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基本要求

2009-04-21

江西教育C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三角形图形

王 乐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教学就是通过语言造就人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教师应该掌握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一、教学语言要积极健康富有思想性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因此教师语言艺术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思想性要求。思想性要求是指教师的语言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学生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因此,教师必须寓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之中。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进行了这样的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们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老师想给你们猜一个古老的谜语:“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的说:“是时间”。教师追问一句:“既然时间这么宝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学生兴奋地说:“珍惜时间。”教师宣布:“下课。”这节课学生既认识了时间单位及它们的进率,启迪了思维,又受到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二、教学语言要真实准确富有科学性

准确科学是数学教师语言的基本准则。教学用语的准确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体现在概念的教学中。每个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和外延,每个定理、法则、公式都有条件制约其结论。教师首先要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个透彻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播这些知识时,要求语言必须准确无误,来不得半点儿含糊。很多数学概念往往是一字之差,便有不同的含义。如“数”与“数字”,有时我们习惯说诸如“26这个数字”,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在阿拉伯数字中只有0~9这10个数字,26是一个数而不是一个数字。再如“增加”与“增加到”“数位”与“位数”“除”与“除以”等。数学教师的语言应“像敲钉子——声声入耳”。如果使用不准确的语言,就会使学生概念模糊,导致判断上的错误。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对三角形下定义,说:“由三条边搭的图形是三角形。”这是不准确的,因此在判断下列图形(图1)是不是三角形时,学生则把两组图形都认为是三角形,其原因就是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可能是三条不相交的直线。而“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则是准确的,“围成”说明是首尾相连,没有空隙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得更准确,理解得更深刻。

图1

三、教学语言要符合客观规律富有逻辑性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离开逻辑的数学语言,数学就成了一大堆缺乏生机的数字、字母与符号的堆砌,数学的理论魅力也随之荡然无存。有逻辑的教学语言可以使讲解新课、定理论证以及纠正学生所犯的逻辑错误时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修养。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教师的课堂语言是否严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影响到对教学的判断、推理及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课堂语言的严密逻辑性。例如,有些教师说:“要求什么问题,就必须知道什么条件。”“要求三角形面积,就必须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要求圆锥的体积,就必须知道它的底面积和高。”这样的说法当然不妥,因为求三角形的面积有时也可以不必找它的底和高。教师只能在不脱离公式的情况下说:“要利用公式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底和高。”这样,语言逻辑才严密。

四、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比喻恰当富有趣味性

同是数学课,为什么有些教师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生涩、味同嚼蜡,而有的却让学生感到有趣、生动,如食甘饴呢?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技巧有密切关系。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注意到数学语言的科学性,而忽视了数学语言技巧的运用。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其实有很多带感情色彩的用语可以信手拈来,如:“今天你的表现真出色,只是说得还不够全面,我请其他同学帮你补充,好吗?”“你的说法不太确切,你若能换个说法,相信你一定能表达出来,愿意再试试吗?”类似以上这种亲切的话语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积极性,同时又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及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使整个课堂显示出和谐融洽的氛围。

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不止以上几点,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联,作为教师,要讲究教学语言艺术,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使学生透过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探知到教师思维的过程,学习到思考问题的方法,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周瑜芽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三角形图形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分图形
画一画
找图形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