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评苏轼词

2009-04-21郎红星

江西教育C 2009年2期
关键词:旷世旷达词作

郎红星

苏轼把儒家用世之志与道家旷世之精神圆满融汇结合,困顿之中也未尝迷失彷徨地完成了自己人生目标与操守的任务。他的词作集中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和旷达豪放的精神。苏轼曾受欧阳修等词作的影响,或也曾受到同期柳永等人的启发,而又独辟蹊跷径、自成一家。这创新开拓中最值得注意的特色,就是其气象博大而充满感发的力量,所谓“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使人登高远望,举首高歌”。

苏轼是在仕途受到挫折后开始致力于词的写作,很多词表现出一种超旷的风格。屡遭谪迁的他,未放弃对国家民情的关心,也不曾因忧患挫折改变“欲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在他的词中,风雨里“吟啸且金行”的自我持守精神及“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豪迈集中体现了他本人的人生态度,但也隐含者种种感慨悲凉。苏轼定儿女之情,入而能出,用情而不为所累;抒旷逸之怀,又出中有入,尚未忘情于用世之念。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虽有“不谐律”处,但都掌握了重点;所以可见这并非由于苏轼不熟悉音律,相反是因为已熟于律而后能脱去束缚的表现。◆(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猜你喜欢

旷世旷达词作
旷世孤才:癫狂笔墨影响中国国画400年
旷达者
旷世之恋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
更 正
凭词寄意 柔情似水——近代词作名家韦瀚章
论帝王词作与尊体之关系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结构与行为决定论的旷世之争
试论柳永羁旅词的悲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