业立省的力度。首先,安徽应该抓住制造业从沿海向内地梯度转移的机会,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和宽松的制度环境,吸引更多的工业项目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来安徽落户。政府要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引导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皖北地区落户,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其次,积极鼓励条件成熟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回乡创业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降低自主创业门槛。目前,我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无为县、枞阳县、天长市等地成为农民工回乡创业集中的几个地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和壮大了县域经济,扩大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容量。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省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119万人,其中流向省外的劳动力达77.7%,[6]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达省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安徽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要加快本省的工业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把农民工的伟大贡献留在安徽。

第二,把发展教育和科技作为扩大中间阶层、培育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的突破口。我省的中间阶层主要集中在个体工商户、办事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职业,这些职业是构成“旧中产阶级”的主要来源。要扩大中间阶层在社会中的比重,一方面要巩固和扩大“旧中间阶层”,保护和发展个体工商户,避免“贵族化”城市化运动对个体工商户的侵蚀。另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使之成为培育和发展“新中间阶层”的主要途径。安徽在这方面有着优势,合肥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集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合肥、芜湖两地的动漫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创新,政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各级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国民教育水平。我省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但不是劳动力资源强省,原因在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还是低水平的转移,转移劳动力从事的工作多是体力型工作,技术工人、熟练工人的比例很小。因此,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提升我省劳动力素质,扩大中间阶层,促进社会结构和谐的重要途径。二、加快科研体制创新,创造有利于科学创造和技术创新的制度-政策环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现代知识和技能群体的创造力。重点抓合芜蚌中心城市,以科技创新为龙头,着重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软环境。目前,合肥市已经被国家列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芜湖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安徽应当充分发挥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和利用国内外技术、人才,注重科技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实现把科技教育为基础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社会结构转型,构建和谐安徽。

[1]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

[2]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9.

[3] 安徽省统计局.2007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安徽统计信息网,http://www.ahtjj.gov.cn/news/open.asp?id=12148,2008-2-28.

[4] 谢志强.怎样看待我国的城市化速度[EB/OL].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6/7002765.html,2008-3-14.

[5]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1.

[6]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安徽统计信息网, http://www.ahtjj.gov.cn/news/open.asp?id=12485,2008-4-25.

(责任编辑 庆跃先)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安徽
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
5.回声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