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在反思中提高数学素养

2009-04-21

江西教育C 2009年2期
关键词:辨析运算错误

张 年

元认知理论认为:“反思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认知结构的监控和体会。数学的理解要靠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思维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反思,能促进理解水平的深化,有助于开发思维,拓宽思路,优化解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反思,让其在反思中提高数学素养。

一、引导学生反思学习中的错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针对错误表现,教师往往通过详细讲解以期帮助学生解决,但效果却不理想。元认知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并改变它们的信息加工时,才能改进学习。”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具体做法是,告诉学生不要仅仅满足于把错误结果改成正确答案,而是要对错误原因进行自我反思。重点在反思中弄清哪些地方易犯错误,找出错误的根源,分析出错的原因,查漏补缺,改善认知结构中不完善的地方,寻找克服错误的有效途径。

例如,有些学生在计算60.5-32.7+17.3时,由于受“连减的简便运算”的思维定势影响,往往会错误地做成60.5-32.7+17.3=60.5-(32.7+17.3) 。针对学生的这一错误,笔者先出示了另一道题60.5-32.7-17.3,追问:“这两题都能改成60.5-40吗?”让学生经过对比辨析找出算式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进行验算。接着,笔者又因势利导,问学生:“你还能找出使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出错或易出错的题,进行辨析对比得出正确结果吗?”经过反思和小结,学生对简便计算的思路清晰了,不易出错了,他们又会主动地参与到找错、辨析、改错的新一轮探究活动中去。

二、引导学生反思学习习惯的好坏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习惯不同,学习习惯与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每年班上都有这样的学生:上课会认真听讲,课后也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每次作业和测试的成绩都不太理想。是他们做题不细心吗?在调查中,笔者观察他们的失误主要是审题不清,只顾抓紧时间完成,做完后没有进行检查。其实,完成作业或测试后的检查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学会反思和调整学习习惯,笔者要求他们做完题后按以下问题的顺序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解题的关键词是什么?解决此题的方法是否正确?答案是否符合题意?”经过短期的训练,这部分学生在反思过程中都会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战胜自己,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学会了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

三、引导学生进行成功后的反思

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慧,也就是说人人都具有某方面的智慧,只不过是因为学生有个性差异,显示出来的不一样而已。”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让学生感受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励学生去反思和总结成功的经验。

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儿童服装厂做每套服装要用布3.2米,现在有113.92米布,可以做几套同样的衣服”时,笔者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大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是36套,一个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轻声说:“结果应该35套。”他的话音刚落,只听“哄”的一声,大多数学生都笑了起来。有个学生大声说:“‘四舍五入法都不会。”我一边示意课堂静下来,一边用赞许的目光鼓励那个计算结果是35套的学生说出理由。他说:“十分位上的‘6表示剩下的布不够做一件衣服,所以不能进‘1,只能取35套。”一石击起千层浪,经过辨析探究,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学生的解答是正确的,教室里响起了为这个学生喝彩的掌声。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放学回家后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数值不能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第二天,笔者发现学生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问题中的近似数取舍问题,并且他们都能结合生活实际恰当、正确地进行近似数的取舍。◆(作者单位:江西省武宁县新宁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

猜你喜欢

辨析运算错误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在错误中成长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有趣的运算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拨云去“误”学乘除运算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assess”和“evaluate”辨析与翻译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