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 做强做大教育报刊
2009-04-19青木
青木
本刊讯10月16日,在全国教育报刊社社长、总编辑会议暨《人民教育》通联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强调,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95%以上的报刊都要转企。王国庆指出,正在进行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基于三个大的背景。首先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目标的要求,是国家整个文化改革建设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在全社会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为迎接这个高潮的到来,报刊作为文化的核心产业,必须进行改革,大力發展。
我们要思考,中国对世界、对人类文明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贡献。我们要把报刊改革放到这样的国家发展战略大局中来思考。王国庆指出,第二个大背景,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出版体制必须改革。
10多年来,整个国家一直在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唯有新闻出版这一块还没有完全放开。报刊出版单位的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日益凸显,比如在税收、劳动、社保等方面,面临着与整个社会接轨的问题。我们现在进行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是生产方式的改革,而不是要改变报刊的性质、任务和功能。
第三个大背景,是近几年报刊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我们报刊现在的生产方式还相对落后,其发展主要是靠规模化,是不计效益、不计成本的发展,另外,同质化问题也很明显。我们没有企业管理的概念,随着广告、发行成本的上升,利润率在成倍成倍地下降。
还有资产监管,问题也非常多。这些都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体制机制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报刊划分为公益性还是经营性的问题,王国庆强调,95%以上的报刊都要转企。
转企之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要并重,但是,政府对不同的经营性报刊的资助方式会有所区别。她说,教育报刊是教育战线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勇于走出“保温箱”,提高市场竞争力,只有做大做强,才会有地位。中国期刊协会会长石峰在发言中认为,改革是大的趋势。
在改革面前,教育报刊面临发展的机遇。大家要抓住机遇做得更大,而不是守住原来的“一亩三分地”,守是守不住的。现在的教育报刊结构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下一步,报刊社之间可考虑在某一方面搞一些协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这可能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势。
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党委书记史习江在会上致词,感谢大家出席一年一度的社长、总编辑会议,并对确定教育报刊的性质、教育报刊与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等体制改革问题谈了看法。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总编辑董惠铭,湖南教育报刊社社长任晓锋,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曹荣瑞,河北教育报刊社社长马振行,湖北教育报刊社社长方腊全等也先后对教育报刊体制改革作了发言。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金元、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邵明义、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总裁刘志田,中国教育报刊社常务副社长、副书记刘堂江,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新洲以及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报刊社社长、总编辑出席了会议。《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主持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