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关注特色学校发展 从均衡发展到特色发展
2009-04-19李帆
李帆
几年前,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到湖州调研,发现了一所初中。校长告诉他,原来学校是有名的薄弱校。为了吸引学生,一到招生时节,老师就搬出桌子来,坐在校门口,向学生宣传,向家长承诺。
可即使是这样,一年也只能招到150多人。校长痛下决心,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抓学校改革。几年的时间,便风生水起。
如今,学校已是湖州最热门的学校。“这就是特色学校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2009年“浙江省‘转换育人模式经验推广会”上,方展画院长对记者如是说。
用特色改变学校的气质
记者(以下简称“记”):我们过去批评教育,说是“千校一面,万人一书,万教一法”。新课程实施后,“万人一书,万教一法”的情况正逐渐改变。但在学校层面,似乎改变不大。
我采访和参观过很多学校,感觉不仅学校的建筑大同小异,就连校长、教师的介绍也差不多。学校的特色,几乎无从谈起。方展画(以下简称“方”):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最近几年,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发现现在的教育,虽然在数量上实现了“普及”,但传统“精英教育”的根基似乎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动摇。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就是选拔,有选拔就有固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促成了学校的同质化。
这个“质”,还不是质量的质,而是性质的质。我们讲同质化,是学校的性质都一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有中学都有天文馆,操场是标准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都按照标准化来做校园,包括你说的新课改之前,全国学生一本书,都是同质化的表现。
还有一个原因,目前我们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还在摸索之中,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权限很大,学校的自主办学权很有限,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这也导致了学校的同质化倾向。
记:很多时候,甚至连学校的办学理念都一样,都是创新、勤奋,等等。
方:没错。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者和办学者,在同质化的情况下,首先他没有话语权,其次他的活动也很少有选择权,很多时候只能按规定来办事。对现在的教育,我的概括是:规范高于创新;结果重于过程。
校长和教师在没有话语权和选择权的情况下,就不会去主动思考。任务从上面布置下来,我就按你的布置去做,我就是一个执行者,而没有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原创者,更没有把自己看成是改革的推动者。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有影响的教育成果,都是原创的,有特色的,如情境教育、愉快教育。
有些人不受限制,去思考了,创新了,就办出特色了。不仅提高了教育效率,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大部分校长和教师没有这个冲动,甚或没有这种意识。
记:学生是浸润在学校中成长的。学校的同质化,对于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多样性的人才,十分不利。
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给你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近几年学校科研很红火,但我在担心这可能是虚假的“繁荣”。
很多课题报到我们这里,一看,主题都差不多。今年讲建设创新型国家,于是交上来的课题全都和创新有关,明年讲心理,交上来的课题一大堆都是心理健康。这说明什么?说明教育者在跟“风”,跟“风”就不会思考,没有进入到教育的深层去思考、分析、研究一些问题。
这样的教育者,怎么可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怎么可能建设出特色的学校?还有一个例子是去年我到宁波市北仑区的淮河小学去调研,发现这所学校在实验“动漫作文”,它能很好地体现学科综合化的改革方向:先让学生设想动漫是个什么故事,写下来,成为一篇作文,这就是语文教学;然后让学生设计动漫形象,画出来,这就是美术教学;再让学生在电脑上制作成动漫,这是计算机教学;最后学生再用各种材料将动漫形象制作成物件,并进行展示,这便是综合实践活动。“动漫作文”作为一个有效的教学载体,将目前“分科”实施的语文教学、美术教学、计算机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我在参观学校“动漫作文”教室时,一个六年级的孩子给我作导游。
他的动漫当然好,我又问他语文、数学怎么样?学生说:也很好,在班上都名列前茅。所以,尽管动漫是学校的一个特色,但它直接促进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全面发展,而且是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其他学校搞动漫可能没有场地、没有师资,那你可以搞漫画作文、动漫数学啊,这样办学特色不就多样化起来了吗?
记:对啊,就像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一样,也没有一种办学特色是可以包打天下的。
方:没错。特色一定是个性化的東西。当时,我对淮河小学校长说,你能不能把现有的语文课减少两节课,用这两节课专门教动漫作文?现在,动漫作文还在学校主流课程的外围,只是课外活动,只能在下午三点钟以后搞这个事情。
校长说:不行,我要少了两节语文课,别人会说我没有执行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就是那一次,我想到,我们应该去争取政策,搞教科研的孵化基地,加入基地的学校可以突破现有的课程。我的想法是,动漫作文如果仅仅作为课外活动来推广的话,它的价值不大。
这件事情我们马上要启动,拟在全省设立若干所“教科研孵化基地”学校,为学校的创新,为学校的个性化办学提供一个试验的平台。当然,我们会严格把关。记:你认为,如果是特色课程的话,就要进入主流课程,而不能只是作为一种边缘存在,才能深刻地影响学校,也才是真的学校特色?方:是的。
现在我们很多时候所说的特色,动不了主体。只是在旁枝上,画个脚,添个尾巴,这不是真正的个性和特色。
记:真正的特色,应该是学校个性和独特风貌的稳定体现,而这种稳定是可以通过进入主流课程得到保障的。
方:没错,而且要在学校整体上体现特色,包括课程、理念、物质上的布置等方面。像淮河小学现在要搞动漫城,今年五月又在区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一个动漫节,它的特色就在物质上反映出来了。特色应该是一种文化浸润。
以前我们也讲,要“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但以前的特色为什么做不下去呢?就是因为特色都是在外围打圈圈。你学校是钢琴特色,我学校是书画特色。钢琴也好,书画也好,都是课外活动,没有主课。
这种办特色学校的思路就不对,是为特色而特色,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它不能影响学校的办学思想,也就很难坚持下去。记:对,我也赞同这一点,真正的特色能够影响办学思想,并进而改变一所学校的气质。但很多时候,我们把学校特色简化成了学校的特点,比如校合唱团不错、科技小组很强,这些特点,或者说是特色项目,只会影响一部分学生。
事实上,特色学校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是只停留在学校找到一个项目,或办几个特长队就可以了。方:所以在办特色学校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指向哪里?不是指向最后的考试和成绩,而是指向把学校办成学生的精神家园。
我们到学校调研,都会明确地对学校说,我们不调研学科成绩,只调研特色。就是在这种指向下,我们发现了温州市实验小学的“家庭实验室”、淮河小学的“阳光城”以及义乌实验小学的“快乐阅读”。这些学校通过不同的途径,打造了各自的特色,不仅学生的素质提高了,不怕考试了,而且社会反映也相当好。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淮河小学,它只办了5年,地处城乡接合部,师资也不好。但它用5年的时间磨出了自己的特色,教育质量实现了跨越式的提升。
从特色建设走向文化建设
记:如果我是一位薄弱学校的校长,想请教一下方院长,我该怎么去找到自己学校的特色?
方:首先要立足于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理解。
我们说建立特色学校,其实质是要让学校走自己的路。怎么才能有自己的理解呢?我觉得,关键是要有一些“反主流”的意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做的,未必是最好的,甚至可能是不正确的。
我们要学会站在另外的角度,对大家都遵守的规范和要求反思一下,比如说,大家都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我不这样做行不行?大家都觉得课堂要多媒体的时候,我不用多媒体行不行?这个反思的过程可能会帮你形成自己对教育的理解。
记:目前看来,反思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进行课题研究。
方:没错,我们现在提倡小课题研究。
参与的人不需要太多,针对身边的疑问,去做自己想做的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可以比较系统地理清自己对教育的理解,这种理解是个性化的,也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基础。没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特色只会是空中楼阁,甚至只是学校大力宣传的“皇帝的新衣”。
记:您的意思是,如果没有对教育的个性化理解,那么在建设特色学校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觉得某一个项目挺好,就借鉴或开展起来。但对这个项目背后的教育意义,并没有自己的理解,所以使这个项目成为一个很边缘的对学生生活的补充,谈不上特色,而只是培养了一部分特长学生。
方:对,而且是命不长。
你看,上世纪90年代的“校校有特色”多火啊,但坚持下来的有几所呢?别人搞围棋,我也搞;别人搞合唱,我也跟,怎么可能把一种特色坚持下来?它本身就是应景之作。所以说,真正的特色,一定是在教育者对教育的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记:在形成个性化理解后,就需要为特色找一个载体。
校长此时该怎么做?方: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我们要寻找能体现你教育理念的载体,而不是简单地从别的学校拿过来。多年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在创办特色学校的时候,就是校长和老师在那里绞尽脑汁地想,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为什么鼓励研究?就是因为在研究中,校长和老师可以从研究的角度,去找大量的案例,去借鉴、分析和研究已有的模式,然后可以把别人的做法进行组装,形成自己的载体。
但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可以借鉴,哪些不可以,都要基于学校对教育的个性化理解,这个大前提不能丢。像淮河小学的“阳光城”项目,学生可以在里面搞动漫作文、种植农作物、搞小发明,等等。很多人都到他们那里参观,想学习,但只能学到她的做法,学不到她的想法。
因为“阳光城”,无非是校长对教育理解的一种表现而已。
记:找到载体以后,这个载体可能成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但是,一个特色项目要引起学校整体“质”的变化,成为一所特色学校,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方院长认为学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方:首先要立足新的制度设计。现在办学多多少少都存在着“因人而异”的问题,校长一换就不行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校长凭着个人的魅力和威信,让大家跟着他做学校特色,却没有制度作保證。
所以特色学校的发展,是需要学校制度来保障的,包括管理、评价等各种制度。比如说,一所学校的科技节能用制度固定下来,就不会因人而异了。第二是要有一个团队。
现在校长的权威性很大,他怎么说,大家怎么做。问题是,校长换了怎么办?于是大家又去听命于另一个校长,特色不能持久。所以建设特色学校,需要一个核心团队,如果一所学校的20%~30%的教职员工是核心团队的话,这个学校的特色就有了人才保障。
团队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形成氛围,让特色不再是校长一个人的想法和意志,而成为一批人的共识。第三在形式上,我建议多搞一些沙龙式的活动,就是大家在一起聊,没有任务、没有工作。围绕一个特色,大家来聊。
建设特色学校的过程,千万不能太功利,不要动不动搞规划,但规划最后常常变成“鬼话”。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特色建设缺乏文化支撑,而沙龙正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特色建设肯定与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所以真正的特色不会是三天见效、五年结果的,它可能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才能形成的。
记:我一直在想特色学校和学校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您刚才也讲到了,特色建设与文化建设是连在一起的,必须有文化做支撑。但有些新建学校是没有文化的,它是特色与文化建设同步呢?还是通过特色的建设而积淀成为文化?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方: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肯定要与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
对新学校来说,没有根基、文化和传统,但当它迈向特色学校的时候,肯定是与学校文化相伴而来的。我为什么讲沙龙?就是希望校长在建设特色学校时,关注学校文化这一块。实际上,不管你关不关注它,文化都会与特色相伴而来。
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在特色建设中可以加快文化的培育;意识不到,它就只能慢慢地来。像宁波市的鄞州实验中学,是一所才办了2年的初中,校长从一开始就推出一项措施:3年中要累计为学生举办30次自然科学方面的讲座,全是请外面的大家,不是讲如何应考、拿高分,而是给学生真理的熏陶、知识的拓展。第一次就请一位宁波籍的中科院研究员给学生作报告。
初中办这个很有难度的啊,如果搞不好,别人说你不务正业:“初中不好好读书,开讲座干嘛?”这个校长不容易,因为是新办校,教师也是新来的。在讲座的不断开设中,不仅学校的特色出来了,而且学校文化也有了,慢慢地特色与文化就相伴而生了。现在,学校氛围很宽松,要求去他那里读书的人也很多。
校长决定,要把3年30次讲座,增加到60次,而且内容拓展至人文社会科学。
记:这种学校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而不是我们看到的小桥流水、校徽校标就是文化的全部。
方:没错,所以我反对单纯的“展示性”的文化建设。我想,为什么不通过特色建设来营造学校文化呢?特色建设,可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学校的一切,校徽、制度、景观都按照特色去做,时间长了,积淀下来,就能形成一所学校的文化。
记:所以说真正的特色,是文化特色。
方:对!特色建设的最后落脚点是文化建设。
要为学校特色找到“灵魂”
记:您刚才也提到,建设特色学校,其实对校长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特色学校的理解,对教育的个性理解等。
这些理解,不仅决定了学校特色能否持久,而且决定了学校特色的层次高低。
方:是的,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对教育一知半解。现在很多教育理念是哲学的东西,比如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许多教育者张口就能说出来,但他们其实只是“囫囵”吞食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并没能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内蕴的价值取向与思想理念。
于是想当然地以为“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落实到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其实,哲学上的人本主义仅仅是一个流派,它里面有很多具体的要求,比如人本主义教育的一个代表人物叫罗杰斯,他其实规定教师是不能批评学生的,主张对学生的错误要给予“移情性”的理解与宽容,这似乎并不适用于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再如建构主义,很多老师认为建构主义就是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建构知识,其实也是很浅的理解。
所以我们主张教师尤其是名教师要学理论,甚至要学一点哲学。很多教师在有了经验后,一般会遇到发展的瓶颈。这个时候,如果学一些理论,他会说:哎呀,原来我平常做的事可以这样思考,这样理解,这样解释!就有学习动力了。
其实特色学校发展也是这个道理:当特色发展到一定层次时,就需要哲学来帮助学校理清思路。像淮河小学,他们学校里不只校长读哲学,就连一批普通教师也读哲学书。这是一个自觉意识,他们感到自己遇到的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单靠技术去解决了,需要更形而上的理念来指导。
就在前不久,淮河小学提出“可能性教育”,就是从读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找到的思路。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它原来的“阳光城”只是一个项目、一个载体,这个项目不足以代表他们学校整体的特色,也没有体现出学校的灵魂。所以,淮河小学的校长要去找灵魂,最后找到了“可能性教育”。
记:所以当学校找到特色载体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就应该对载体进行一种哲学的、审美的体验或者是审视。
方:是的,但我觉得这需要几个条件:第一,学校已经在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探索,校长和教师都有了很多的感悟。第二,学校本身需要对原来做的事情进行一个认识上的升华,这个时候,就需要哲学去把它点通,达到“点石成金”。
记:“点石成金”的结果,是把对学校特色的感悟和探索上升到理性层次,只有上升到这个层次,学校的特色才能固化下来。
方:对,我有时碰到这样的问题,学校的特色做得很好,但你让他们写,不会。为什么?就是因为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需要有一个梳理、思考的过程,需要有一个自己对教育整体的认识。
写不好,就是因为对特色的认识没上升到理性层次。
记:我在采访中,也常常遇到这种情况。比如说,学校一直坚持上美术课,有的校长就理解为:美术课,可让学生放松精神。这是一种理解层次。再深一层,可能会想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如果学过哲学,他可能会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如果只是停留在放松精神这一层面上,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别的项目也可以放松精神,坚持不坚持美术都是一样的。所以哲学的思考,在特色学校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方:是的。
我知道一位校长,很有想法。在他校园的中心是图书馆,图书馆里全部开架,不用登记,不用借书,他说:如果每年让学生拿走五万元的书,比花五万元钱去请奥数专家、请特级教师来辅导学生,更有价值。但实践下来,没有人拿书不还的。
他还在图书馆旁提供沙发、咖啡,让大家在这里享受。这位校长有做法,但他从没写过、梳理过。我就想,如果他把这些做法与“人是万物的准绳”这一哲学观点联系起来,很可能會提炼出学校一个独到的特色理念来,这个理念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的,也才会让学校的开放式阅读特色得到保障。
记:所以一所学校特色能持久下去,关键是对特色进行哲理层面的反思。
方:不仅要反思,而且还要有一些哲学观点,像先学后教,就是一种哲学观点。致力于建设特色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应该从更高层次去理解、思考特色。
不然的话,体育能够强身,体育能够发展个性,这种理解太浅了。只有当我们更深理解,更抽象地凝练后,它的覆盖面才会更大,才能给人更多的影响。
记:就是希望特色学校的特色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
方:对,也就是要从特色学校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上去思考,而一旦涉及到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的时候,肯定要涉及到哲学。不然的话,让学生搞科学,做活动,都是表面的,它里面肯定隐含着它的价值追求。对这个价值追求,我们可能有感悟,有直觉,如果要把它清晰化,就需要哲学。
记:我们提倡特色学校,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特色学校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方:不能指望所有的学校都成为特色学校。但每所学校都是有特点的,如何把特点变成特色,需要自己很自觉地去发现它、优化它,然后影响到整个学校。
记:现在我们倡导建设特色学校。但也不能否认,对学校的评价在那儿摆着呢。你是否认为,建设特色学校,需要有一个配套的评价指标和体系出来?
方:目前的教育行政管理也存在同质化的问题。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标准划一,要求划一,比较好管。
但这就带来了学校的同质化。你要鼓励学校去创特色,创品牌,管理的方式要改,评价的体系一定要改。怎么改?我給你讲个案例,我们杭州拱墅区教育局推出“一校一品”,六七年的时间了,就是从行政角度,不需要千校一面,要让每个学校都办出特色来。
怎么操作的?可以归纳成两句话:一是让学校自主规划。我要建成什么特色,让学校自主,不出台划一的标准。最可怕的是出台一个特色学校的优秀标准,然后以此来评价全部学校,那就完了。
因为特色学校建设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校长先要有想法,然后才能去做。如果先有了评价标准,他就先按你的标准去做,哪里还谈得上特色?对特色学校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是倡导而不是管理。二是进行发展性评价。
我们现在的评价是诊断性评价,你是一级二级还是重点非重点,按评价结果来看,这是水平评价。这就有一个问题,薄弱校与名校的起点不一样,薄弱校可能永远达不到名校的水平。发展性评价的概念是增量评价,自己与自己纵向比较,看自己进步的快慢和增量的大小,反映学校的办学业绩。
“一校一品”就是增量评价,学校自己制定一个规划,然后教育局就按这个规划来看你完成没有。评价的标准,就是增量。拱墅区原来是城乡接合部,基础建设、文化都不行,但现在不得了,去年杭州市搞“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测评,这个区是全市第一;而且名校也出了很多,以前学生都流出去择校,现在没有了,形成了区域内的优质均衡。
记:优质均衡是区域教育发展的理想。在前一个阶段,我们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更多是从硬件着手。但在硬件基本达标后,我们面临着新的问题,即如何实现学校间的软件均衡?硬件均衡可以有一个固定标准,进行量化。
但软件不能这样,比如说,只用分数作为衡量软件的固定标准,那肯定会有高有低,永远达不到软件均衡。方:对,所以要实现软件均衡,就绝对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校。理想的软件均衡应该是所有学校百花齐放,各有所长。
要达到这个目标,特色学校建设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记:非常赞同您的意见。硬件均衡在于资源的公平配置,而软件均衡是学校各有特色的、一种非同质化的动态均衡。
愿教育者都为此努力。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